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听西藏军区某边防连一堂主题教育讨论辨析课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 22:05 解放军报 |
吴可军 雷光明 本报记者 雷雨 3月下旬,西藏军区边防某团一线哨所的积雪还没有完全融化,官兵们已经在“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教育”活动中激发起了时不我待的练兵热情。3月14日上午10时30分,记者随团政委粟克斌来到某边防连,旁听了他们按计划进行的一堂主题教育讨论辨析课。这次讨论辨析主要围绕“边防军人如何履行使命”这一主题展开,官兵们发言踊跃,各抒己见,气氛十分热烈。记者随手记下了部分官兵的发言。 跑好自己这一棒 黄欢欢(上等兵):这几天听了团领导和指导员的授课,使我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说老实话,在我内心总觉得自己是个义务兵,今年底服役期就满了,我觉得干好工作就行了。 杨连(上等兵):我的想法和黄欢欢差不多。对我们战士来说,平时就是训练执勤,岗位太平凡了。 赵世雄(二期士官):我不同意前面两位战友的观点。如果抱着服役两年就回家,履行使命难有作为的态度,那我军怎么可能担负起“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呢?我认为军队是一个战斗集体,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集体的一分子。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如果忽视每一个个体的作用,共和国的钢铁 长城就无从谈起。所以我认为,履行使命要靠我们每一个人,不是关系不大而是责任重大。陈代华(指导员):听了几位战友刚才的发言,我深受启发。我们每名义务兵虽然只有两年服役期,但必须看到,正是因为每一位战友都尽了两年的义务,有了一茬茬军人的牺牲奉献,才确保了共和国长久的安宁。履行历史使命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这个接力棒传到我们手里,我们就有责任全力跑好属于自己的这一程。 高标准干好每一天 曹开军(上等兵):干好本职工作当然没有错,但这里有一个标准的问题。我们必须树立争创一流成绩的信心和标准,不能满足于一般性地完成任务。“在高原躺着就是奉献”的精神状态,显然难以适应履行使命的要求。 张宏峰(一期士官):我认为,培养奉献意识和牺牲精神是我们边防军人一个永恒的课题。入伍这几年,每当我巡逻在边境线上,潜伏在雪山丛林里,要说不苦不累那是假的,但一想到肩负的职责,一想到我们的牺牲奉献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安宁,我就热血沸腾,光荣感、自豪感、使命感油然而生,再苦再累也能承受,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李亮(排长):说得好。对我们边防军人来说,履行使命就要高标准干好每一天,牢固树立“亏了我一个,幸福千万家”的牺牲精神,同时还要不断赋予光荣传统以新的时代内涵,自觉把“守得住”的要求提高到“打得赢”的标准上来。 关键要落实在行动上 窦健(一期士官):我是怀着一腔热血参军入伍的,很想在部队建功立业。入伍这几年,虽然进步不小,但总感到履行使命离我们很遥远,不知道从何入手,怎样才算履行使命? 赵腊月(排长):我认为,履行使命关键是要落实在行动上。作为一名边防军人,最重要的就是要熟练掌握手中武器,苦练过硬本领。作为军队整体中的一员,我们必须按照使命要求,扎扎实实开展军事训练,下大力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高科技素质,以实际行动为履行使命做贡献。 张静才(一期士官):我们每个军人岗位有不同,职务有高低,但履行使命的职责是相同的。前段时间,新闻媒体报道了广州军区某部“全能士官”宗道辉的突出事迹,他不但熟练掌握各种新的武器装备,擒拿格斗等18项军事技能样样过硬。尽管宗道辉只是一名士官,但他却用忠实履行使命的行动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道理越辩越明。记者细数了一下,短短一个半小时,先后有20多名官兵畅谈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走出课堂,曾十多次参加过潜伏任务、被战友们誉为“雪山牦牛”的彝族战士李忠权兴奋地说:“这样的讨论辨析课听起来真解渴,从中我不但受到了教育,更看到了自身的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