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接收2艘美制基德级导弹驱逐舰内幕(图)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 12:45 世界新闻报 |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 《世界新闻报》特约记者 章 卓 据台湾媒体报道,12月8日,台湾向美国购买的4艘“基德”级导弹驱逐舰中的两艘“基隆”号和“苏澳”号抵达台湾苏澳港。另外两艘“马公”号和“左营”号预计将于明年抵台。 据台湾媒体报道,这两艘驱逐舰由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港道顿造船厂建造,10月29日启航后,经巴拿马运河、圣地亚哥、夏威夷珍珠港和关岛等地进行补给。整个航程历时38天、行程1.2万海里。 航行期间,两舰还进行备战操演。据称,还曾与美军太平洋舰队实施过“海上操演”。这是“二十几年来的头一遭”。 台湾媒体引述台湾一位海军将领的话说:“与太平洋美军进行操演,形式上不属于两国间的联合军演,但实质上确实已经达到了联合军演的水平,特别是‘基德’舰上的作战和通讯系统,确实是可以和美军连通。” “基德”舰的到来,令台湾军方欣喜不已。8日下午,“基德”舰驶进苏澳港后,台湾“海军总司令”陈邦治到场督导。预计12月17日,台军方还将为舰队举行成军典礼,届时,由陈水扁以“三军统帅”身份主持仪式。 对“基德”舰抵台,台湾一高级将领宣称,这标志着台湾海军正式迈向攻势防御战略。由于“基德”舰具有超长的侦搜距离与防空攻击能力,台湾海军舰队战时就可以独立在远海执行任务。 台湾媒体也称,“基德”舰的到来,正好补足了第一岛链海上力量最薄弱的区域,增强了台湾的海上军力,影响不可小视。 尽管台湾军方对“基德”舰的作用十分看重,但军事分析人士对它能否担当如此“重任”,表示怀疑。 分析人士指出,台当局购买“基德”舰,其政治考虑远远大于作战需要。特别是台军宣称,“基德”舰具有卫星通讯能力,可在战时充当军事卫星资料中继站,可自行在外海获得“盟国”所提供的重要“敌”情。这种战略一方面可以把美日拉入台海冲突,另一方面也将使台军在美国军事围堵中国的政策中扮演重要角色。 “基德”舰经过现代化改装 4艘“基德”舰是在2001年4月经布什政府批准出售给台湾的。改装后的“基德”级驱逐舰长约172米,宽约17米,满载排水量超过9000吨,巡航速度可达每小时60公里。该级驱逐舰最初的设计主要是用于反潜作战。经过改装的“基德”舰,防空、反舰和反潜能力都得到了增强。 在防空方面,“基德”舰上加装了三维雷达和“标准二”型防空导弹,号称可以在400公里内追踪256个 超音速和亚音速目标,并可同时攻击150公里以内的8个目标。在反舰方面,“基德”舰加装了性能提升的“鱼叉”反舰导弹,与舰载的五寸炮和方阵快炮相结合,可形成较强大的火力网。未来“基德”舰还可能加装台“中山科学院”自行研发的“雄三”超音速反舰导弹。 在反潜方面,其声呐系统的搜索距离延伸至50公里,比“基洛”级潜艇多出10公里。更为重要的是,“基德”舰加装了新型的战场管理系统,可以在战时充当指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