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 正文

(抗战胜利·寻访)地雷战:抗战的著名战术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 22:00 新华网

  新华网济南7月7日电(记者 刘海民)赵疃是胶东的一个普通村庄,而因为地雷战,成为了一个世界军事史上神秘的战场。脍炙人口的影片《地雷战》,其故事原型就是从这里找来的。《地雷战》中的赵虎,表现的则是赵疃的老民兵赵守福。赵守福如今已经不在了,但赵疃民兵巧布地雷阵、打得鬼子魂飞胆丧的事并未被人们尘封起来。

  赵月萍和赵晓丹都是海阳市行村第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她们对《地雷战》这部老
片子耳熟能详。她们说,赵守福、于化虎等一批老民兵是抗日的英雄,他们展示了中国人的风骨。校长于民安说,我们不会让这段历史悄悄地逝去,而要竭力地完整地将这部独立的“纪录片档案”保留下来。他和老师们最近新编了一本讲述革命传统的教材,这本教材共有16课,都是围绕地雷战的故事结构的。学校里缺钱,他们就用打印机打出来再装订,他们要让孩子们在今年的暑假里再系统地接受一次革命传统教育。

  赵疃坐落在盆子山北麓蜿蜒崎岖的山沟地里,位置有点像葫芦嘴,当年驻扎在行村据点的鬼子想扫荡葫芦肚里的野口、夼里等村,但不“拔掉”赵疃就很难进去。而赵疃的地雷给他们带来了一场噩梦。

  今年79岁的赵新瑞是当年和赵守福一起埋地雷、炸鬼子的民兵。快八十的人了,看上去身子骨仍很结实,精气神儿也很足。听说记者想找他谈地雷战,老人便起身将我让到炕上。

  “打鬼子,就是给咱中国人出气!”老人说。

  赵新瑞当年是和赵守福、赵同伦、赵国湖、赵泽玉4人一个爆破组的。这段历史让他胸中的自豪感喷涌而出:“1942年秋,胶东军区调我、同伦、守福去小纪学习如何使用地雷。就学了一天,埋雷啊、挂雷啊,就会了。然后一人领了8颗雷,回来就战斗了!”

  不见鬼子不挂弦。赵新瑞说,赵疃村东有座信号山,只要行村的鬼子一出据点,信号山的消息树就会倒下,爆破组的人便马上行动埋雷。有时,雷埋得慢了,鬼子就到了。有一次,他正和一位民兵在河滩边的小树林里埋雷,猛然间听到有皮靴响,一抬头,才发现二十多米远处站着个鬼子。鬼子也毫无准备,见他们也是一愣。他俩趁机跳下沟沿跑了。等鬼子反应过来这两个人是埋雷的中国民兵,但怕踩上雷也没敢追。

  精明的赵疃民兵在那段抗战的日子里,创造了10多种地雷和30多种埋雷方法,对日伪军展开了地雷战,从铁雷、石雷、拉雷发展到飞行雷、马尾雷、防潮雷、子母边环雷、慢性自然雷等,从单一的沿路埋雷,发展到村内的“地雷宴”。

  赵新瑞老人说,那时下得最多的是绊雷,下绊雷虽说没有太多技术,可下低了炸不了,下高了也不行,后来他们总结出最佳位置就在离地面10公分的地方,这样一挂就挂在了鬼子的脚尖上。“那时我们都还用土枪,到了1943年才用地雷缴了鬼子8支钢枪。后来,鬼子只要看到路上有块石头,也担心那是地雷了。”赵新瑞说到这里很舒心地一笑。

  有一个资料证实:仅在1943年5月10日到6月17日的一个多月里,赵疃的民兵就用地雷炸死、炸伤日伪军72名,敌军马多匹。

  赵新瑞后来当了兵,打徐州时挂了彩又回到了赵疃。解放后,他开始到省内的一些机关、学校、部队作报告,已经有数十万人听过他讲的“地雷战”了。

  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的时候,村里搞了一次实战表演,赵新瑞带着儿子、孙子一起示范了埋雷。他说,教后人这些东西,不单单是为了传授一种技术,而是为了让他们不忘中国人不屈抗战的光辉岁月。

  赵新瑞是一等爆炸模范,走路要拄拐。但他还是坚持领着记者村前村后地跑,去看山枣埠、月牙桥、村南丁字街、村北十字街等一些现存地雷战遗迹的地方。在他的指引下我看到了原貌尚存的墙壁上留有的当年地雷炸痕。一位叫赵全亭的村民说,他今年正好60岁,出生那年,正是抗日战争胜利。他仰慕赵守福、于化虎、孙玉敏这些出自胶东的全国民兵英雄,也为生长在这块陷鬼子于地雷阵的地方而自豪。他也常会领着年轻人去那些地雷战遗址转转,让大家都铭记那段历史。(完)

  相关专题: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