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正确决策是成功的前提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4月10日 11:25 中国航空报

  正确决策是成功的前提

  老专家们介绍说,开始酝酿研制“太行”发动机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国外推重比8一级的先进发动机已经从70年代起陆续装备部队了;我国空军迫切需要新一代先进战斗机,飞机工业也迫切需要先进的航空发动机。

  上世纪80年代初,航空工业部科技委在北戴河召开发动机专业会议,讨论研究发动机下一步发展。会上拿出几个方案进行论证,请专家分析,按照技术可行性、技术路线、技术风险、投资强度、研制进度等六七个方面打分、排队。专家论证的结果,“昆仑”、“太行”名列榜首。当时尽管参加会议的人很多,但大家意见是一致的;对“太行”发动机方案评价更高,认为其技术水平、推力等级、技术难度比其他方案都要高出一个层次。

  在此基础上,当时的航空工业部党组根据国内、国际形势和航空工业现状,力排众议,确定了“打基础,上水平”的方针,以自力更生为主,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正确运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在抓紧完成已经开始仿制的飞机和发动机机种的基础上,分三步走出我国

自主研发先进发动机道路的发展思路:

  第一步是独立研制中等推力、推重比6~7一级的“昆仑”涡喷发动机,走完自行设计的全过程,既锻炼了我国发动机设计队伍,打好基础,又可作歼七、歼八飞机的后继动力。第二步是利用国外成熟的先进技术,自主开发大推力、推重比8一级的“太行”发动机,既要技术“上水平”,又要解决国防建设迫切需要的先进装备问题,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三步是对当时国际上也刚刚起步的高推重比发动机预研计划加大力度,坚持到底,打下稳固的技术基础。

  如今,当年老一辈专家、领导绘制的蓝图正在一步步实现,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迎来了迅速发展的大好时光。

  当年“太行”发动机在启动及研制工作中曾几度举步维艰、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出现这种局面不仅仅是因为技术方面的探索和失败,更主要的是由于航空工业长期仿制和测绘仿制束缚了人们的头脑,模糊了改进改型与研制的区别,在风险面前不相信我们自主创新的能力。每当这样的时刻,航空工业的老领导、老专家都挺身而出,坦陈利害,在中央领导高瞻远瞩的决策下取得使用方和上级主管机关领导大力支持,推动“太行”发动机研制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谈起当年这些令人感慨的事情,老同志们首先提到的是1985年年底9位发动机专家上书中央领导挽救“太行”发动机。那时“太行”发动机研制的前期工作已经展开,准备为我国新研制的下一代歼击机配套。这时有专家提出国外一种涡喷发动机可以满足新歼击机动力要求。一时有关方面在是否继续自主研制“太行”发动机的问题上出现了一些动摇和彷徨。就在“太行”发动机命悬一线的时候,1985年年底,吴大观、程华明、宁愰、袁美芳、周晓青、张世英、王宏基、康毅、枉云汉9位航空发动机专家联名向中央领导呈上《关于加速航空发动机发展的建议书》,提出搞仿制不是发展的好办法;反映研制先进的带加力的涡扇发动机的必要性,陈述研制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对提升航空工业技术水平、提高我们自行研制能力、提升空军装备水平的意义;同时也解释了所需研制经费安排情况。

  1986年1月8日,军委主席邓小平在9位发动机专家《关于加速航空发动机发展的建议书》上批示:“我认为所提建议很重要,近期花钱也不算多,似可同意。”9位专家的《建议书》和邓小平同志的批示结束了退回去仿制涡喷发动机还是坚持自主研制涡扇发动机的争论,为“太行”发动机“起死回生”尽快立项起了很大作用。

  还有一件令航空发动机老专家们感动的事情是1990年在决策引进新型战机问题上,空军、国防科工委领导对航空工业自主研制先进涡扇发动机的信任和支持;这些信任和支持使中央军委领导下定继续研制新型歼击机和“太行”发动机的决心,为后来“太行”发动机“一发配两机”创造了条件。

  当时在决策引进新型战机的时候,“太行”发动机研制处于经费没有保证、时间拖后的境地。面临引进飞机和发动机可能造成的影响,航空工业部的领导和主抓“太行”发动机研制的周晓青总师担心引进发动机又会导致滑到测绘仿制的道路上去。为了这个型号的生存和发展,他们在中央军委领导面前力陈坚持研制的必要性,表示愿立军令状。

  会上空军副司令员林虎明确表示,我们买飞机还是为了促进自己发展。他说,科学是允许失败的,立军令状解决不了问题;国内发展一定要抓,这是牵涉国家安危的大事。时任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在会上明确表示:我主张在保证国内研制费的条件下,如果还有钱,可以买;如果保证不了,就不买。我们已经耽误了,动力再不抓是不行的;现在这代科技骨干如果不用,以后都老化了,再也接不上茬了。当时的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也在会上表示,空军要依靠自己的航空工业;应付急需、少量购买飞机不要影响自己研制。

  如今,当年作出决策的这些高层领导都已退出领导岗位,有的已经作古。谈到他们为发展自主研制飞机、发动机作出的贡献,航空工业的专家都认为,正是当年这些领导人在位时的决策使“太行”发动机研制得以稳步进行,最终实现了“三大跨越”,让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迈上一个历史性的新台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