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我军研发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舰艇作战软件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 06:16 解放军报
我军研发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舰艇作战软件

171号防空型驱逐舰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这里是中国海军作战软件装备的发源地,第一个舰艇作战软件、第一套舰艇作战软件系统……第一套舰艇编队作战软件系统在这里诞生。如今,他们开发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水面舰艇系列作战软件,已装备海军数十型各类主战舰艇,成为我舰艇战斗力跃升的“倍增器”。

  同时,这里还是中国海军舰艇作战软件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从这里走出了一批国内
一流的作战软件设计师、质量师和系统工程管理师。他们开设的作战软件学科教学,对上百名舰艇长进行了作战软件应用技术培训,使上千名水面舰艇部门长掌握了舰艇软装备技术和技能,成为海军信息化建设的骨干力量。

  这里就是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作战软件研究中心。

  耐得寂寞攻关夺隘

  作为舰艇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核心软装备——作战软件,隐含着一支军队的作战思想和战略战术,既是舰艇指挥控制系统的中枢神经,也是多学科交叉的军事高尖技术。西方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装备了作战软件系统。

  这样的装备用钱是买不到的,唯有自力更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共和国海军统率部决定,在大连舰艇学院组建海军作战软件研究中心。

  有人说,搞科研的有名有利。但对于大连舰院作战软件研究中心的研制人员来说,名和利都不属于他们。由于作战软件的特殊性,研制开发极其保密,写论文、报奖都受到严格限制。熊吉光等一批老专家,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毅然决然地投身作战软件这个陌生的研制领域,带领一代代软件人不畏艰难,在失败与挫折中勇敢前行,在成功与超越中依然故我,在奉献与牺牲中无怨无悔。

  研制一套舰艇作战软件系统需要花费的时间,与建造一艘战舰的进度几乎一样,甚至更长。往往是舰艇还未开始建造,作战软件工程已经开始。一套作战软件系统,从方案设计、论证到最后研制成功装备上舰艇,有很多环节需要科研人员亲自到工厂、试验场和海上完成,出差也就成了家常便饭。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里的研制人员平均每人每年出差都在150天以上。他们几乎成了一群“

机器人”。从实验室到舰艇,从舰艇到实验室。

  站在新军事变革的桅杆上,极目眺望

信息化战场,软件人敏锐地洞察到,未来高技术战争牵一发而动全身,一艘舰艇、一支编队、一个舰队;海面、水下、陆地、天上、电子……对抗激烈的一体化战场,要求所有参与者都必须连为一体。

  如此庞大的作战软件系统工程,就像一个个数不清的山头,要完成成万上亿条公式的推理和演算,而且没有经验可借鉴,但软件人没有就此却步。在他们的意识里,是军人就要奉献和牺牲,搞科研就得经受寂寞和挫折。他们心无旁骛,只有无尽的攀登和超越。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以作战软件研究中心为主的大连舰院科研人员,历经数千个日日夜夜,攻克了上千个难题,突破了外军舰艇“单机单控、分别指挥”的指挥模式;创建了一整套覆盖水面舰艇作战全领域的作战模型,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系列化水面舰艇作战软件系统。由过去的单舰单系统发展到全舰全系统,由全舰系统发展到编队系统,由编队系统发展到水面、水下和空中、陆地的立体化系统。在历次重大军事演练中,这套系列作战软件系统经受了全面考验:功能完备、性能稳定、运行可靠,兼容性强,能够将海陆空天的信息链接,并在分秒级单位内转化为决策优势。

  从“人才链”到“人才网”

  人才是科研之本。现代科技的竞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作战软件研制几乎涉及了当代高科技的各个领域,具有高技术、多层次、多兵种、全空间、高度合成的突出特点。

  中心成立之初,作战软件研制人才不仅匮乏,而且发展不均衡,有的只会建数模不会编程序,有的只懂战术不懂技术,为了尽快培养出一批拿得出、用得上、能战斗、有闯劲的作战软件研制人员,熊吉光、黄性惠、孙绍光、刘鼎臣等第一代舰艇作战软件专家,采取师傅带徒弟办法,一人带一个,手把手地教,一关一关地过。他们的目标是培养一个作战软件研制群体,形成梯次结构。

  现在已是作战软件研究中心主任的缪旭东教授,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每次讨论战术思想、准则时,老教授们总会主动邀请年轻人参加,边讨论边跟大家讲授、示范,从建模型、设计思路到编程序,都毫无保留地告诉年轻人。就是在这样手把手地传授下,缪旭东从一个程序员、建模工程师,成长为作战软件研制的领路人。正是老教授们这种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看家本领倒出来,提携后学,才使得我作战软件研制始终后继有人。

  作战软件系统技术门类多,专业分工细,是多学科多专业交叉的结晶,研制中需要综合运用战役学、战术学、指挥学、军事运筹学、军事装备学与系统工程、决策理论、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理论、方法和技术。要完成一套结构复杂的作战软件系统工程,仅靠软件研究中心的研制人员远远不行,因此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加盟。

  大连舰院党委一直关注着作战软件研究中心的发展,学院首长明确表示,要尽心尽力当好他们的“后勤部长”、“公关部长”。为了给作战软件研制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学院党委和机关各部门主动服务,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如今,软件人早已经告别旧式小楼,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科研楼。这是学院科研部为改善科研条件,自筹资金修建的。今天,一个跨单位、跨学科、跨专业、大联合、大协作的作战软件研制集团,已经在大连舰艇学院形成。

  良好的科研环境,使大连舰院作战软件研制人才,在纵向上因师承效应形成“人才链”,在横向上因共生效应形成“人才团”,在总体上因合成效应形成“人才网”。大批脱颖而出的研制人员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他们先后共完成了100多项作战软件研制项目,其中超过一半的项目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