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历史专题> > 正文

军史回眸:1953年美国中情局颠覆伊朗政府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 16:20 环球时报

  近来,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态度越来越强硬,美国媒体更是爆出猛料———布什政府正打算重演50多年前颠覆伊朗政府的那一幕,让今天的伊朗 “改朝换代”。这一消息无疑加剧了人们对伊朗未来命运的担忧,也将人们的记忆拉回到了1953年的德黑兰……

  1953年,伊朗国内危机重重。在当时的伊朗,英国通过“英伊石油公司”,把伊朗石油收益的绝大部分据为己有。以1950年为例,英伊石油公司的纯利润接近2亿英镑,而伊朗政府仅获得1600万英镑。伊朗从该公司购买石油,甚至比从苏联进口还贵。这样的不公让伊朗人相信,只要把剥削伊朗多年的英伊石油公司国有化,伊朗所有的经济难题将迎刃而解。于是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伊朗的石油国有化运动日益高涨起来。

  伊朗首相收回石油资源,美英决定发动政变

  1951年4月,伊朗民族阵线领导人穆罕默德·摩萨台被任命为首相。年过七旬的摩萨台在伊朗政坛以怪异著称。他常常穿着睡衣,横躺在床上接见外宾,但在当时贪污盛行的伊朗政界,他是少有的廉洁政治家,因此深孚众望。摩萨台是石油国有化的坚定倡导者,他在上任的当天就主持议会通过了石油国有化法令,并且立刻派特使去接管英伊石油公司。他的做法获得群众的广泛支持,并在伊国内掀起了一股反帝高潮。

  利益受损的英国人岂肯善罢甘休,在与摩萨台谈判失败后,1952年11月,恼羞成怒的英国情报部门向美国提议,两国联手通过军事政变将摩萨台轰下台。英国人的建议深深吸引了美国人。当时,伊朗日益动荡的局势及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特别是摩萨台与伊朗人民党(社会主义政党)的不断接近让美国政府忧心忡忡,生怕会失去这个遏制苏联的前哨国家。伊朗丰富的石油资源更令美国人垂涎欲滴。1953年1月,随着反共色彩更为强烈的艾森豪威尔宣誓就任美国总统,通过政变推翻摩萨台的计划很快被提上议事日程。

  美特务头子夜闯伊朗王宫

  1953年3月,美中央情报局驻德黑兰站报告,一位名叫法兹罗拉·萨赫迪的伊朗将军声称,伊朗军方不少高级将领支持发动军事政变。这坚定了艾森豪威尔的决心。此后,中情局与萨赫迪将军频频接触,商定由萨赫迪暗中领导政变,鼓动伊朗国王巴列维解除摩萨台的职务,任命萨赫迪将军为新首相。但中情局有些担心,因为年轻的国王“生性优柔寡断、多疑怯懦”,说服他参与并不是件容易事。尽管如此,中情局没有放慢政变的准备工作。5月,在德黑兰的中情局人员开始在大街上散发反对摩萨台的传单和

漫画。6月,美英两国最终敲定了代号为“阿贾克斯方案”的政变计划。不久,中情局中东行动处处长克米特·罗斯福秘密抵达德黑兰,负责直接指挥军事政变的实施。7月21日,艾森豪威尔总统签署批准了政变计划。

  事情果然不出所料,巴列维国王在行动之初的表现很是令美国人失望。

  他迟迟不敢签发将摩萨台撤职的命令,但国王是否支持政变至关重要。于是在8月初,中情局决定向巴列维施压。心急如焚的克米特藏在汽车里的毛毯下面,趁着夜色潜入王宫,他把政变计划向巴列维和盘托出,并恐吓说:“现在,你已经别无选择了。如果还不采取行动的话,那么伊朗只会变成共产党的伊朗,会成为朝鲜第二!”当天,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再次给了巴列维明确的暗示。在西雅图召开的州长会议上,艾森豪威尔扬言,美国“不会坐视伊朗落入共产党之手!”巴列维立刻同意了政变行动。

  政变受挫,伊朗国王出逃海外

  在得到巴列维的支持后,中情局加快了政变的步伐。8月15日深夜11点半,国王卫队长纳西里带着政变军队大摇大摆地冲进首相官邸,他宣读了国王的诏书,准备逮捕摩萨台,没想到却被早就埋伏在官邸内的亲摩萨台军队扣押。原来,摩萨台事先得到了消息。摩萨台的支

  持者和人民党很快控制了街道,忠于摩萨台的部队和警察设置了路障,一支装甲部队也开进德黑兰。政变遭遇挫折。支持摩萨台的报纸欢呼说,巴列维王朝从此结束了。政变失败后,巴列维逃到

意大利避难。他甚至认为永远没有希望回德黑兰了,并打算在国外找份工作养家糊口。

  政变受挫让美国人相当沮丧。中情局驻德黑兰站绝望地向总部发出请示电:“是否继续‘阿贾克斯’方案?或者赶紧撤退?”中情局在经过一整天的研究后痛苦地回电给驻德黑兰站:“行动已告失败,建议立即停止反对摩萨台首相的秘密行动。”但克米特并不认输,为挽救局势,他重新制定了计划。

  中情局从幕后走向台前,亲自介入政变

  8月17日,克米特出资5万美元,收买一些伊朗人组织了一场大游行,他们在游行中高呼人民党的口号,同时袭击老国王的陵墓和一些宗教设施。游行对市民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引起他们对人民党的深深恐惧。同时,克米特把参与政变的军官藏进轿车后备厢,偷偷弄进了美国大使馆内,召开所谓的“战争委员会”会议。会议决定,由美国向政变部队提供急需的军事装备,在8月19日对政府发起反攻。

  8月19日清晨,在克米特的策划下,大量亲国王的民众挥舞着匕首、锄头和自行车链条,从四面八方涌向德黑兰市中心。在中情局特工的带领下,人群包围了伊朗国会大厦,并砸毁了亲人民党的报社。克米特还召集人员在德黑兰街头大量散发诏书副本,指责摩萨台抗旨不遵,违反宪法。一直藏身在美国大使馆的萨赫迪将军指挥坦克占领了伊朗国家电台。随后,他向全国发表了讲话,巴列维国王撤销摩萨台职务的消息传播开来,亲政府的军队立场动摇了。当天晚上,一切都结束了。摩萨台仓皇逃出官邸,内阁大臣们则被抓了起来。德黑兰重新落到了国王支持者的手中。3天后,巴列维回到德黑兰,恢复了王位,摩萨台则被关进了大狱。

  政变加深了伊朗人对美国的仇恨

  这次政变仅花费了100万美元,中情局为此广受赞扬。但作为秘密行动的专家,克米特心里清楚,这次政变的成功实属侥幸。

  政变对后来的美伊关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政变后,巴列维国王对美国感激涕零。为回报美国的恩情,巴列维把伊朗40%的石油开采权让给了美国财团。他还邀请中情局为他组织情报机构和训练秘密警察。在以后的26年里,巴列维国王一直是美国在中东最坚定的盟友,伊朗成了美国在冷战中对付苏联的前沿阵地。在巴列维的统治下,伊朗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民众对美国的憎恨日益增加,对日后两国关系的发展起了消极的作用。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曾直言不讳地说:“艾森豪威尔政府认为策划伊朗政变是出于战略考虑,但实际上适得其反。我完全理解为什么直到今天伊朗人仍然强烈反对美国!”(余火)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