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战略观察:中国军事战略转向攻防兼备(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5月07日 09:11 军事文摘
战略观察:中国军事战略转向攻防兼备(组图)

中国第二炮兵部队是解放军专职进行远程攻击的军种(图为东风-15型战术导弹发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声明:本文为《军事文摘》杂志供《新浪军事》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如今的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增长,已处于社会大转型之中,军事战略转变也势不可免,由“高筑墙”延续到“深挖洞”式的防卫型军队也开始走向外洋。

  近几年来,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和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新军事变革”已经成为国内军界的热门话题。除了装备更新加快、军队编制和构成有了重大调整外,在毛泽东时代便确定的传统军事战略也开始发生变化。陆军一再强调建立信息化部队,海军开始向各大洋远航并不断有建造航空母舰的呼声,空军也提出“攻防兼备”的建设方向。近来中国战略核武器如东风3l和094核潜艇的发展,更显示了具备在全球范围实施第二次打击的能力。

  2006年来临之际,中国军方的对外宣传口径已提出国防战略向攻防兼备转换,这里的根本动因又在于全球化的中国外向型经济已不能再由内向型防御来保卫。

  外向型经济促传统防御改变

  深入研究一国的军事战略,首先要立足其政治经济状况,因为政治是经济的外在表现,而军事是政治的继续。英国在4个多世纪中雄踞海上霸主地位,美国自20世纪初起由实行的两洋战略发展到全球战略,都是其世界性的商贸利益所导致。中国军事战略从古至今的变化,则发端于封建农耕社会的需求并随着社会结构变化而发展。近代忧国忧民者长期责骂明清皇帝昏聩而造成国家封闭,以致在军事变革中落后于西方300年,招致百年的挨打史。其实罪魁祸首,是中国那种河流文明滋生的农业社会形态所造就的体制,普天之下莫非保守之臣民,岂能要求龙驭深宫者更高明的见识?

  当外国以坚船利炮打进国门,贫弱的中国就只有在大陆设防还总是招架不住,日本人甚至长驱直入打到贵州。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军队在朝鲜一仗打出了军威,很大程度还依赖于苏联的武器装备,本国落后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军事战略还只能属于国土防御型。从上世纪50年代直至80年代,中国陆军建设立足于内陆防卫并着眼于诱敌深入,海军立足于近海甚至是近岸防御,空军的任务则是国土防空,二炮作为惟一能远程攻击的军种,也只能在遭受敌核攻击后实施核反击。这样的常规作战能力,对隔一道140公里宽海峡的台湾也无法攻占。

  不过那时中国的经济也是内向型的,全部能源和绝大部分产品都自给自足,经济总量中与外贸有关的份额也占5%以下且不重要。当时的经济结构和军事战略虽然能保障国家安全,却也限制了发展速度,在世界进入“第三次浪潮”即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实行新的经济飞跃时,又造成了中国新一轮的落后。

  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利用美苏对峙且想争取中国的有利环境,曾大力减少国防开支以集中财力发展经济,为此军事战略和武器装备等方面的变革都暂时推迟。进入90年代后期,台独势力日益发展和美国加强打压,提醒了国人加强国防建设的紧迫性,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对海外市场和原料的依赖也呼唤着安全防卫范围的扩大。

  据中国最新统计,2005年国民收入(GDP)已超过16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1万亿美元,仅次于美、日、德而居世界第四,而世界银行以平价购买力标准衡量,则认为中国的国民产值相当于5-6万亿美元,已是世界第二。目前国际上公认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加工厂”,制造了全球1/4的工业品,也消耗了全球近1/4的能源(这与美国已相当),钢铁、煤炭、水泥等主要工业品产量都居世界第一,发电量为世界第二,只是高科技产品还比较落后。去年中国外贸额已超过1万亿美元,为世界第二贸易大国,进口石油1亿吨、

铁矿石2亿多吨,全国经济早就融入全球化之中。

  在这种经济结构之下,一些外国人称卡住了中国的海运,就等于扼住了经济命脉,至少可使发展状况倒退一、二十年。台湾过去的海战演习只是海峡防卫,现在便增加了在南海拦截大陆方面运输线的内容,若有其它强手介入,则情况更为严峻。中国传统的保家卫国观念是御敌于大陆的国门之外,如今敌手不用进门便可置自己于危境,经济发展及军事科技手段的变化使战略决策者不能不用新的思维方式考虑安全问题。

  转向攻防兼备方能完成防御任务

  目前中国追求的和平发展目标,决定了绝不可能采取武力扩张,毛泽东时代制订的积极防御战略思想仍然适用,不过方式手段也需随着时代发展而与时俱进。积极防御,亦称攻势防御,寓防于攻,不能像抗战期间的国民党军队那样在日军进攻下到处被动消极设防。新中国成立后对外第一仗抗美援朝,主要战略目的是防御东北工业区,战术上却以攻击为主,将敌驱到国境以远处。后来在中印边界等战事,同样以战术进攻手段达成战略防御目的。不过那时中国受装备技术条件所限,反击手段主要是陆战,这也是解放军传统的强项。

  现代军事科技的发展,对中国军队的传统强项提出了严峻挑战,过去空一天领域和远海作战力不足的弱点日益成为“软肋”。美国打击

伊拉克的两场战争向世人清楚显现出,只要控制了太空和天空,伊军陆上几十万大军便几乎动弹不得而无用武之地。

  目前美军作为世界公认的军事头强,陆军只保持十个师兵力在全球机动,、实际只担当海空打击后的打扫战场任务。在美日军事伺盟干涉台海的预想中,也只是出现航母、舰队和远程战机,并不想陆地交锋。中国今后可能进行的军事斗争中,不会再出现诱敌深入发动全民打“人民战争”的场面,广大的陆军在新对手面前很可能无用武之地,空军、海军乃至二炮这种“天军”才是首战、主战之军。

  过去中国建设空军的目标是国土防空,主要方式是以歼击机拦截敌轰炸机。海军实行近海近岸防御,也是以快艇、潜艇攻击接近大陆的敌舰。这种战略思想在现代战争面前已显得相当过时。新式空袭主要是超视距远程攻击,往往不需要用轰炸机飞到目标上空,在几百甚至上千公里外发射巡航导弹即可。现代海战的主要模式是远程导弹战,对陆攻击也可远在目标百公里之外。今后战争很难再有过去单纯意义上的防御,以攻击手段打击对方要害才是最好的防御。中国想防御某些强国攻击,仅靠拦截是防不胜防,只能被动挨打,最好的方式便是回击其本土或海外基地,迫使其不得不放弃进攻或干预。

  早在1980年中国向南太平洋发射洲际导弹成功时,便显示了已有射程上万公里的全球性核打击力量,然而它在有限的常规战争中不。能使用,只能威慑对手不使战争升级到核冲突,何况中国又一直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过去解放军常规装备中最缺乏的又是远程攻击兵器,这既是战略思维的局限,也受经济和科技条件制约。

  远程攻击性武器的技术要求和造价远比近距防御型武器高得多,当年中国一架歼7战斗机价格不过200万美元,美国一架B2轰炸机单价高达10亿美元。如单价便达40亿美元的大型航空母舰,世界上也只有美国装备得起。目前中国的经济条件已今非昔比, “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升空,也表明中国的太空力已超过西欧、日本而仅次于美俄而居世界第三。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改变传统的战略思维,并进而发展远程攻击性武器,使国防建设中突出攻防兼备,不仅有其必要性也是可行的。

  近年中国军队建设变化瞩目

  一种战略思维的转变,随之必然要带来武器装备、军队编制体制的变化。截止90年代以前,中国的军队建设都是一个“大陆军”的结构,海空二炮单位严格讲来都是陆军的辅助部门,其作战设想也都为着配合和保障陆战胜利。目前海空军和称为“二炮”的战略

火箭部队的建设,已转为突出独立作战,国防投入的重点也在向这些过去的辅助军种倾斜。

  90年代初中国空军在引进先进机种时,便开始把远程攻击能力放在首位。当时苏联方面最想对华出售的是用于国土防御且相对便宜的轻型战斗机米格29,一些中国人出于多年对米格机的爱好也倾向于购买,然而中央军委还是拍板买价格贵的重型战斗机苏27,看中的正是其作战半径达千公里的性能。现在中国自己可以生产几种性能不错的轻型战斗机,重型机主力则是苏27和攻击性更强的苏30,这就可以使攻击范围伸到西太平洋第一岛链。

  截至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海军的水面战舰最大吨位不过3千吨,很难驰骋远海,此后便越造越大,目前的“中华神盾”级驱逐舰已有上万吨。过去中国潜艇因噪音大,出海时远远便被人发现,近年大量引进了称为“海洋黑洞”的静音性能为世界之冠的俄罗斯“基洛”级潜艇,自己又在改进和生产新型潜艇,这样才真正具备了远洋攻击能力。中国二炮部队已由过去只担负核反击任务改为增加了常规作战任务,目前对准台湾的大量战术导弹已让担心“斩首行动”的台独头目时时惊恐。

  从解放军的编制结构看,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陆军的规模一减再减,保留的部队也突出远程投放能力。今后中国韵内部防卫主要由武警这类武装负责,陆军保留精干的机动力量即可。作为解放军主要假设对手的台湾军队,其陆军也由上世纪70年代的40万人降至现在的19万人,五年后还要减到8万人,守岛任务基本交给海空军,原定以坦克兵为主的‘‘滩头决战”任务也要取消,-当海空拦截失败,陆军便不准备再战。

  解放军保持庞大的陆军,今后在周边实在也无强大对手,减少地面部队以省下钱来加强海上和空天力量是大势所趋。去年夏天中俄举行联合军演,便重点演练了向数千公里外运输部队并迅速投入作战的课目。演习结束后中国向俄罗斯提交的一份价值达十几亿美元的装备订单,又是购买几十架伊尔76大型运输机和伊尔78空中加油机。据报道,中国自己研制的中型运输机运9也已上马,这些都是为了将陆上拳头部队迅速投放到千里之外。

  除了解决台海问题外,中国军队建设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便是如何保障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海上运输,呼吁建造航空母舰的声音也越来越强烈。由于中国进口的能源大都来自中东,去年11月中国海军首次在印度洋进行了海上演习。中日两国在东海大陆架勘测问题上发生争执后,解放军海军也出动舰艇前往巡逻。日本防卫厅近年来炒作的一个重要题目,又是中国潜艇和海洋测量船不断接近其列岛附近海域。这些前所未见的现象,已经表现出中国为保卫海上资源已在动用军事力量。

  对中国军事战略转变反应最快的国家,正是处心积虑想对中国施加压力的美国及其在亚洲的头号盟友日本。过去中国保持几百万陆军,美日认为只能牵制苏联,对此并无异议。近年来美国和日本政要一再制造“中国威胁论”,主要论据恰恰讲的是海空和二炮力量的迅速发展。正是出于这一原因,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对华战略已经有所调整,过去以台湾为主体抗衡牵制大陆的方针现已感到不足,扶日抗华已成为重点。这两年来中日关系日益走向冷淡甚至出现对抗,日美军事同盟加强和美国支持日本对华持强硬态度是主要原因。

  这一形势也从反面说明,中国已经以令世界上最强国家感到不安的姿态不可遏制地崛起。目前中国还一再申明自己还属发展中国家,注重的是建设和谐社会和经济发展,绝不想参与军备竞赛。不过对于外来的压力,中国也不能就此改变应该采取的新战略,攻防兼备的能力发展得越迅速,越能保障持续的和平发展,外来的打压毕竟只能放实力冲破而不会为口头辩解所打消。△◎曲俭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中国军事 | 军事视频 | 军事图片 | 军备动态 | 周边军情 | 新闻评述 | 军事论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