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航空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秘密研发新一代战机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 08:25 中国航空信息网 |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50多年来,日本航空工业走过了一条特殊的发展之路:到1999年F-15J/DJ停产,主力战斗机一直依赖美国专利仿制生产,非主力军用飞机则自主独立发展;民用飞机方面,自上个世纪80年代YS-11涡轮螺旋桨客机国际市场竞争失利以后,发展方针从独立发展整机转向国际合作,而且从一般零部件开始。现在,日本航空工业企业已能承担关键部件如飞机中央翼盒、小型发动机核心部件的国际合作开发,波音787的入股份额已占到35%,与波音平起平坐;21世纪前后,日本航空技术在某些领域已靠近世界先进水平或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日本不再 一、国际合作概况 日本航空工业的国际合作范围包括飞机、发动机、机载设备、材料等科研、设计、生产领域。合作方式有:引进军机专利生产,科研合作,军机、民机的入股风险合作开发,以及参与民机零部件的合作开发、转包生产。 1.专利生产军用飞机、发动机 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专利生产了美国F-86战斗机、T-33喷气教练机、F-104J战斗机、F-4EJ战斗机和F-15J战斗机以及SH-60、CH-47H、UH-60J/JA等军用直升机。专利生产的军用航空发动机有:TF40(装备T-2高级教练机、F-1支援战斗机)、J79(装备F-4EJ、F104J、F-104DJ战斗机)、F100(装备F-15J、F-15DJ战斗机)、T56(装备P-3C反潜机)、T64(装备P-2J反潜机、PS-1反潜水上飞机、US-1水陆两用救生飞机)、F110(装备F-2支援战斗机)。 2.军民用航空技术科研合作 军用方面,根据日美不断调整的《防务合作指导方针》,日本积极与美国联合研究先进的军事装备,力求在日本自卫队和美军的装备体系之间有更进一步的通用性,增强军事实力。已公开的、与航空相关的日美联合研究开发的军用项目见表1。 民用方面,2005年8月日本和法国签署了超音速客机技术联合研究协议,期望在超音速客机领域有所突破,占领先机。 3. 战斗机的国际合作开发 1988年日美联合设计F-2支援战斗机。它是以F-16为基础,集成美日先进航空技术开发的F-1支援战斗机的后继机。 4.民用航空产品的国际合作开发 1958年日本政府颁布《航空工业振兴法》,在政策和经济上扶植YS-11支线客机的开发。YS-11于1965年交付使用,1974年2月停产,共生产了182架,亏损360亿日元。YS-11在国际市场竞争失败以后,日本重新审视其航空工业发展战略。认识到:第一,尽管多年来通过仿制在生产上掌握了一些先进制造技术,工业基础也得到了极大的恢复,但新机(飞机和发动机)研制的技术基础比较薄弱,尤其在集成和综合管理、市场预测、售后服务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第二,70年代中期以后,部分航空工业企业积累了与国外航空工业企业合作开发的经验,80年代日本政府将航空工业列为新兴产业之一,要发展民用航空工业;第三,国际合作开发已成为潮流,独自研制整机,费用大、风险高。于是,1986年原通商产业省颁布了重新修订的《航空工业振兴法》,将自主开发"国产化"改为"国际合作开发",并成立"航空器国际合作开发促进基金"(IADF),给国际合作开发项目提供补助。新的补助制度保留了原来的补贴部分,增加了利息补贴,让项目负责单位向政府系统的日本政策投资银行贷款,IADF给予利息补贴。 至今,包括 波音787在内,日本参与国际航空零部件转包、合作开发生产的飞机有29个机种、发动机有20个机种以及机载设备。其中飞机、发动机零部件入股风险合作开发项目36项,投资比率1%?35%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