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装西安军代局解读装备质量源头密码(附图)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2月29日 08:52 解放军报 |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装备质量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科研设计阶段决定了产品70%的质量。因此,主动介入装备科研设计成为装备监造者的必然选择。请看来自总装西安军代局的报道—— 解读装备质量源头密码 孟劲帆 李渊 让岗位“前伸”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自主研制逐渐成为我军装备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然而,受当时国内设计水平、质量管理经验等因素的限制,装备质量从设计开始就存在“先天不足”。这一现象引起了总装西安军代局军代表的思考:如果让军代表也参与装备科研,就能从源头上提高装备质量。于是,把军代表工作“前伸”至科研设计中的思路便提了出来。 然而,思路虽好,困难不少。一是军代表长期以来主要从事装备产品的验收,从未参与过装备研制,能否胜任难以断定;二是军代表介入科研,会影响生产厂方正常工作,况且军代表工作条例尚未明确规定军代表要参与装备研制质量工作;三是军代表参与科研,怎样开展工作还没有一个具体办法……针对这些问题,军代表们先当学生,拜师学艺,坚持长期深入研制工作一线,了解掌握信息,学习产品知识;与研制人员一起攻关,向设计师求教产品结构原理、设计思想;利用业余时间“充电”,补充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协助解决研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他们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各方的理解、尊重和配合。 让思路“常新” 站稳脚跟,仅仅迈出了第一步。而军代表如何参与科研、监督什么、怎样监督?成为了摆在军代表面前的又一个难题。为此,他们认真研究装备研制过程中质量工作特点和规律,闯出了一条条装备研制过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新路子。 该局先后制定下发了有关标准制度18个,建立起了参与科研工作标准体系,创建了军代表参与科研工作新模式,使该局参与科研工作有章可循、伸延适度,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建设轨道,为长期参与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实践中,他们还针对型号研制过程中牵涉的军代局、军代室多,工作协调、沟通任务重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成立型号研制军代表系统的新思路,逐步形成了强强联合、集智攻关的科研工作新局面。 让装备“优生” 要想有地位,必须有作为。这是该局参与科研军代表的共同心声。多年来,他们严格把关,当好“质量卫士”,确保装备“优生”。 在参与某大型复杂装备研制中,为更好地确保装备质量,军代表吴兴波等人在产品初样阶段就开始加强对实物的质量监督,有效提高了装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其做法很快就在各型号研制中得到了推广运用;在参与某新型装备研制过程中,军代表李松岩针对试验中出现的反常难题,大胆怀疑专家结论,提出了新的评价方法,帮助研制单位最终找到了原因,解决了研制质量难题……10多年来,该局军代表通过参加评审、试验、鉴定审查和研制过程监督等工作,先后提出合理化建议上万条,帮助解决重大质量问题数百个,成为装备研制过程质量保证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