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陆航特级飞行员创造连续安全飞行新记录(图)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 09:57 科技日报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以使命打造“陆鹰方阵” 郭鸿儒是陆航学院某飞行训练团团长,特级飞行员。他已安全飞行2600多小时,10多次参加执行急难险重任务。连续3年被总部评为“优秀指挥员”,多次被评为“优秀飞行教员”。他带领团队完成了某新型直升机的首飞、试飞,参与制定了新机型30多套训练法规;他带领团队为陆航部队培养了200多名飞行人才,85%成为陆航部队飞行训练一线的骨干;他带领团队安全飞行50年,创造了陆军航空兵部队连续安全飞行的新记录,荣立集体二等功2次。学员毕业临行前动情地说:“如果说我们是翱翔蓝天的陆鹰,那么郭团长就是我们的‘领头鹰’。” 郭鸿儒一直注重用新理论来指导飞行训练,让直升机插上强硬“理论之翼”,为飞行增添助推力量。近年来,他努力学习军事知识、航空理论,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先后系统学习了有关知识,积累了大量的学习资料,记下了30多万字的读书学习笔记。每次飞行训练,他都要借阅机务人员针对飞机、训练环境和任务特点制订的各种方案、故障预防及排除措施;每次接装新机型,他都详细询问新机的准备情况,请教新机性能方面的知识,提高飞行准备的质量。正是凭着这种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和艰苦努力,郭鸿儒成为理论和技术双过硬的飞行团长。 每次装备新机型,郭鸿儒都是针对任务特点和可能遇到的复杂情况,搞好技术研究和特情处置准备,积极摸索训练规律,力争飞一次提高一次。2002年,部队刚装备新机型不久,郭鸿儒为了搞透技术难题,摸透新机型“习性”,每次飞行训练结束后,都要把自己的飞行过程过一遍“电影”,仔细研究一番,看有哪些进步,哪些失误,如何改正,并把 心得体会记在本子上,不断修正。每天进场后,他都要在飞机后面仔细观察,想象空中飞行的状况,寻找升空的感觉。三伏天他不顾机场地表40多摄氏度的高温,趴伏在滚烫的水泥地上,反复模拟空中飞行姿态,从不同角度观看高度差,反复琢磨新机型的性能。近几年,郭鸿儒针对新型直升机的训练特点,努力解决训练中遇到的难题,提出了改进训练方法数10项,总结发表了10多篇针对性很强的研究文章,参与编写了10多本教材,对部队训练起到了指导作用,提高了训练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