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长篇特写:邵华将军镜头外的故事(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2月15日 06:34 解放军报
长篇特写:邵华将军镜头外的故事(组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长篇特写:邵华将军镜头外的故事(组图)



  

长篇特写:邵华将军镜头外的故事(组图)

  图一:毛主席像 邵华摄

  

长篇特写:邵华将军镜头外的故事(组图)

  图二:"三王会师" 邵华摄

  

长篇特写:邵华将军镜头外的故事(组图)

  图三:邵华与“摄友”拍摄花卉

  邵华将军接触摄影有些年头了。那是50年代初期,姐夫毛岸英从前苏联带回一台照相机,邵华装上胶卷,自个儿琢磨拍照,有了些兴趣。可后来因为忙于工作,这个爱好也逐渐搁了下来。不知什么时候起,邵华又开始摆弄起相机,忙里偷闲搞点儿业余摄影,一不留神成了摄影家。近几年来,她出版了4部大型画册,发表了100余幅作品,先后在北京、深圳、广州、上海、太原等地成功地举办了个人影展,中国摄影家协会吸收她为会员,随后又当选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

  端起相机为毛主席拍照

  与其他摄影家不同的是,邵华一搞摄影就入门正、起点高。这倒不是说她有绝对的天赋,而是她与别人有不同的背景,圈里人戏称将军:“谁能比得了您,您端起相机就给毛主席拍照!”

  作为主席的儿媳,邵华从50年代起就开始经常为老人家拍照。那时,除了办公外,一般情况下都允许她拍照。不过主席有言在先:一、不准将照片擅自拿去发表;二、不准将胶片拿到外面冲洗。有这两条纪律摆在面前,邵华偷偷地把卫生间改造成“暗房”,请师傅帮忙做了洗相箱,将灯泡染上颜色,一个盆子装上显影水,一个盆子装上定影水,半夜三更以如厕为由,干起了洗照片的事。初学洗相,常常不是“显”过了头,就是“定”不足,基本上一个胶卷里很难找出一张像样的相片。那些邵华早期拍摄的照片因为种种原因,如今已经所剩无几,现存的还有一张毛主席的标准像(图一)。照片上,主席的头发还未梳理好,有些凌乱,领口还有两粒扣子未系。面对这张本色的毛主席像,邵华曾有意请人进行电脑修改,却有高人指点说,这原汁原味的照片才是真正的文物,将军就那么留了起来。

  “三王会师”堪称国宝级史料

  1985年10月1日,邵华作为贵宾,被邀请出席新疆自治区成立30周年的纪念活动。新疆是邵华将军难忘的地方,童年时的她曾经在这里蹲过4年监狱,父亲陈振亚烈士在这儿为革命牺牲。一踏入天山脚下的这片故土,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涌上邵华心头。

  纪念活动那天,为新疆解放和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王震、王首道、王恩茂也出席了大会。他们进入贵宾休息室时,记者们就被挡在了门外。当时“三王”各自坐在一张沙发上。随身带着傻瓜相机的邵华突发奇想:在这个有纪念性的日子里,如果让“三王”坐在一起照上一张相,必定有特殊的意义。于是,她就挨个儿走到跟前,讲着同样一句话:“王叔叔,我给你们合张影吧!”王震将军率先挥动着手,笑着说:“好哇,你给我们照相当然好了!”随即,王首道、王恩茂就坐到了王震的沙发上,拍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图二)。

  光阴荏苒,如今,王震、王首道、王恩茂都已离去,新疆“三王”的合影照片成为了“国宝”级史料。

  心诚才能等到好景色

  去年9月,邵华到五台山地区考察。听人介绍,五台山日出是一大景观,她便决定登山拍摄。当时,邵华住在山下的宾馆,要上山看日出必须赶几十里的夜路。已经62岁的邵华激动得夜不能寐,凌晨3点钟就叫醒工作人员,打着手电,一步一步地往山上爬。一般日出在凌晨4点钟左右出现,可到了5点钟还是不见太阳的影子。工作人员劝她:“今天可能看不到日出了,咱们下山吧!”可邵华裹着大衣,坐在冰冷的石头上说:“再等一会儿吧,心诚才能等到好景色!”到了6点钟,一轮红日从东边冉冉升起,邵华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一骨碌爬起来,端起相机,不停地按动快门。

  还是去年,邵华到吉林考察,那儿有一块尚未开发的旅游去处。雾凇在群山中绽放,犹如仙境一般,令人如痴如醉。邵华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一不小心重重地摔在地上。随行人员忙扶起邵华,只见她一边拍着身上的尘土一边着急地说:“我没事,看看相机摔坏了没有!我摔一下没什么,要是相机摔坏了,那可就惨了!”邵华将军如此热爱摄影,让随行人员感叹不已。

  舞台摄影启蒙老师是袁学军

  邵华将军想,既然要搞摄影,就要正正规规地拜师学习。于是,她开始结交摄影圈子里的朋友,一些有名的摄影记者都是她家的常客。

  最初,邵华多是把镜头对准花、草、旅游胜地、革命旧址等一些静态的事物。有一天,摄影记者袁学军告诉她:“真正搞摄影还是要多拍拍舞台。”当时,正赶上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袁学军盛邀邵华前去拍照。那天,邵华将军第一次“全副武装”,还向人借了美能达变焦相机,俨然像一位经验老到的摄影记者。

  大幕徐徐拉开,只见袁学军聚精会神地开始工作。在一旁的邵华小声问:“光圈是多少?”袁学军看了看她,什么也没说。邵华又问:“速度是多少?”袁学军摇了摇头,还是什么都没说。正当邵华纳闷的时候,袁学军趁着节目间隙塞给她一个胶卷。邵华还是不明白:“我有胶卷啊?!”袁学军答道:“随着灯光、人物、道具、服饰的变化,焦距、速度都要变!这个胶卷是400度的,你用用看。”这时,邵华才第一次知晓胶卷对摄影的重要性。

  也正是那次,邵华被领进了舞台摄影之门。如今,舞台摄影已经成了她的一大乐事、一项特长。对此,邵华总说:“感谢我的舞台摄影启蒙老师袁学军。”(文中照片由作者提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