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媒体比较俄美两国主力战机性能(图4)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7月21日 10:56 国际在线 |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1987年国际航空界首次目睹了标准型“苏-27”战斗机的超强机动性能,该型战斗机也即将交付苏联国土防空军。同年9月13日,挪威空军驻扎在安德内斯空军基地的第333联队的一架P-3B“猎户座”反潜巡逻机(据挪威国防部的消息“当时是在巴伦支海面做常规侦察飞行”),为了更准确地观察一支在巴伦支海公海区域航行的苏联舰队,一时疏忽,越过了国际海域,距离苏联最东边的摩尔曼斯克港仅48英里。 苏联第10防空军第941飞行团的飞行员瓦斯里坦西姆贝尔接到命令,驾驶“苏-27”拦截挪威飞机,阻止其放置回音探测浮标。这是年轻的坦西姆贝尔第一次拦截真实目标。逼近“猎户座”反潜巡逻机后,坦西姆贝尔试图迫使其改变航线,但对方没有理睬,顽固的“猎户座”继续执行自己的使命。根据挪威国防部的陈述,当时“苏-27”逼近P-3B的左侧,距离不足18米。紧接着,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猎户座”的飞行员决定摆脱“苏-27”,他做了一项标准技术动作——突然降低飞行速度。按照预想,对方的飞机,即“苏-27”不可能在如此低的速度下继续贴近自己的飞机飞行,必将进入失速状态。然而“苏-27”仍在“猎户座”机身下方保持稳定的飞行,只是“措户座”的飞行员看不到“苏-27"。自以为得势的挪威飞行员遂开始进行空中机动,结果其右外侧的螺旋桨撞上了“苏-27”的左侧垂直尾翼。也许换个角度来说就是“苏-27”的飞行员在空中机动时,垂直尾翼撞上“猎户座”的螺旋桨。P-3B的螺旋桨轰然破碎,碎片高速四散,击穿了“猎户座”的机身,机舱气压急剧下降,而“苏-27”垂直尾翼尖部的无线电透射天线也被撞毁。此后“猎户座”被迫撤离,而“苏-27”则安全返回基地。双方飞行员的行为并没有被特别的评判,挪威空军坚持其飞机是在苏联的领海附近进行回声探测,以监视苏联潜艇的行动。不过此次事件后,挪威空军的侦察行动明显做了后撤。“苏-27”的超强机动能力使其能够在巡逻机近侧作机动,对巡逻机构成了威胁。 这次事件促使美国空军司专部开始认真考虑:如果F-1 5与“苏-27”在实战中遭遇,情形将对F-15不利。美军的许多幻想破灭在“沙漠风暴”行动中。当时F-15C战机执行空中巡逻任务,阻止伊拉克的飞机进入伊朗。整个行动中美方损失148架飞机,其中战斗机为115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