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军区边防某团政委张立明戍边卫国的故事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11月26日 10:41 解放军报 |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风雪边关一标杆——内蒙古军区边防某团政委张立明戍边卫国的故事 汪定全 任还绪 本报记者 王士彬 人物小传:张立明,内蒙古军区边防某团政委。入伍30年,有28年是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划定为“生命禁区”的阿拉善戈壁边关度过的。曾荣获“全国边陲优秀儿女”奖章 北疆边关冬来早。11月初,记者到内蒙古军区边防某团采访张立明时,这里已是雪花飘飘。听说张政委到一线巡逻去了,记者顶风冒雪一路追去,竟然没能赶上他急匆匆的脚步,但却在冰雪覆盖的哨卡和巡逻路上,听官兵们聊起不少张立明痴心戍边的感人故事。 A “能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边防守住确实不易,但是吃苦绝不是我们守在这里的目的!”这是张立明常说的一句话。他言传身教让官兵懂得“吃苦”的意义 讲述人:李永奇,军务股长,曾任边防某团五连指导员。 我们团驻扎在“生命禁区”阿拉善大漠。这里“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一年风沙期多达260天,还经常有沙尘暴逞凶,夏季地表温度高达70℃,沙子里能把鸡蛋焐熟。 我刚当指导员时,看到这样的环境,心想:甭说干出什么成绩,能呆下来就是好样的!张政委到我们连队蹲点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适应艰苦环境不是目的,作为带兵人,要学会带领官兵用科学战胜艰苦,为祖国守好边关!” 夏季戈壁大漠的地表温度超过人体的承受力,张政委带着大家总结出了“沙丘背阴处挖坑藏身依靠地气降温”、“红柳下静卧防止体内水分流失”等一些高温条件下的生存自救办法。 在张政委倡导下,全团开展了“我为团队建设献一计”活动。大家想出了好多办法:吃菜难,官兵们盖起大棚,运来新土自己种菜;植树难,我们采取地表覆盖塑料薄膜防止水分流失的办法,栽活一棵棵树苗,使戈壁滩呈现出片片绿洲……就是靠着这种科学精神,官兵们解决了巡逻执勤、生产生活上的一个又一个难题。 B “紧要关头领导往前站一步,战士就敢往前冲十步。”困难时刻,张政委总是用行动喊出“看我的” 讲述人:霍春龙,边防某团后勤处副处长,曾任边防一连连长。 困难时刻,张政委总是站在官兵的前列,用行动喊出“看我的”。 2002年4至6月,驻地刮了33场沙尘暴,连队用三角铁和钢筋制作的标语牌被扭断,养的鸽子、鸡、猪、羊被风沙呛死,围墙被风沙吹倒。张政委一天也没有离开边防一线,始终和官兵一起与沙尘暴抗争。 一次,张政委带队巡逻经过“红泥滩”时,突遇沙尘暴袭击。张政委果断指挥我们选择有利地形隐蔽。战士小郑没见过这阵势,被吓坏了。张政委把小郑拉到身边,紧握着他的手,直到风沙过去。后来,小郑告诉我,他当兵后最难忘的一件事,就是经历了那场沙尘暴:因为政委那双手给了他力量。 “紧要关头领导干部往前站一步,身后的战士就敢往前冲十步!”这是政委对全团带兵人讲得最多的一句话。2001年5月,我们连接到通报:将有一批犯罪分子在边境走私。张政委很快就带机关人员赶到连队,亲自部署战斗方案,带领大家连续潜伏了三昼夜,一举抓获了企图越境走私的犯罪分子。 C “那次到北京开会,当介绍我是来自大漠‘无人区’里的团政委时,响起了热烈掌声,那一刻,我深感戍边人的责任和自豪!”这是张立明对妻子说的话。几次有离开边防的机会,他都放弃了,像一颗铆钉铆在边防 讲述人:宗作宁,三级士官,团小车班司机。 说起张政委的事,那可像沙漠中的沙丘,一堆又一堆的。2002年底的一天,上级考虑到张政委长时间在边防艰苦地区工作,打算安排他到北京某部任职。我一听高兴得够呛:政委到城里安家,我也可以退伍了。可第二天一早,政委又让我备好车,送他下边防一线。 我把车停在团招待所。刚要敲门叫政委,就听到房间里刚刚来队的嫂子正对政委发牢骚:“这么多边防军人,就缺你一个守边防!我们去北京安个家,是多好的机会啊!”政委一时间默默无语。过了老半天他才说:“你不知道,上次北京开会,当介绍我是来自大漠‘无人区’里的团政委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深感戍边人的责任和自豪!”就这样,张政委放弃了一次次离开边防的机会。 张政委一心扑在边防的精神,时刻影响着全团官兵。就拿我来说,在边防工作已经10年,早想回家乡了,可看到政委30年了还这么安心,话到嗓子眼儿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D “边关条件差,但信息化建设却不能自甘落后!”这是张立明对团信息化建设提出的要求。他也用自身的行动带头追求着这一目标 讲述人:唐国强,毕业于南京通信工程学院,边防某团自动化站长。 2003年初的一天。张政委笑着对我说:“小唐,我要拜你为师啊,你准备一下,给团领导机关当信息化知识学习教员!” 张政委学信息化知识的劲头真叫足。他有空就学,不懂就问,开课没有多长时间,就学会了制作多媒体课件,提出的一些问题我都回答不上来了。张政委还与其他团领导分工调查研究,结合实际确立了“以边防信息化建设为中心,以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为重点,以提高边防执勤能力和边境管控质量为目标”的思路。张政委带领官兵挖光缆沟,苦干3个多月,把光缆线铺到了全团的每个连队。随后,边情信息采集、传输和指挥控制系统也在短时间内相继建成。如今,团领导在办公室鼠标一点,边境线管段情况就能尽收眼底,对巡逻途中的官兵也能实施“面对面”指挥。 团里的边防信息化建设搞得好,管边控边能力提高了一大截。内蒙古军区专门在团里召开了全区信息化建设现场会。说实话,当时,我心里的那个自豪劲就甭提了。 采访后记:一路采访,记者终于追到了张立明。一番交谈之后,这位憨厚的汉子搓着两只大手说:“眼下边关又到了风雪季节,还有许多事儿等着去做呢!”说毕,张政委站起身,身影又消失在漫卷的西风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