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引言一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1月02日 11:00 舰船知识网络版

  [引言一]

  帝国的挑战

  00帝国的崛起——强国如何超越霸主

  破解帝国崛起之谜

  英国长期称雄海洋,从1588年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起,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止,一直垄断了全球性的制海权。其间,权力起伏较小。这一事实不是出于偶然,或有多少运气的因素,而是英国举国上下齐心努力和审慎决策,实施长年一贯的海洋战略的结果。

  英国人做了上百年的反省,发现占领土不如搞经济实惠,后者损失小,获利却大。他们用了很长时间进行这个反思,又从荷兰人那里学了一些贸易、金融方面的经验。从那以后,就变得相当聪明。

  美国颠覆一个国家,包括颠覆伊朗这样相当大的国家,甚至是超级大国,像颠覆前苏联,它的计划都是相当有步骤的,很绵密、很细致,甚至成本它也考虑得很周到。

  据我个人研究,美国的战术特点也好、战略特点也好,与其说它是英国式的叛逆殖民地,不如说它是西班牙在新大陆上的一个精神象征,它的很多手法应该说是西班牙帝国谋略的一种美洲变种。

  西班牙帝国是近代史上欧洲人建立的、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世界性帝国。

  它为后来所有的欧洲领土型帝国树立了榜样。好也罢、坏也罢,它的经验教训被人广泛记取。那么,这些强悍、粗野、愚昧的西班牙卡斯蒂利亚山民(卡斯蒂利亚是西班牙最强大的部落联盟),又是从何处获得创建并治理一个超出它领土几十倍的庞大帝国的理论和经验呢?

  西班牙是从穆斯林那里学来的。

  威尼斯的所有资本主义经验、经历、创新、制度,后来均有人效法、发扬光大。随着时光流逝,它的光芒淡化,仅留得一座美丽水城供游人光顾流连;但它在资本主义历史上的影响是永远拂之不去的。

  希波战争以波斯的衰落和希腊的兴起而告终。这个结果值得深思:亚述人提出了一小撮人控制庞大帝国和众多民族人口的设想和方法,波斯贵族把它变成了现实。希腊人又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打败一个帝国就能取而代之以自己的帝国。

  与其说是亚洲没有能发现新大陆(澳洲和美洲),不如说亚洲未能找到一种欧洲人(或者说新教徒)行之有效的商业—殖民—产业模式,也包括与亚洲政治传统格格不入的一套政治模式。这就使亚洲人不愿去面对新的土地和新的海洋。而就是以上这些模式,使欧洲人发现并开发了美洲,把大西洋变成了一个“欧洲之湖”。

  没有美洲,欧洲将会继续处于边缘,而不是后来的中心——西襟美洲,东带亚洲;没有欧、美、非的大西洋三角贸易,欧洲人的坚船利炮(具体讲就是三桅船和青铜炮)就无法改进,也难以找到一套普遍适用的商贸产业和殖民制度;欧洲人踏上亚洲和其他地区海岸时,也远远不会这样得心应手、势如破竹。

  阿尔金本是一个西非近岸小岛,淡水充足,靠近贸易航线。葡萄牙人用小麦、布匹和马换取非洲奴隶和黄金,同时兼营香料。由于制度合理、运营得法,财源滚滚。它的运作模式,成了葡萄牙开始沿岸商贸的典范。后来它在巴西、西非安哥拉、东非莫桑比克、印度果阿、中国澳门都采取了阿尔金商站模式。这一包括许可证制度的模式也被荷兰、英国、法国的东、西印度公司所效法,成为西方商贸殖民的基本模式之一。

  后起强国如何超越并取代原有的第一强国

  世界近代史上,后起强国如何超越并取代原有的第一强国,不仅成为一个理论和战略问题,而且实践操作亦非常困难。处理得不好,几十年奋斗成果会丧失殆尽。拿破仑法国挑战英国;威廉二世德国冲击维多利亚晚期英国;希特勒和日本帝国对美国宣战;前苏联在冷战期间企图压倒美国。这些失败的教训和后果引发了千千万万人长时间的思考:老二怎样取代老大· 我们如果能冷静想想,就会了解到“超越”和取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们常把它们混淆。所谓“超越”:一般指国内生产总值(GDP)、主要工业和经济指标、人均资源潜力、军事力量、教育水平、综合国力等等方面一国超过另一国。这些指标一目了然,老二大多凭这些硬指标作出超越设计和战略决策评估;而“取代”的内涵则非常复杂,它涉及地缘战略结盟亲和力(此概念系笔者所创)等多方面因素。霸主即老大,往往地处偏隅,依托海洋优势和海权在全球有广泛的政治经济金融影响。老二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崛起时,筋骨未壮,羽翼不丰,未及逼近老大,先引起了老三、老四、老五……的警觉。事实上,由于地缘的影响,它也的确对周边形成巨大威胁。

  老大既是霸主也是长时间内的当然盟主,它可以就势利用这种威胁,联合一切反对老二的强国和非强国,利用各种政治、经济、外交、金融筹码来组成战略同盟。在这种同盟中,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地出地(非强国在同盟中因地缘、人口、市场亦占很大比重),它们的整体力量远超过老二。老二亦可组成自己的同盟,但由于其亲和力差,短期内别国难以信任它,其同盟实力偏弱。这种基本态势往往非主观意志所能改变。强大的盟主挟势逼人,百般挑逗,诱迫老二投入角逐和战争。

  其结果或早或迟,老二或它的集团的经济国力军力不被打垮就被拉垮,地位一落千丈,成了老六老七……永远无力威胁霸主。然后,同一套游戏法则重新施加到新兴的老二身上,强国如此继续玩下去。

  二战后,美国就这样利用北约和一切对前苏联霸权反感的国家,包括前苏联内部的各少数民族、持不同政见知识分子集团、改革派等搞垮了前苏联。在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中,美国重操故伎,轻车熟路,十分成功。伊朗被大大削弱;伊拉克俯首就擒。西方国家和阿拉伯诸国都围着美国转,大大节省了美国的资源和人力消耗。《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次兵伐交,最下攻城。美国把“结盟亲和力”玩得得心应手。

  俾斯麦之后,德国政治舞台上的权力开始了—个分散的过程:官僚、大企业集团、军官团、新闻界、知识界、议会和德皇,像一个股权分散的松散董事会,跟着大家的感觉走。以威廉二世为代表的日耳曼芸芸众生,骑在连战连胜用工业革命吹胀起来的大战马上,傲慢而自负,实际上却如盲人骑瞎马,走上向英国、法国和俄国等旧殖民帝国挑战的不归之路。

  第一次

世界大战失败之后,希特勒利用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登上德国的权力舞台,但他面临着同样的局面。第三帝国作出比第二帝国更大的破坏和征战决策。其兵锋指向伏尔加河下游的斯大林格勒(现名为伏尔加格勒)、酷热如焚的北非埃及的阿拉曼、冰封雪覆的挪威和白浪滔天的大西洋。但结果全一样,而且失败得更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