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现代军事评论:构建装备维修一体化保障网络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9月29日 09:47 解放军报

  王岱

  潜力是一种优势,但不是现实的优势。把装备维修保障潜力转化为维修保障实力,重在坚持军地一致、军民一体,把装备维修保障工作纳入国家、社会和部队的各项建设中,逐步形成以军内维修保障为主、军外维修保障为辅,系统化、开放式、多样性的装备维修保障新格局。通过维修资源潜力的整合,促进向维修保障实力的转化;通过维修资源潜力的发
挥,促进科技动员能力的整体跃升。

  充分利用地方技术资源研发快的优势,发挥引导作用。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也毫无疑问地成为军队战斗力、保障力提高的“助推器”。据统计,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民用关键技术,都能直接运用于军事目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充分运用自动识别技术、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等技术,达到全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调度,形成从供应源到需求地维修保障的无缝隙链接,为战场提供了“适时、适地、适量、适配”的“精确化”保障。因此,我们在军事斗争准备中,必须重视加强信息技术的动员,充分利用地方技术资源研发的优势,大力推进民用技术在装备维修领域的应用,积极探索借助社会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虚拟技术以及传感、遥感、遥控等技术,研究改进装备维修保障手段,努力提高装备维修保障能力。

  充分利用地方技术资源高精尖的优势,发挥拳头作用。分析目前装备维修保障机械化

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维修保障装备的信息化程度低,装备维修保障建设滞后于武器装备的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必须重视维修保障装备与武器装备的同步发展。另一方面,要依托地方资源加快装备维修保障设备更新换代的步伐。这几年,地方与装备维修保障相关的设施设备发展速度较快,而且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和军地通用性,是可以为军队的装备维修保障机械化信息化建设提供服务的。但地方电子产业和装备制造维修业军民结合的机制还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为军服务”方面开发不够、整合不够、运用不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搞好资源整合,进一步完善机制,充分发挥地方维修保障设施设备在装备维修保障机械化信息化建设中的“拳头”作用,避免重复建设,减少军费开支,大幅度提高装备维修保障的整体效能。

  充分利用地方技术资源适用性的优势,发挥辅助作用。目前,部队装备维修保障手段还比较单一,技术还比较落后,很难适应武器装备发展的要求。靠军地合力开展科技攻关,是缩短“技术差”的重要途径。应紧贴作战任务,依靠当地的资源优势,把先进的、军民通用的技术装备和创新理念大胆引入到部队建设之中,以装备维修保障的需求为牵引,依托社会力量,积极探索“基于状态维修”、“精确保障”等方法路子,拓展和延伸“装备保障链”。要采取“拿来”的办法,将那些科技含量高、实用价值大的民用技术筛选出来,结合装备维修保障的实际需要,确定各个专业、各个领域“民转军”的方向和重点,走开民为军用的新路子。要采取“结合”的方法,共同研究开发装备故障综合诊断系统和远程支援维修系统,实行装备的不解体检测与维修。要采取“改造”的方法,对现有装备维修保障手段进行技术“加工”,提升现有保障装备的信息化含量和维修能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