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台海形势> 海峡两岸专题 > 正文

台编列千亿采购“爱国者” 据称其命中率仅一成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2月24日 10:43 中新社网站

  中新网2月24日电台湾以十年为期,编列了特别预算1019.3亿元新台币(约为美金30亿元),向美国采购“爱国者三型”导弹系统。不过据台湾《中国时报》引述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新闻网报道说,爱国者问题多多,命中率极低,最多只有一成,而且在实战经验里,这种武器不但打不下敌人,反倒打下自己人。

  CBS19日的《六十分钟》节目中说,美国政府已经花费60多亿美元在“爱国者”导弹
系统上,然而这种系统该做的事不做,还会做出不应该做的事——击落友机。一年来,十二次接“敌”,可是其中三次是以友机为目标,结果造成美、英两国飞行员三人丧生。

  报道说,美国在近40年前开始研发“爱国者”,最初是以敌机为目标。但在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前,制造厂商雷神公司把它修改为反导弹武器,以击落敌人战术性弹道导弹为目标。去年伊拉克战争前,美国陆军在战场部署“爱国者”。没多久,问题就来了。

  3月23日,战争爆发后第三天,空中没有任何伊拉克飞机。可是,一架英国的双人座旋风式战机完成任务返回科威特基地时,被一枚“爱国者”导弹摧毁,机上两位飞行员都不幸丧生。

  两天后,一架F16战机的美国空军飞行员说,他被敌人导弹系统锁定,于是他不得不发射机上的导弹自卫。他击中了正在锁定他的“敌人”。其实不是敌人,而是“爱国者”阵地。

  再过9天,美国海军一架F14战机从小鹰号航空母舰上起飞执行任务,不久被陆地上的导弹系统锁定。飞行员在无线电中说,他发现敌人导弹来袭,正全力试图摆脱。然而时间太过紧迫,他终告牺牲。而所谓“敌人”,其实是美军的“爱国者”导弹系统。

  旋风被击落后,美国陆军隔天解释说,“爱国者”把旋风式战机误认为是敌人导弹,原因也许是“计算机出了点小问题”。不过担任英国国会调查小组顾问的退役空军将领梅森说,“分不出导弹还是飞机,那就不是小问题。两者大不相同,真的难以想象一个系统会出这种状况。”

  据报道,“爱国者”与大多数武器系统不同,因为它几乎是完全自动化的。它的雷达追踪空中的物体,再由计算机辨识,然后显示在萤光幕上。如果“爱国者”系统显示的符号是“导弹来袭”,操作人员只有几秒钟时间决定是否让“爱国者”导弹发射。

  曾在“爱国者”阵地采访的记者芮格兹说,就像烂科幻电影中的情节,“计算机显示出目标,可是操作人员不知道那到底是真实目标,还是计算机想象出来的虚构物体”。时间又极有限,于是,明明没有目标,美军却发射导弹迎击;或者明明是自己人,美军却以为是敌人导弹。

  十几年来,美国把“爱国者”说得神龙活现,诸如“飞毛腿导弹的克星”等。老布什总统在海湾战争期间访问雷神公司时也大加赞扬。甚至有军事指挥官称这种武器“九发九中”。然而前任国会调查人员席林雄说,1991年他调查时,美军已经知道这种系统有严重的问题。因为几乎没有任何一枚“爱国者”导弹达成任务。有的“飞毛腿”导弹躲过了爱国者;有的“爱国者”似乎击中了“飞毛腿”,其实是因为即使没有打中,“爱国者”也在空中爆炸,让人以为它击中了目标。

  席林雄说,证据显示,44枚“爱国者”导弹中,大概只有2至4枚达成拦截任务,成功率最多只有10%。

  由于出现敌友不分等问题,因此美国曾经派遣真的战机升空作为目标来进行测试。报道说,1997、2000、2002年的测试中,都发现“爱国者”这个严重问题。其中一次,如果是实弹射击,恐怕整队四机编队的F16都有危险。

  席林雄认为,命中率这么低,而又造成友军伤亡,所以根本应当暂停使用这种武器。他说,其实美国陆军自己的报告也说爱国者可能造成自相残杀。芮格兹也说,在“爱国者”阵地采访时,有一次,发现敌人导弹来袭,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准备迎击。突然间,雷神公司的技术人员冲进来,大声叫道,“别打!别打!”换言之,军方和厂商都知道这种系统有问题。

  但是美国军方说,“公布真相不会有正面效果,只会帮助敌人”。报道说,不论军方或厂商,都拒绝接受此一新闻节目的访问,只说,相关各方正致力解决。

  明知有问题,却继续使用,而且还要推销到亚洲、中东、欧洲地区。原因何在?CBS报道引导前述专家的话说,因为这是百十亿美元的事,涉及太多工作机会及商业利益,单单今年,五角大楼要再花费至少十亿美元在这种系统上。因此,美国军方继续宣称“爱国者”是成功的武器系统。

  相关专题:海峡两岸专题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