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鸫”式主动防护系统(附图)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 08:26 国外坦克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还有一种被人寄予厚望的选择是主动防护系统,特别是将其用于防护未来战斗系统平台。20世纪80年代,苏联陆军率先研制成功“鸫”式主动防护系统,并因此在该领域确定了领先地位。目前,除了美国陆军外,法、德等国家也都竞相开展研制工作。但是,各国研制主动防护系统的初衷是将其用于开阔地形上的作战,而并非是专门为了在城市作战中使用。因此,它在城市作战中的效能可能会大打折扣或干脆无法应用。例如,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艾瑞尔”(法国)和“窗帘”(俄罗斯)系统就属于这种情况。在城市环境中,由于来袭导弹的飞行距离短,使得车辆的反应时间也很短,因此通过光电干扰措施欺骗来袭导弹的“软杀伤”就不一定有效。其它通过发射爆破碎片的方法杀伤来袭导弹的主动防护系统,如俄罗斯的“鸫”、法国的“斯巴图”和德国的“阿威斯”,在城市环境中使用时同样会对徒步步兵的安全构成威胁。 最后,最有效的防护方法也许是以激光定向能武器技术为基础的主动防护系统。该防护系统已经用于提供反导防护的空基定向红外对抗武器系统中,而且该系统已在美国陆军地面平台试验中获得成功。即使采用主动防护系统,战斗车辆仍需要充足的常规装甲,以吸收残余的杀伤效力,但20吨以下的轻型装甲车可能不具备该能力。 在提高战斗车辆的生存能力方面,机动力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远不如其在开阔地形上明显。灵敏的反应和快速提速能力对车辆来说仍很重要,但是研制中的持续高速行驶能力以及先进主动悬挂系统将不会发挥太大作用。由于机动力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相对较小,因此要求使用轮式车的呼声也已减弱。反对派的主要论据是,除了执行维和行动以外,轮式车必将比履带车更易遭攻击。原因主要是轮式车的重量不能明显超过20吨,所以除非安装爆炸反应装甲或主动防护系统,否则它们将无法承载足够的附加装甲。从某种程度上说,原因还在于轮式车的轮胎本身就易遭毁坏,即便是狙击手也可对其实施有效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