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边防线采风:祖国北极-41℃中的坚守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1月15日 17:03 解放军报

  大兴安岭军分区政治部 李能

  去年12月21日,是一个寒风呼啸的日子,气象台报告祖国北极——漠河的最低气温达到-41℃。就在这一天,我第一次来到了驻守这里的边防某部四连,记录下了他们一天当中的几个镜头。

  生生死死边关路

  上午,我乘坐四连的巡逻车向该连驻勤点小马场进发。界江黑龙江里的积雪厚达50公分,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江边根本没有路,汽车只能在江面上一点一点往前拱。尽管已经有了“走冰河”的心理准备,但当车轮辗压在冰面上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时,我心里还是有些打鼓,真担心冰层会被沉重的汽车压塌……

  在担忧中,汽车缓缓前行,这时突然听见“咔”的一声巨响,越野车的后轮一下子掉进了冰层,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快下车!”连长韩晓冬大喊一声,迅速组织大家跳下了车。车轮没有继续下沉,被第二层冰托住了。原来是“空膛冰”。官兵们虚惊了一场,迅速把车推了出来,可就这一会儿工夫,大家的手脸全都冻麻了。

  韩连长告诉我,四连所辖的边界线上,界江沿岸大多是悬崖峭壁,车辆根本无法通行。江面上,冰排、冰缝交错,明沟、暗流密布,稍不留神掉进冰窟窿,即使淹不死,也会冻个半死。有一次,他带领几名战士徒步到某站点巡逻,一脚掉进冰沟里,要不是当时爬得快,早到阎王爷那儿报到了。

  感言:有的人把走路当作锻炼,有的人把走路当作消遣,而这里的边防官兵每一次巡逻,都要闯过一道“鬼门关”。这,就是漠河哨兵的坚守精神。

  风风雪雪地窨子

  巡逻车在岸边停了下来。我们爬上江岸,一座冒着炊烟的地窨子映入眼帘。地窨子是漠河村民夏季临时用来居住的窝棚,一半埋在地下,一半露出地面,保温功能非常有限。尤其是冬天,须臾离不开火,否则就有冻死的危险。

  推开低矮的屋门,三级士官杨宗军正在垒炉子。所谓的炉子其实是用半截油桶连接一根烟囱自制而成的。今天早晨做完饭,炉子底座突然坍塌,杨宗军从江边抱来一堆鹅卵石把底座圈牢。他边干边对我们说:“看火是我们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为确保屋里24小时炉火不灭,白天由一名同志专做司炉,晚上两人轮流值班。尽管这样,屋里的蔬菜还是冻得梆梆硬。”我一摸堆在地上的土豆、

西红柿,全都冻成了“石头”。

  环顾四周,三张用木杆搭成的床铺占去屋里一多半空间,我们几个挤进来,屋里显得更加狭窄。杨宗军一面招呼我们坐下,一面往屋里抱柴准备做饭。

  他们的饮食十分简单,每天早晚面条,中午米饭,因为用炉火焖饭,几乎顿顿夹生。在这里,吃水也成了难题,要在黑龙江上凿个冰眼,然后从冰眼里往回打水吃。一条蜿蜒小路一直伸到江心,诉说着他们取水的辛苦。

  感言:现在人们常常喜欢用“温馨”两个字来形容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氛围,但是这里的边防官兵每生活一个小时,都要付出巨大的“艰辛”。这,就是漠河哨兵的坚守精神。

  出出入入寒魔窟

  “你们什么时候上来的?”“12月5号。今天已经10多天了。”“你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对上、下14公里边界严防死守。”

  原来,封江以后,驻地群众没有林业生产任务,大多改为下江捕鱼,小马场一带是产鱼的黄金地段,时常会有渔民企图越界捕鱼。在这里驻勤,目的就是对这一带边境实施全程管控。

  这时,副连长任彦龙和战士张振波带着寒气巡逻回来了,他们的眉须、帽檐挂满了白霜,耳垂冻得又红又肿。一进屋子他们就开始脱鞋,脚脖处因为积雪灌入,也结了一层亮晶晶的薄冰。杨宗军赶紧拿出两件大衣裹在他们的脚上。

  副连长任彦龙一边搓脚一边对我说,漠河历史上曾经出现过-57℃的低温,现在每天的最低气温也都在零下三四十度左右,稍不注意就会发生冻伤。但是不管天气多冷,他们每天都要巡逻好几个小时,有时任务需要,还要在雪地里进行潜伏。去年连队一名司机在野外修车,三个脚趾冻得发黑,差点成了残废……

  感言:有的人喜欢到寒冷的北方体验生活,有的人喜欢用冰雪雕塑风景,而这里的边防官兵每天都要与寒魔作斗争。这,就是漠河哨兵的坚守精神。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