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国际战略观察:美军战略调整意欲何为?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9月17日 00:20 人民网

  进入21世纪以来,“山姆大叔”已在几场地区性战争中扮演了主角,并取得了胜利。为适应全球战略格局的变化和节省开支,增强其在各种规模与范围的军事行动中控制任何局势的能力,遏制中国、俄罗斯等地区性大国的迅速崛起,确立唯我独尊的世界霸主地位,美军一直在通过战争不断地调整其军事战略,推进部队转型。

  2005年5月中旬,五角大楼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大幅调整海内外军事基地的建议,正式启
动了新一轮军事基地关停并转的进程,这项基地“瘦身”计划正是美国军事战略转变的一种具体表现。作为“军事战略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军重整现有基地不仅要让美军外形“瘦身”,更重要的是要“重塑”能力。

  新“瘦身”计划出炉

  冷战时期的美国在全球先后建立了大小数百个军事基地以应对前苏联及“华约”所造成的军事威胁。如今,苏联已不复存在,“华约”分崩离析,俄罗斯的军事大国地位几近不保,全球军事态势已发生重大变化,美军便大力推进军事战略转变来因应各种新型威胁,以确保其世界军事霸权地位不受挑战。

  2005年5月16日,拉姆斯菲尔德在五角大楼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如果他提出的军事基地调整方案获得批准,美将在20年内净节约488亿美元的经费。按计划,未来4个月内,由9人组成的“军事基地重组与关闭委员会”将举行一系列听证会,对五角大楼提出的重组和调整计划进行评估和修改。该委员会将于9月8日把最终修改计划递交给布什,国会将在11月7日对此进行投票表决。一旦通过,五角大楼关闭基地的计划就成为雷打不动的法律。

  其实,五角大楼在对伊拉克发动战争之后就开始酝酿全球基地的调整问题,并为此专门成立了“军事基地重组和关闭委员会”,以推动美军在世界各地建立并加强作出快速反应的作战能力。国防部认为,现有的425座军事基地远远超过了美军需求。这次军事基地调整不仅涉及到美国国内,也影响到美国在海外的军事部署,约150处军事设施将予以关闭,其中包括33处较大的军事基地,29个基地将进行调整,并计划对海外军事存在进行重新调整,包括从冷战时期就部署在德国的军事基地撤出两个陆军师,同时增加在波兰、

罗马尼亚、乌兹别克斯坦、保加利亚、捷克等国的军事存在。

  此前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已于1988年、1991年、1993年和1995年分别进行了4次较大规模的基地调整,一共淘汰了387座军事设施,包括97个主要基地被关闭,至2003年,共节省了289亿美元的运转维持军费。

  突出“三化一力”

  此番重组军事基地计划,节省开支或许只是一个由头,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三化一力”,即:小型化、前沿化、快速化,提高全球威慑力。美军调整战略实际上就是要在各战略要点上建立众多“军事控制元”,以实现战略实施的机动性和军力部署的灵活性。在面对日趋隐蔽分散的恐怖主义威胁的情况下,五角大楼认为除了在海外战略要地保留一些大型军事设施外,必须把相当数量的美军基地化整为零,扩展到全球更广泛的地区,以便为今后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时提供迅速出兵的跳板。美军在海外的基地今后将按照大规模永久性军事基地、前沿基地、前沿作战点以及海外中转站4个等级进行布局,再加上海上多功能的混合舰队,实现海外驻军向快速轻型方向发展,极大提高美军的远程投送速度和机动灵活的作战能力。

  仔细分析此轮基地调整的深层动因,不难看出,关闭重组基地并不仅仅是要服从和服务于反恐战争的现实需要以及节省经费,还潜藏着未来围堵中国的险恶用心。美国国防部副部长道格拉斯·费思说得非常清楚:目前,“我们前沿部署态势的重要前提已经发生根本变化——不再期待部队仅仅在部署地域作战,相反,前沿部署部队的目的是向远离其基地的战区投送力量”,美军“正在思考相对遥远的未来,在制定调整美国海外驻军计划时,他们所关注的不是当前的外交问题,而是未来数十年的战略需求和机遇”。俄政论家阿列克赛·普什科夫在《独立报》的文章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就是保罗·沃尔福威茨早在1992年所提出的——限制其他大国在欧亚地区的发展,从而加强美国的优势地位。”

  从军事角度来说,这次调整的显著特点是复合调整,从过去的单纯裁减冗员转变为整编基地、加强装备、重组军事结构。重整后的基地在医疗设施、财务部门、军事训练营、教育设施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创建以科技为重心的新型军事基地,每个军事基地之间将实现“无缝连接”,进一步提高军种间的合作效率。美军近年来在拉姆斯菲尔德的主导下大力鼓吹发展高科技武器以及推动和提高各军兵种部队的联合作战能力,以此作为美军转型的标准。这次在全球进行基地调整,就是要在编制转型方面大做文章。今后的基地不再是单一的编制,而将包含两个以上的混合军兵种部队,这将有效提高美军的战前军事部署,增强各军兵种之间的联合作战能力。

  对中亚情有独钟

  中亚位于欧亚大陆腹地,是连接亚欧的陆上走廊,夹在中国、俄罗斯和伊朗三个地区性大国之间,该地区在历史上是重要的贸易中转站,古代“丝绸之路”横穿这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并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近十多年来中亚地区成了国际利益角逐游戏之新枢纽。许多国家虎视眈眈企图取代苏联解体后留下的势力真空,美国更是一马当先。至于美国新的海外基地网大多向中亚南亚附近集结的原因,这在陆权论学说中早已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即谁控制了欧亚大陆中央腹地,谁就将有望实现对欧亚大陆的控制。即便一时不能控制,但只要在这里打下楔子,站稳脚跟,那对中国、俄罗斯、伊朗等地区大国来说,就是一种威慑和牵制。何况从长远目标上讲,美国还希望藉此打通北约与日美安保体系之间的战略通道,以最终实现其“两洋战略”的顺利对接。美军趁机进驻中亚正反映了华盛顿于冷战结束后大举扩张国际影响力的野心。

  美国图谋中亚的用心被深谙亚洲事务的土耳其战略学家艾尔肯一语道破天机,“美国之所以要大动干戈攻打阿富汗,很有可能是为了在以阿富汗为中心的中亚地区建立长期军事存在,进而全面插手中亚事务,配合北约东扩进程。”拿下阿富汗后,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已成为现实。但是,美国决不会满足于这个现实。种种迹象表明,美国还在使其军事存在扩大化、长期化,还在以军事存在来带动政治、经济的全面存在,从而牢牢控制中亚,实现其称霸全球的战略图谋。

  美国眼下已经在包括阿富汗在内的中亚9国建立了13处军事基地,主要基地有:

  (1)美空军依托吉尔吉斯斯坦的马纳斯国际机场执行空勤任务,以支援美军在阿和其它地方的军事行动,现已部署军队2000多人;在该国的甘西军事基地,以美国为首的反恐联盟共部署了36架战机,包括6架F-15E战斗机、6架F/A-18“大黄蜂”战斗攻击机以及24架F-16战斗机。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甘西军事基地已经成为美军在中亚五国最大的军事基地。

  (2)先后租用了乌兹别克斯坦的汉纳巴德军用机场和卡甘及卡凯德军用机场,在那里部署第10山地师官兵1500人,直升机30余架;

  (3)租用塔吉克斯坦的库里亚布空军基地与库尔干秋空军基地;

  (4)租用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和坎大哈机场等,而且美国已将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单纯用于反恐行动的军事基地改组为综合性的训练中心。

  美国以海外基地调整为契机,致力于控制中亚和南亚,强化对中、俄等潜在对手的防范遏制。目前美国在中亚的驻军不但没有收场的迹象,相反,却在紧锣密鼓地加强。据报道,美国拟出资5亿美元对乌兹别克斯坦的汉纳巴德机场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计划在那里部署战斗机50~60架;美国已投入600万美元,在吉尔吉斯斯坦的马纳斯机场周围修建营房、医院等设施,驻军将很快增加到3000人。美国还准备在这个机场附近的山中建立一个无线电中心,以便搜集阿富汗、巴基斯坦和整个中亚地区的情报;美国正在同哈萨克斯坦商谈租用其机场和相关设备问题。

  此外,美国同乌、塔、吉等国已签订租用或使用机场及有关设施的协议,同乌、吉两国签订的军事合作协定期限可能会长达25~30年。美国通过租用军事基地进而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双边军事合作。美国已向乌兹别克斯坦提供了2500万美元的赠款,用以购买武器和其它军事装备;同吉尔吉斯斯坦签署合作协定,帮助收集军事情报和培训军事人员;分别同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进行反恐军事训练和军事演习。还对这些经济困难的中亚国家施以小恩小惠,帮助其克服目前的经济困难,并且加强双边高层政治交往,在中亚不同国家寻找不同的、但是可靠的政治伙伴,建立政治上的“桥头堡”,确保美国在中亚的利益不会得而复失。所有这一切说明,美国军队既然已进入中亚,是决不会轻易撤离的。美国舆论认为,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是美国全球军事战略的“历史性突破”,已构成美国实现“全球无处不在的宏大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最不愿看到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欧亚大陆大国结盟,威胁美国霸权。中国和俄罗斯是欧亚大陆上两个主要的地缘战略棋手,两国在重大国际事务上协调立场,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进行明确的抵制。美国的战略家们一直担心中俄联手抗美,因而利用反恐之机在中亚建立军事基地,采用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培植亲美势力,在中俄两个大国之间、在欧亚大陆结合部上打进一个楔子,使得欧亚大陆难以整合起来与美国为敌。

  美国处心积虑插足中亚,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其自中亚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不同的战略诉求:

  (1)向北可结成一条挤压俄罗斯的遏制线,切断俄罗斯的“蓝色动脉”,严防其重振大国地位。

  (2)向南可以控制南亚,直下印度洋。有了中亚的立足点,美国就有可能将中亚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连成一片,实现控制整个南亚、开通直下印度洋的空中与陆上走廊的目的,这不但有利于美国游弋在印度洋上的航空母舰“建立针对俄罗斯南部边陲的威慑力量”,更便于美国控制中亚这个仅次于中东的世界第二大能源供应基地,把中亚的石油和天然气通过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输往印度洋上的出海口,确保美国源源不断地得到价格低廉的能源供应。

  (3)向东等于建立了一个遏制中国崛起的桥头堡。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尤其是中亚国家关系的良性互动,如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已经把中国、俄国和中亚4国(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在安全和军事上整合起来,美国自然会视中国为其“潜在对手”,美国立足中亚,既可防止中国扩大在中亚地区的影响,也可形成对中国“由东到西的包抄之势”。由此不难看出,美国在中亚的战略不过是围堵中国战略的一步棋而已。

  (4)向西构筑一个包围圈,对付两伊,控制中东。

  矛头直指中国

  与减少西欧驻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区的调整却是兵力部署的强化。在即将出台的《中国军力报告》中,五角大楼今年将明显渲染和夸大所谓日益上升的“中国威胁论”,拼命为其制定围堵防范中国崛起的政策找寻借口。

  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与经济重要性日益彰显,尤其是中国的迅速崛起使五角大楼的“鹰派”坐立不安,美军因此试图重返东南亚的菲律宾、越南甚至印尼,积极谋求在东南亚国家租用军事基地,在靠近中国的中亚谋求永久基地,不断强化关岛的基地建设、对驻日、韩美军进行重新部署。

  如今,驻韩美军基地已向南移动、在太平洋战区成立“519联合应变部队”,必要时在第7舰队旗舰“蓝岭”号上建立作战指挥中心,驻日美军地面部队和空中力量亦着手进行“冷战”以来最大规模的调整和重组。驻日美军司令部将移至座间兵营,第5航空队司令部将移至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驻美国本土的陆军第1军司令部也将移至日本的座间兵营,负责指挥远东地区陆、海、空军及海军陆战队。同时,美军将与日本商定战时优先使用该国港口和机场的计划。

  关岛北距日本、西距台湾均约2500公里,处于西太平洋心脏地带,居第二岛链之核心地位,美军正积极将其建成西太地区设施最完善并且是最大的前沿基地。这里设有美军第一线海军第7舰队和大规模战舰燃料补给港,除在关岛部署多艘核潜艇、B-52型轰炸机和B-2型隐形轰炸机、“战斧”式巡航导弹等外,还有从本土过来的12架F-15型“鹰”式战斗机。从而使关岛-冲绳-台湾等岛形成一道弧形战线,从关岛出发的轰炸机、导弹潜水艇以及新的航空母舰,将能对全区域任一地点发动攻击。

  美国空军还于近日在夏威夷的军事基地正式组建了C-17型“环球霸王”战略运输机中队。

  在“小鹰”号航母战斗群多次游弋东亚海域的时候,美国《华盛顿时报》2005年5月20日报道说,鉴于中国军力迅速现代化,特别是考虑到中方新型战舰、潜艇和专门为对付美军舰只而设计的战机对美军舰只构成的威胁,美国五角大楼近期对东亚地区的安全形势作出了更加严峻的判断,正在考虑在何处部署美军在太平洋地区的第二支航母战斗群,以提高美军对亚洲发生“紧急状态”的快速反应能力,而部署地点将充分考虑到台海因素。除了部署第二航母战斗群之外,该报还报导称,日本和美国已就制定一项共同应对计划基本达成一致,该计划将包括应对日本、朝鲜半岛和中国台湾海峡军事紧急情况的一系列措施。

  美国在关岛的大规模军事部署当然会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舆论普遍认为这主要是针对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台海危机”,以及为了控制北至对马海峡、南至马六甲海峡的广大海域。即使没有台湾问题或台湾问题不突出,在当前情况下,美国也会在关岛强化基地建设以服务其全球战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就曾说过:“中国正在增长的军事实力是美国制定长期防务战略时‘主要关注’的一个方面”,要“关注中国在今后10~20年的发展情况”。由此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格外“关注”中国,控制亚太是美军战略调整的“重头戏”。

  美国在东南亚、中亚等地区构筑军事基地群,其战略意图不言而喻,就是要在中国周边构筑一道基地网,从西面和南面封死中国,以环型态势将军事前沿推进到中国边境。在东北亚,美国与韩国、日本又有军事同盟关系,这种冷战时期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中国走向太平洋。冷战结束,美国不仅没有解除这些军事同盟关系,反而予以强化,其目的正是为了夹击围堵中国。

  相关资料显示,美国国防部将美军作战半径划定为1.8万公里,随着美军在欧洲和亚太地区军事调整力度的加强,不但以关岛、嘉手纳基地为支点的驻亚太美军将作战半径延伸到整个中国东北部地区,而且其驻扎东欧和中亚基地的美军的打击范围也已深入我国新疆腹地。如果美国这张从中国西南到西北的包围网最终建成,再加上我周边个别国家与美国沆瀣一气,我国的安全形势将变得异常严峻:一是中国对中亚、西亚发挥影响力的渠道被切断,中国西面陆路出口被封死。二是我整个西部和南部都将置于美军的直接威胁之下,战略安全屏障消失,大部战争资源将被牵制在西部,削弱我解决台湾问题和南海问题的能力。三是美军逼近我边境之后,美国有可能将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分裂势力的支持。四是我机舰东出太平洋的势力与活动范围将大受限制,海空安全形势受到威胁。

  “看住”俄罗斯

  美军的战略调整要从老欧洲向新欧洲发展。在高科技战争的背景下,在美苏两国远程战略导弹互射的世界大战模式改变以后,为服务于一年能够打若干场高强度局部战争之需和“先发制人”战略,美国现在采取的是北半球由西向东的全球军事布势。它在欧洲把军事基地向东部署,直至延展到中亚地区,体现着由西向东的战略攻击路线。

  美军设在德国等传统盟国的基地将精简,取而代之的将是在东欧和中亚地区新建一些小型和机动的军事设施和前沿基地,不断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

  美国对俄罗斯仍是要“看住”的,不过与当年通过军事压力、军备竞赛拖垮苏联时的含义有所不同。 在原苏联的各加盟共和国中,中亚各国连成一片,构成俄罗斯的软腹部。美国“在这里横砍一刀,就会伤及俄罗斯的神经中枢”。同时,北约将很快向东扩及到波罗的海三国,而美国实现在中亚的军事存在的同时,又把北约盟国诸如法国、意大利拉进中亚,还派遣军事人员进入格鲁吉亚,并计划在阿塞拜疆建立军事基地。这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通过在中亚和外高加索的“软东扩”,将这两个地区与波罗的海地区连成一片,从西南到西北,对俄罗斯形成一条弧形军事防范和攻击线,旨在将俄罗斯的手脚牢牢捆绑住,截断其向外扩张的任何途径,尽量压缩其战略空间,最后将其窒息在本国范围之内。

  军事威慑与经济掠夺

  美国国防部官员表示,此次关闭和合并部分军事基地,将改善基地过多的现状,节省巨额军事开支。由于受到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的“拖累”,美国的国防预算连年飙升,根据美国《2005年国防授权法案》,今年的国防预算总额为4220亿美元,几乎达到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国防预算的总和。

  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有这样一句格言: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五角大楼在为军事基地瘦身的同时,战略调整重点将突出海外军事基地部署,特别是更加重视全球的能源安全战略,确保海上石油供应和运输畅通无阻。美军一方面对海外基地裁撤与合并,另一方面又试图在阿富汗、中亚地区谋求建立永久性的军事基地,特别是在里海地区、东南亚等地建立新的军事设施,因为里海和中亚地区是世界能源储量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当今世界“能源三角”之一角(“能源三角”指海湾、里海和西伯利亚,也可称之为“能源椭圆形地区”,这个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占全世界的70%)。五角大楼认为,美国为了维护其战略利益必须渗透上述这些地区。

  在全球油价不断飙升的压力下,作为世界最大石油消费国,美国需要确保石油来源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欧亚大陆结合部北部和西部与俄罗斯和西欧接壤,南面与伊朗和阿富汗接壤,东部与中国为邻。也就是说,这个结合部处于亚洲通往欧洲的交通要道上。美国若控制这个结合部的油气资源并控制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边境线上的输油管道,向北可以威胁传统大国俄罗斯,向东可以威胁正在崛起的中国,据而不动,可以控制丰富的油气资源,从而在能源供应问题上牵制中国和俄罗斯,在经济上遏制中俄的崛起,在地缘经济战略上抢占制高点。

  美国在东亚、中亚、东南亚等地区或建或租军事基地,进行军事战略调整,并不意味着它愿意挑起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而是想通过威慑、遏制达到它的战略目的,以便对中国、俄罗斯这样的地区性大国的战略资源和经济造成“软杀伤”,从而实现其在21世纪继续独享霸权的目的。

  结束语

  应当看到,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共同和谐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华民族的振兴符合世界进步的方向,不可逆转。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绝大多数乐意见到中国的和平崛起,中美两国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对美国更主要是意味着机遇,而不是挑战。和则两利,斗则两伤。美国不应只为一己之利,四处穷兵黩武,恃强凌弱,刻意打压他国的生存发展空间,而应多做一些促进两国人民交流、多做一些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事情。有道是多行不义必自毙,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行为,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