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特写:俄罗斯族眼中的中国边防军人

http://jczs.sina.com.cn 2001年12月25日 10:44 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陈辉、通讯员魏士江

  深眼窝、蓝眼睛、黑头发、高鼻梁,额尔古纳河中俄边境地带,居住着中国东北年轻的民族--俄罗斯族。多年来,边防军人与这个民族朝夕相处,鱼水相依,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出于对这个蓝眼睛、黑头发民族的好奇心,在奇乾俄罗斯民族乡,我们向边防派出所田所长询问了这个民族的来历:清朝末年,中俄移民大量涌向两国边境-带,在进行生产、生活和商业往来中,开始通婚。于是在我国黑龙江流域产生了大量的华俄后裔,但他们没有形成-个民族。建国初期,我国只将新疆地区的华俄后裔确定为俄罗斯族,直到近年来,黑龙江流域的华俄后裔才被确定为俄罗斯族。俄罗斯族乡长孟兆成接着说:奇乾是6年前被确立的俄罗斯民族乡。我们乡80多户人家,360多人,7000多平方公里,是全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乡,居住在原始森林中,我们唯一的邻居就是边防连。如今,国家为了保护原始森林,把我们奇乾乡居民迁移出大森林,分散安置在额尔古纳市的各个乡镇,我们的衣食住行政府都做了妥善安置。多年来,我们和边防连官兵鱼水相依,到了分别的时候心里挺不是滋味。在奇乾乡,即将离别的俄罗斯族边民提起边防连的官兵无不交口称赞。8l岁的李大爷说:“连队的谭军医可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这话一点不假,在原始森林中的奇乾乡缺医少药,军医谭万益在奇乾哨所任职l7年,热情地为俄罗斯族群众救死扶伤,全乡几乎家家都留下了他的脚印,受到了边民的爱戴。

  在一座俄罗斯风格的小木屋里,我们采访了奇乾乡林产公司王经理。他热情地称赞连队如何帮助他们修路、救火、发展生产;如何帮助他们丰富文化生活;一桩桩、一件件地为我们列举着事实,生怕把连队做的好事遗漏掉,并反复叮嘱我们要把连队宣传好。

  来到连部时,一位蓝眼睛大伯在雪地里为连队修理拖拉机的场面吸引了我们。文书小陈介绍说,俄罗斯族大伯叫谭国良,义务为连队修发电机、拖拉机20多年了。听了介绍,我们对谭大伯油然起敬,连声称赞。谭大伯却说:“战士们为我们做了那么多好事,干这点活算个啥”。

  离开奇乾哨所,在七卡哨所我们同样见到感人的镜头:近百名俄罗斯族的男女老少,拿着水桶、大盆在连部排队打水。走到近处我们看到水井房的木牌上写看“爱民井”三个字。后来我们得知,七卡乡的俄罗斯边民过去饮用村边的河水,连队了解到河水中含有大肠杆菌和其它有害元素,便打了一口深井,和群众共饮,常年无偿为全村供应饮水。这口井被俄罗斯族群众誉为“爱民井”,一位刚刚打完水的大娘自豪地对我们说:“这口井还上过中央电视台呢!”一路采访,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边防5连和俄罗斯大娘安娜一家的情谊。那天,连队官兵去看望安娜大娘,我们一同前往。大娘家门前一条大狗虎视耽耽地立在那里,出来迎接我们的安娜大娘说:“这狗从来不咬当兵的”。我们壮着胆子走过去,这条狗果然摇起了尾巴。

  进门后,官兵们和大娘有说有笑。军医把给大娘带去的治心脏病的药品和慰问品递上,大娘笑着接了过去;大娘把热茶和刚烤好的列巴(面包)拿上招待官兵,大家也不客气。战士们像到了家里那样随便,大娘像见到久别的儿子那样开心。在闲聊中,我们得知大娘和官兵们的一段情缘:

  那是一个风雪天,安娜大娘出去打柴,心脏病发作,倒在村外的雪地里不醒人事,恰巧连长路过这里,把大娘背到连队抢救,使大娘转危为安。事后,又将一车干柴送到大娘家中。安娜大娘对我们说:“那次要不是连长救了我,今天你们就见不到我这把老骨头了。”从那以后,连队对大娘照顾的无微不至,为大娘看病、盖房、送柴……大娘也把连队官兵当做亲人,逢年过节为连队送鸡蛋,每年春天为连队育菜苗……

  连队官兵还为我们提起了安娜大娘的丈夫尤拉。一次,俄军有急事要求会晤我边防连队,但我方翻译恰好外出,连队便请尤大伯充当翻译,在会晤中,尤大伯流利的俄语,使俄方大为惊奇,会晤达到了满意的效果。从那以后,尤大伯成为连队的编外“翻译”。告别安娜大娘一家,我们又踏上新的征程。在额尔古纳河的千里边防线上,我们采访了许许多多的边防连队和许许多多的俄罗斯族村庄,军民间动人的故事像原始森林中的松树那样看得见,数不清。在俄罗斯族边民眼中,边防军人就是他们的亲人。在边防军人眼中,俄罗斯族的群众又是什么样子呢?一位边防连长的话,做了最好的说明:“尽管他们的眼睛是蓝的,但血管里流的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血。在我们民族的大家庭里,他们同样可亲、可敬!”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