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观点:旅大级对中国海军的意义和影响(组图5)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 14:56 《现代舰船》杂志
观点:旅大级对中国海军的意义和影响(组图5)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观点:旅大级对中国海军的意义和影响(组图5)

  由于中国国内除高射炮以外,没有能够使用的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因此“旅大”选择61式自动双联装37毫米和61式双联装25毫米舰炮是必然的。中国海军的设计指导思想也没有脱离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模式,采用密集的高射炮火力拦截目标的战法当时是很有市场和深入人心,并认为同时能够兼顾对海面目标的打击。在此前17年间与国民党海军舰艇的海战中,小口径自动炮的确取得了很好的战绩。“旅大”级驱逐舰的前后加班室和后舰桥两侧平台上各装有1门37毫米自动高射炮,这样能够在驱逐舰各个方向都至少有一座双37炮杀伤区
,两舷能够由3门双37毫米炮的构成相互重叠杀伤区。4门双25毫米自动炮布置在前舰桥两侧,能够增强两舷的防空火力密度。双37毫米自动炮有雷达和指挥仪控制,而双25毫米自动炮只有耳机语音通话,需要炮手人工操纵火炮,用游丝瞄准具自行估计提前量开火。“旅大”级驱逐舰也是当时世界上高射炮数量最多的驱逐舰之一。

  在有岸基航空兵可靠保障条件下,“旅大”级驱逐舰的防空系统配备是足够应付空中威胁,但当时中国岸基航空兵的保障并不可靠。海军航空兵和空军主要作战飞机是昼间型的歼-6,部署在前沿的歼击航空兵师编入了夜航大队,配备了安装雷达的歼-6甲和歼-5甲型全天候战斗机。当时美国制造的战斗机都普遍安装有火控雷达,天线能够在大视角范围内搜索目标,且预警机也大量部署使用,整个体系在发现目标和指挥控制上相对中国防空体系有巨大优势。

  全天候的歼-6甲和歼-5甲型歼击机的雷达只是专用的方位搜索和测距,测距前需要将机头指向对准目标,因此雷达引导非常重要。中国岸基战斗机在靠近海岸空域依靠地面雷达引导,在远离海岸空域转交驱逐舰雷达引导,这种交接需要良好的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保障。

  当时恰恰没有相应系统支持这种作战模式,通过无线电语音控制空舰、岸舰和空地指挥,以及人工标图,只能引导小批次的作战,在瞬息万变和大规模的防空作战中,这种指挥体系和作业办法难以胜任,直到80年代中国海空军的这类系统才逐渐有所改善,90年代则推出了全新的驱逐舰综合作战指挥系统。这种由改善到全新系统的设计,正是建立在“旅大”级驱逐舰的设计和使用经验基础之上。

  “旅大”级驱逐舰的建造是思想和工业技术的巨大进步,但是这种进步仅仅是从无到有的飞跃,相对世界发达国家依旧相差了一个时代。布局上“旅大”级是继承了“科特林”级,作战样式上则更接近57型“克鲁普尼”级驱逐舰。这些驱逐舰都是50年代初期苏联海军作战思想的产物,在60年代已经开始变更用途。当中国还在按照苏联50年代初期的思想设计“旅大”级驱逐舰的时候,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研制和建造面对70年代作战模式的驱逐舰。其中英国开始建造42型“谢菲尔德”级驱逐舰,美国在建造“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苏联也在设计“现代”级和“勇敢”级驱逐舰。这些驱逐舰从60年代末开始逐渐服役,在作战能力和技术水平上远远超越了中国基于50年代水平和掺杂60年代初期理念的“旅大”级。

  50年代初美国和西方提出了驱逐舰作战指挥中心的设计,将以往分开布置在各个舱室的雷达、声呐和电子系统等集中布置在一个指挥中心内,并将这些相互独立工作的装置用通信电缆连接起来,统一控制舰上作战和航行系统。这种设想最初来自于对不断增加的设备带来的烦恼。早期驱逐舰上简陋的设备在布置和使用上没有多少麻烦,操纵员及时通知指挥舰桥就行,随着设备越来越多,系统越来越复杂,各种设备的操纵人员通话使指挥舰桥的扬声器乱得一塌糊涂,加上口语的随意性,使指挥人员要花时间弄明白通话内容和意思。在越来越快的现代海上攻防作战条件下,这成为了非常致命的问题,而且那些设备在没有统一布置设计的老式舰艇上胡乱充斥各个舱室,也很难集中有经验的土官对操作手是否失误进行监督。因此美国海军很多舰艇在60年代进行了这方面的改进,将设备统统搬到一起集中布置,部分设备之间还用通信电缆连接,能够相互传递数据信号。在60年代末期开始建造的驱逐舰上,不仅有能将设备集中布置的作战指挥中心,而且各个设备和系统之间已经能够完全互连和共享数据。

  直到80年代初期建造的“旅大”级驱逐舰上的设备,还是分散布置在舰艇各个舱室中,没有集中起来,更没有作战指挥中心的形态。单台设备只与规定的分系统连接,而分系统之间的连接没有完成,相当于处在美国海军60年代初期的状况。这种状况在70年代之前造成的漏洞还不很明显,而在70年代中期以后小型反舰导弹开始普及以及电子对抗水平极大提高的情况下,却变成了致命的缺陷。单独分散布置的设备会造成多种探测系统之间难以确定看到的是否同一个目标,严重影响干扰环境下真假目标的判别。当时中国海军士兵和军官的文化素质差,兵役制度又无法保证经验丰富的技术水兵留在部队长期服役,技术兵种的教育也跟不上需要,使得设备使用很难保证是否正确或正常。少量有经验的军官需要配备在舰桥指挥岗位,或者往来奔波于各个设备舱室进行监督才导。

  问题和差距从来就是过程中逐渐显现的,中国海军驱逐舰的设计和使用经验就是这样从零到有逐步积累。致深感受往往代价沉重和极其宝贵,正是这些经验与教训促进装备与思想的进步,“旅大”级驱逐舰就是38年前奠定中国海军现代舰船发展的一块基石。作者:泽元

[上一页] [1] [2] [3] [4] [5]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