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备动态> 国外坦克 > 正文

武器纵横:日本马特反坦克导弹家族(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5月13日 13:49 国外坦克
武器纵横:日本马特反坦克导弹家族(组图)

日本64轻马特反坦克导弹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武器纵横:日本马特反坦克导弹家族(组图)

日本79重马特反坦克导弹

  声明:本文为《国外坦克》杂志供《舰船知识网络版》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日本研制反坦克导弹的名气远远不如美、俄、法等国家,但由于日本陆上自卫队数十年来一直以抵御苏军装甲集群入侵为目标,因而对反坦克武器的发展非常重视,再加上日本强大的工业能力,使之在研制反坦克导弹方面也具有很强的实力。

  老式“马特”反坦克家族

  1957年,日本防卫厅技术研究部与川崎重工业公司合作,以世界上最早装备部队、最早实战使用的反坦克导弹——法国SS-10反坦克导弹为基础,开始研制第一代反坦克导弹,并于1964年研制成功,称为64式“轻马特”反坦克导弹(ATM-1)。64式“轻马特”是第一代中程反坦克导弹,主要供步兵使用,可由步兵从单发或多联装发射架上发射,也可装在轻型车辆或直升机上发射。导弹采用目视瞄准及跟踪,三点法导引,手动操作有线指令制导,战斗部破甲厚度500毫米,最大射程1800米,飞行速度85米/秒,全弹长1020毫米,弹径120毫米,弹重15.7千克。

  随后,日本又着手研制第二代重型远程反坦克导弹,并于1984年装备部队,称为79式“重马特”反坦克导弹(ATM-2)。该导弹既可攻击地面坦克装甲车辆,也可在反登陆作战中攻击小型登陆舰艇,起到海岸炮的作用。这是日本重型反坦克导弹的重要特点,并被一直延续下去。79式“重马特”采用目视瞄准,红外自动跟踪、有线传输指令制导方式,弹长1565毫米,弹径152毫米,弹重30千克,系统全重103千克,破甲厚度500毫米,最大射程4000米。该导弹是64式“轻马特”的改进型,与前者相比,具有射程远、性能好等优点,其总体性能比原来法国的反坦克导弹更好。

  接着,日本防卫厅技术研究部于1988年研制出一种半主动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本想冠以“超级马特”之称,但又担心姿态过高会为国际社会所诟病,因此称之为87式“中马特”反坦克导弹(ATM-3)。该型导弹作为64式“轻马特”的替代型导弹,1988年装备部队,目前已成为日本陆上自卫队反坦克导弹的主力。该型导弹属第三代反坦克导弹,弹长为1000毫米,弹径120毫米,弹重12千克,破甲厚度600毫米,最大射程2000米。系统采用半主动激光制导方式,在导弹发射后需要不断地用激光照射目标,飞行中的导弹接收目标反射的激光束,自动跟踪直至命中目标。该型导弹在发射过程中很容易暴露自身,也不具备发射后不管的能力。

  新式“马特”反坦克家族

  面对21世纪初东北亚地区一系列新型坦克的出现,老式“马特”家族的成员们显得有些老态龙钟,步履满姗。日本担心已有30年历史的老“马特”家族力不从心,从而产生了塑造威力更强的新型“马特”的计划。

  新型“重马特”

  日本是一个岛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这一地理条件决定了日本陆上自卫队的首要课题是抗登陆作战,反坦克导弹的发展显得格外重要。冷战时期,日本就已经装备了79式“重马特”反舟艇反坦克导弹,以有效阻截来自苏联登陆部队的船只和坦克群的威胁。进人20世纪80年代后,海盗与恐怖活动日益猖獗、日本海域多次发生人质被劫和不明船只的侵入,使得日本深感抗登陆、反渗透手段的不足,防卫厅发誓要重点防备特种部队有组织的渗透和突然袭击。在这种背景下,96式“重马特”多用途导弹(ATM-4)应运而生。

  96式“重马特”多用途导弹采用光纤/红外图像引导方式。光纤传输制导技术采用光纤作为目标数据传输介质,数据信号在光纤密封的通道内传递,导弹不向空间辐射电磁波,弹体上没有信标源,所以使新“重马特”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它在发射前无需精确识别并追踪目标,能够盲射攻击不在瞄准线上的目标,还可在飞行过程中更换目标,且能精确地选择弹着点。从理论上说,该导弹没有作战距离的限制,它的攻击命中率与攻击距离无关,所以使新“重马特”的最大射程可达8000米。由于操作者在导弹的整个飞行过程中无需持续瞄准,因此,射手的战场生存率得到了保证,而且如果选择发射后不管的模式,射手可快速转换攻击目标,大大提高了战斗效率。

  96式“重马特”多用途导弹系统由侦察车、导弹发射车、射击指挥车、信息处理车、弹药补给车等五种不同用途的车辆组成。其中侦察车、导弹发射车和射击指挥车采用的是日本生产的4×4高机动车底盘。信息处理车和弹药补给车采用

五十铃汽车公司生产的73式6×6中型卡车底盘。信息处理车主要负责将侦察车传来的目标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和威胁排序。射击指挥车则根据分析后的目标信息指挥导弹发射车实施攻击任务。

  96式“重马特”多用途导弹攻击目标的大概过程是:发射车发射导弹后,导弹按高抛物线弹道首先爬升至300米(高抛物线弹道可使操作者持续观察目标区,这就意味着坦克利用地形掩护的战术毫无意义。此外,高抛物线弹道还具有减弱自然或人造战场烟幕的功用),操作人员根据导弹导引头传来的图像和数据信息,使用操纵杆让导弹接近目标,然后对图像进行人工目标识别,当确认是所要攻击的坦克装甲车辆时,就通过指令控制导弹跟踪并锁定目标,最后配备有串联式聚能战斗部的导弹从上方攻击坦克装甲车辆顶部的薄弱装甲,并将其击毁。如果是多个目标,操作人员会根据各种目标的威胁程度先后发射多枚导弹以攻击不同的目标,根据需要,甚至可以对同一目标发射多枚导弹。

  96式“重马特”多用途导弹是世界上第一种服役的并具有世界第一远射程(可达8000米)的反舟艇反坦克光纤制导导弹,它成为日本反坦克导弹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的重要标志。

  新型“轻马特”

  为取代日本陆上自卫队的84毫米 “卡尔古·斯塔夫” 无后坐力炮,日本于1993年开始研制新型“轻马特”(XATM-5)便携式反坦克导弹。该导弹于2001年进行了实装测试,2003年试射成功,并在富士学校年度演习时首次公开亮相。日本准备在下一个“中期防卫计划”期间将其首先装备日本陆上自卫队第一空降团。

  新“轻马特”反坦克导弹采用红外成像制导,其导引头采用波长为8~14微米的非致冷红外焦平面阵列(UFPA)传感器,不仅具备发射后不管的能力,还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维护简单、工作寿命长、发射准备时间短等多种优点。该导弹全长860毫米,弹径120毫米,导弹重11.4千克。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系统的重量,新“轻马特”导弹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导弹的包装筒采用质量较轻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包装筒的前后护盖和射手肩衬则采用了高强度泡沫塑料。导弹重量减轻后便于肩扛,减少了单兵负荷,方便出入车辆携带,也有利于单人在隐蔽的掩体中进行射击,因而其生存力明显提高。

  新“轻马特”反坦克导弹采用肩扛式发射,射击前射手将发射筒的前后护盖取下,利用目标探测系统捕获目标,当搜索到目标时即按下锁定快门,这时的目标图像就是导弹攻击寻的蓝本。导弹射出后,射手随后就可离开发射阵地,进行隐蔽或准备发射下一枚导弹,发射速度为4~6发/分钟。

  新“轻马特”反坦克导弹配有温压弹、穿墙排障弹等各种多用途弹药,可最大限度地发挥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可算得上是“步兵轻型火炮”。新“轻马特”与110毫米“铁拳”3反坦克

火箭筒(从德国引进的)相配合,构成了较为完善的步兵反坦克攻坚火力体系,既能对付坦克及装甲车辆,也能攻击掩体、野战工事及建筑物等目标。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该型导弹的快速反应能力,陆上自卫队还专门为其配备了轻型装甲机动车。这种装甲车乘员4人,装有1挺5.56毫米“米尼米”机枪。该车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在高威胁地域进行机动作战,最大公路速度为100千米/小时。该车还具有良好的战略机动能力,可用CH-47型运输直升机进行空运,在突发情况下可迅速投送至日本附近岛屿。这种装甲车已于2003年1月开始服役,并随自卫队首次进入伊拉克萨马沃地区。

  新型“中马特”

  为了有效地攻击新型主战坦克,美、俄、西欧各国对发展新一代中程反坦克导弹都十分重视,急于出兵海外的日本也不例外。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防卫厅就秘密地进行了新型中程反坦克导弹的论证工作,并于2000年开始研制新型“中马特”(XATM-6),用以替代现有的87式“中马特”反坦克导弹。

  从2004年开始,日本防卫厅技术研究部和川崎重工业公司又以新“中马特”反坦克导弹为基础,着手研制更新的“中马特”中程多用途导弹系统。该系统从2004~2006年将投人92亿日元用于原型产品的试制,在经过技术试验和作战测试后,日本将于2008年完成系统研制,2009年开始装备部队,估计其最终的研制费用将高达120亿日元。

  新“中马特”充分利用“标枪”、“长钉”等导弹的成熟技术。一方面大量采用了成熟可靠的先进技术,如第二代凝视焦平面阵列技术、红外成像或红外/毫米波多模复合制导技术、多级串联聚能装药战斗部、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等;另一方面积极效仿欧美中程反坦克导弹模块化、多用途化,发展多功能战斗部。该导弹采用常规气动布局,弹体尾部装有X型舵面,弹长1100~1200毫米,弹径140~152毫米,系统全重24~27千克,最大射程4~6千米。该型导弹除能采用4×4高机动车为发射平台外,该弹还可用陆上自卫队现有的89架AH-1S武装直升机发射,以替换老式的BGM-71“陶”式反坦克导弹。

  新“中马特”导弹可选择射前锁定和射后锁定两种不同的模式。在选择射前锁定时,指挥车会将所发现的目标进行分类、威胁判断和攻击排序,然后通过数据链向导弹发射车发出指令,车上计算机解算射击诸元并将确定的重点目标相关参数输入导弹。当目标进入导弹有效杀伤射程时,导弹发射并按预定的弹道飞行,确保导弹导引头截获目标,并最终摧毁目标。由于采用双模攻击方式,一方面增加了新“中马特”导弹使用的灵活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发射系统的生存能力和攻击效率。该导弹不仅能对付性能先进的主战坦克和各种装甲车辆,而且还可攻击碉堡、掩体、建筑物、登陆船只等多种目标。 (白雪峰 徐忠杰 鲁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相关专题:国外坦克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中国军事 | 军事视频 | 军事图片 | 军备动态 | 周边军情 | 新闻评述 | 军事论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