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国际展望》网络版 > 正文

西疆行系列:专访中国高原汽车兵(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 10:22 《国际展望》杂志
西疆行系列:专访中国高原汽车兵(组图)

全世界最难行的国家级公路:新藏公路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西疆行系列:专访中国高原汽车兵(组图)

战士们边开车边要清理被泥石流和滑坡损毁的路面。


千里独行的驾驶员。

    声明:本文为《国际展望》杂志供《舰船知识网络版》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刊特约记者西疆行系列4--高原之舟

  新藏公路在中国公路交通图上标注为219号国道,是新疆通向西藏阿里地区的唯一的地面交通运输线。它北起新疆的叶城,南止西藏的拉孜。在叶城至普兰的1500公里路段上,除500公里左右基本达到六级标准外,绝大部分属等外公路,局部地区甚至是便道。可以肯定
地说,新藏公里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艰险、最难行的国家级公路。库地、麻扎、黑卡、康西瓦、奇台、界山、苦倒恩布,这一串绝大多数内地人头一次听说的地名,对于行驶在219国道上的司机来说,则是一个又一个让人生畏的“鬼门关”。

  ★ 生死“天路”

  临上高原的时候,与我和王安民两人表现中的万丈豪情相比,几位平日里非常熟悉的兰州军区、新疆军区机关朋友却面有难色。兰州军区一位处长把话说的更直接:“边防是想去就去的吗?你们两个人上山,得多少人保障?一台新越野车,三趟下来就得大修,遇到突发情况,说不定连一趟都跑不完!你们出什么事,我们交待不了;下山后发不出稿子,看你们怎么向边防的弟兄们交待!”

  高原的路真的那么难、那么险吗?是的。高原的路非常的艰难、非常险峻,尤其是219国道从叶城到阿里这一段。一个又一个的冰大坂,一个又一个的回头弯连绵不断的“搓板路”;山洪、泥石流、滑坡、永冻层……十几条生命倾刻间就此终结。有些驻防在山上的边防军人,妻子带着孩子千里迢迢从内地赶到位于山下的团部,就因山洪断路无法与亲人相见,夫妻之间只能通过电话互道思念之情。等路通了,妻子假期也到了。

  219国道是藏北地区的生命线。走上新藏线,不时可以看到长长的军车车队。无论是边防所需的战备物资和生活给养,还是国家支援边疆建设的重点物资,都是由新疆军区的汽车兵,以对祖国无限的忠诚和超越常人的意志与精湛的驾驶技能,通过219国道这条生死“天路”,送到边防军人和边疆群众的手上。

  ★ 拼搏与奉献

  车过库地兵站不久,我们就开始翻越新藏线上的第一个大坂。这时,遇到了新疆军区汽车某团的车队。向前望去,几十台军绿色的国产“斯太尔”满载物资,在蜿蜒崎岖的盘山路行驶着。我们的驾驶员小孙从后面赶上了车队,按了两下喇叭后, 仍然保持原速,跟在车队的后面行驶。见此情况,我不由的心里有些急,要是老在运输车后面跑,那我们天黑前肯定无法赶到三十里营房。小孙看出了我们的心情,他说:“喀喇昆仑山上的道路非常险峻,强行超车是万万不行的。汽车团的司机都非常有礼貌,只要路面情况允许,他们都会自觉的让行。”果然,在较宽的路段,车队一律自觉的靠右行驶。我们的越野车非常顺利地加速而过。

  又向前走了几十公里,我们遇到了堵车。山上崩石阻断了道路,来往车辆只能在刚刚开通的便道上单向通行。司机小孙自觉的把车靠右停好。我和王安民拿起相机跳下了车。前方不远处,一辆吉普车正在为迎面而来的车队让路。汽车团的几位干部主动下车,引导双方车辆在一侧是山崖、一侧是深渊的险路上相互避让。走近车队,我们看到驾驶室内通常是一新一老两个司机。新司机表现严肃,神情专注地观察着前方的路面;而座在一旁的老司机,则显得比较轻松。他们穿着清一色的迷彩服,座位上则都搭着皮大衣,许多人脸上都带着高原特有的红润。一位年轻较大、胡子长得很长的士官发现我们在注视他,微笑着从车上向我们敬了个礼,连声说到:“任务急,没有来得及理发。下山后,我马上把胡子刮掉。”

  车队缓缓开动了。高原开车,真不容易了!驾驶员与我们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缺氧产生的高原反应对他们来说同样的难受。坐车的人有反应可以吸氧、可以休息,而他们却要聚精会神地驾驶车辆,在这异常险峻的山路上,年复一年、一次又一次的往返奔波!

  一路上,司机小孙指着不时遇到的军车对我们说,运输团的汽车兵真辛苦。常年开着车在这八月飞雪、四季冰封的高原上跑,危险暂且不说,光这山下几百米、山上几千米的来回折腾,铁打的人也受不住。要想在汽车兵里找一个没有胃炎、关节炎的人,难!别看他们现在是车队,前后有照应,但到了前方的兵站,就变成小组甚至是单车分别给哨所送物资。那时候要是车辆出了故障,麻烦可就大了。有一年入冬时,某部十几台运输车先陷后冻被困在山上,上级下了死命令让人员返回,第二年春天才把车辆救出来。还有一次,边防团的司机执行任务,在海拔五千多米的无人区里发现了一台因机械故障而停在雪地里的军车,上面两位驾驶员全都被冰僵了。两个人只有眼睛还能眨,话早就讲不出来了,驾驶员握方向盘的手掰都掰不开,被抬出来后,他俩都保持着在车里的座姿,象冰坨子一样,硬梆梆的倒在雪地里!

  虽然我此行没有遇到太多、太大的险情,但作为一个有着二十多年驾龄的军人,我能够想象出在这“生命禁区”里开车的艰险,也能够体会到冬夜里在大坂上抢修车辆,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是多大的考验。

  ★ 神话传奇

  高原上的驾驶员,在集中精力驾车的同时,也愿意与人交谈。他们非常想听客人讲内地的变化,同时,只要你找好话题,让他们开口,也常常会讲出让你吃惊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真实故事。

  驾驶员小孙是我们此次采访接触时间最长的士兵。他不仅驾驶技术好,而且对边防的情况也很熟悉。一路上, 他一边集中精力开车,一边回答着我和王安民提出的问题。当他讲到自己当兵第二年,开着一台BJ-212上山,在边防路上陷入沼泽,怎么也开不上来的时候,我们急切地问:“那怎么办?”小孙说:“我们4个人,把车拆散又重新装上了。”“什么?!”我们简单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再说一遍,你怎么脱的险?”“我和车内的3个人一起,用了5天的时间,先把吉普车拆散,再拿到好路上重新装上开走了。”小孙非常平静地回答着。

  我的天!这怎么可能?!内地的司机,谁能想出这种办法?!

  小孙见我们吃惊不小,继续说:“当时道路条件比现在差得多,我们4个人下山的时候,我一不小心,车子就陷到刚刚解冻的沼泽地里了, 怎么开也开不出来。 陷车的地方是在离哨所100多公里的边防路上,不想办法,时间一长,人肯定要出事。我就拿起工具,和同车的人一起,先把陷在泥里的车拆散,再搬上好路装起来,一共用了5天时间。好在我们学车的时候,讲的比较细、学的比较实、训的非常严,所以,装好后,钥匙一打,车开着就走了。

  我和王安民都惊呆了,这简直是当代的神话!有这等壮举的战士,肯定有闪光的思想。我们不约而同地追问:“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小孙说:“当时我们团的后勤处长特别厉害,我怕车扔在山上,下来后他训我。”

  见我们吃惊的样子,小孙说:“要说险情,上山的驾驶员谁都遇到过,这不稀奇。比我这事更悬的多着呢。”果然,就在我们结束采访,乘车从团部去喀什机场的路上,又听到了一个近似于神话的真实故事。

  边防团长的驾驶员王祥是从天府之国入伍的士兵。当年,他在哨所开巡逻车。那是该团最艰苦的哨所,缺氧和高山反应重、道路条件差,战士们的生活用水,都是定期在巡逻车上装着水箱到山下的湖边去拉。冬天,就得把湖上的冰打下来后运回来。

  那年9月份下旬,小王开车去拉水。到了湖边,发现湖面已经结了10公分左右的冰。因为那冰太薄,根本经不住车,他就把车停在距水边稍远一些的地方,战士们拿着工具开始破冰取水。试想一下,在这五千多米的高原上,一般人空着手走路都累的不行,我们的战士当时是穿着大衣,顶着好大好大的风,拎着重重的水桶一步一步地从湖里往上走呀。

  从取水点到车,距离大约是一百多米。战士们把水桶拎在手上(准确地说应该是抱在怀里),一走一晃,水就自然的洒了出来。不一会,他们的大衣都被水溅湿后结了冰,走起路来“咔咔”地响。那时,真是一步一停、一停一喘,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呀。

  小王看到这场面,他的心软了,觉得把车向湖里开一点,就可以让大家少走一点路,少受一点累。于是他又把车向湖边开了一段。

下一页

  相关专题:《国际展望》网络版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