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炮兵一年发射炮弹万余发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4月27日 16:20 新华网
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炮兵一年发射炮弹万余发

152加榴炮实弹射击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炮兵一年发射炮弹万余发

火炮试射兵装填炮弹


白城兵器试验中心展示的火箭炮车

  新华网长春4月27日电(记者孙彦新)“弯腰捂耳朵”——一个儿童放鞭炮时的标准姿势,却是一群军人最经典动作。

  一个在和平年代终日炮声隆隆、硝烟弥漫的地方,有着一群专门从事火炮实弹射击的官兵。

  “我们连的兵当得最有‘兵’味,每年打出去的各种炮弹上万发,有时候手指一按就会地火天光……”三级士官李子泉说。

  这就是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的火炮试射连。

  “600多发炮弹一瞬间打上天空,整个天都亮了,像是布满了硕大的星星”

  “五一”前夕,记者获准进入位于科尔沁草原深处的这片神秘之地。走近火炮试射连的官兵,记者发现他们的工作与蓝天白云下草原的悠闲形成了强烈反差。

  已有12年军龄的杨同永如今被战友们称为“全能炮长”,他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参与火炮试射任务的情景:“新兵刚下连队没几天,有个某新型高炮的试射任务,30多个新兵就挑了我去,班长对我有点不放心,反复交代注意事项,我兴奋得根本听不进去……600多发炮弹一瞬间全都打上了天空,整个天都亮了,像是布满了硕大的星星……”

  长年累月地进行火炮试射,新兵时的新鲜感很快就被繁重的工作给冲走了。然而,即使是那些把火炮射击作为家常便饭的老兵,在大口径地炮试射时,仍一次次感到震撼。

  某型大口径地炮的连续射击试验中,“一炮打出,地上的杂物一干二净,震起的小石子打在掩体的厚钢板上叮当作响,几公里外连队营房的所有玻璃都震得发响。为了防止炮位的水泥地被喷坏,我们垫了一块10余毫米厚的大钢板,打第二发弹时钢板就不见了,打完后在几十米外发现钢板已被揉成了面团。”李子泉的回忆颇有些惊心动魄。

  经过多年的建设,白城中心试验鉴定的项目,已经从过去的单一枪炮,发展到现在的各种火炮、坦克、战车、常规弹药、航弹、

火箭弹、轻武器、光学、气象等十几大类武器。火炮试射连试射的火炮也越来越复杂、先进。

  李子泉介绍说:“现在试验的很多武器自动化程度高,造价也高,大家经常开玩笑说,能乘坐价值百万千万的车在草原上‘兜风’可不是谁都能有这个机会。”

  周围的百姓都能听声辨炮

  “别看你现在新鲜,不出一个月就烦了。”这几乎是每个新兵第一次参加任务时都要听到的话。

  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课学习后,一茬又一茬的新兵在火炮阵地上变成了老兵。火炮试射连平均每年发射的各种炮弹超过了一万发,为考察火炮和弹药的性能,经常需要在极端环境下进行极端射击,对人的体力、意志都是不小的考验。日积月累,官兵们甚至练就了听声辨炮的本领。“我们在几公里外的篮球场上打球,听到那边炮一响,就知道打的是什么炮什么弹。现在,就连周围的老百姓都能做到这一点了,和他们聊天时,炮一响他们就能知道火炮口径的大概……”

  数十年来,先后有数十种火炮在这里完成了定型试验继而装备部队,火炮连共发射炮弹超过100万发。

  有的时候,为了试验火炮的强度与寿命,需要在单位时间内连续不停地快速射击,这被称为“强度试验”。杨同永带着一群新兵参加某型单兵火箭强度试验,试验要求向射击角度的左右极限和正中间三个方向各打两组,每组7发弹,每隔半秒就要打出一发。“火箭弹两头的防潮盖很紧,为了及时供弹,我们一着急啥也顾不上了,用两腿夹着弹,两个人往下弄。打完之后,炮管上蒸气腾腾,炮管热得雪一落上去就蒸发掉了。”

  “火炮试射连的兵很好认,冬夏都有鲜明的特色,而且还嗓门大。”李子泉说。

  一到冬天,官兵们都穿着保暖的皮大衣,戴皮帽子,由于每天要打上百发弹,搬弹装填一天下来,前胸和胳膊上蹭得油亮亮的,全身被硝烟熏得臭臭的,累得骨头像散了架一样一个个低头垂胸的。有人形象地编了这样一个顺口溜:“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讨饭的,仔细一看是火炮站的。”

  一到夏天,则每个人身上都是红疙瘩。“正抱着炮弹的时候,蚊子来吸血,只能看着让它吸。草原上的蚊子特别大,风油精什么的根本不管用,迷彩服都能叮透……”

  日日年年的火炮试验使官兵们的听力严重受损。因此,这个连里出去的人嗓门总是比较大,有一次拉歌时,勤务站4个连队一起上,愣是没唱过火炮站一个连队。

  “虽然危险,但我们还想继续干”

  处于试验状态下的新研制的武器,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场面。

  炮弹在做静态检查时,可能一点静电就会引发爆炸;为考核某项特定参数炮弹在保温车中转运时,一个操作不慎就会导致车毁人亡。展览馆的烈士名录上可以看到,中心组建50多年来,火炮试射连是烈士较多的单位之一。

  虽然绝大部分的试验都是顺利的,但连里的老兵几乎都遇到过极度的危险。其中,排长徐庆海的经历最有戏剧性:“那是2004年9月27日星期一,农历八月十四。凌晨4时起床做准备工作,7点准时开炮,项目是某型大口径炮试验。”

  徐庆海记得那天只吃了一顿饭,从开炮后一直没停,炮弹重达几十公斤,一整天下来抱弹的战士非常疲惫,到了22时15分左右,一个战士抱着的弹丸突然掉在炮位的后座坑里,所有人都呆住了,刚才还震天动地的阵地上静得可怕,足足有半分钟之后,大家才反应过来,全体人员撤入掩体。徐庆海的脑袋里一片空白,他下意识地摘下手套,进到1.5米深的后座坑内,从引信一点点像摸婴儿一样摸到弹丸,确认弹丸没有任何损伤后抱了出来,并重新装填发射。直到这时,在场的所有人才松了一口气。

  回到连队后,徐庆海一直没有睡着,第二天早上他接到了家里电话,爱人于昨晚产下一子,母子平安,儿子出生的时间与那发炮弹重新发射出去的时间前后不差5秒……徐庆海说:“儿子出生时没抱着,抱一颗炮弹就当抱一下他了。”

  记者走出科尔沁草原时,草尚枯黄,又一新型火炮的试验任务开始了。一年当中,这里没有枪炮声的日子少之又少。

  “虽然每天都有任务,但总有新的型号,所以一直都有新鲜感。”还有一年,李子泉的三级士官就期满了,他说,“火炮试射确实充满了危险,但我还想继续干下去。”(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中国军事 | 军事视频 | 军事图片 | 军备动态 | 周边军情 | 新闻评述 | 军事论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