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中国军事训练场被地方破坏现象时有发生(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4月22日 08:24 中国国防报
中国军事训练场被地方破坏现象时有发生(图)

某部训练场被附近一家板材生产厂当成了垃圾场。无为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近年来,在军地双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军事设施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个别地区,军事设施特别是部队训练场地被侵占、损坏的现象亦时有发生——

  训练场地:有多少困扰需要面对

  鲁晨 本报特约通讯员 迟文武

  现状:有欣慰也有遗憾

  截至去年底,全国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安全控制范围、作战工程保护范围和军用电磁环境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已基本结束。对因军事设施保护原因未对外开放的地区,国家每年都在拨付专项资金进行财政补贴。在此情况下,军地各部门把保护军事设施作为党政军民的共同职责,密切协作,形成了保护军事设施的强大合力,使军事设施保护工作既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又满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作为军事设施的训练场地,同样沐浴在这种保护之中,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

  然而,有欣慰也有遗憾,有遗憾就有尴尬。在和谐的大背景之下,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必须引起我们重视——

  训练场地被蚕食。某团战术训练场地已成了名副其实的“敞”地。现在,当地村民可随意出入,基本把这当成了牧羊场。更甚者,有的村民每季“整修”庄稼地时,还向场地内“延伸”几分。而今,场内地界早已了无踪影,几乎与当地农用土地“不分你我”。而原进出训练场的大车路,现在也成了人行小道。如此这般,原先可展开连规模训练的场地,现在已逐步演变成为只能进行排基础课目训练的“操场”。即便这样,每次训练结束,还有当地村民跟在后面要赔偿。

  某师综合训练场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征地8000余亩,经过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场地内近千亩的熟荒地和坡地已逐渐被附近4个村庄的群众“开垦”成了庄稼地,部队进入战术训练阶段,通常是秋季农作物成熟期,场内生长的高秸秆农作物既是隐蔽伪装的“青纱帐”,也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篱笆墙”,装甲车不敢碰,火炮不敢打,给部队战术训练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

  训练场地被侵占。某旅训练点,面积2500多亩,是一个集坦克驾驶、射击、轻武器射击、高炮射击、汽车驾驶、装卸载训练和步兵营以下分队战术课题训练的综合性训练场地,训练设施配套齐全。但由于该场地所在地域被查明含有丰富的铝矿石资源,受经济利益驱使,当地居民和小厂矿想方设法偷采矿石,旅里采取了多种办法都无济于事。时间一长,作为射击场靶档的山坡被挖塌方,场地内更是坑坑洼洼,面目全非,已基本丧失了原有功能。

  近几年,地方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某团主要的轻武器射击场不知不觉便处于经济开发区“包围圈”内,距靶档百米左右两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起大楼、仓库和冷藏厂等,靶档后200米处修起了

高速公路。由于无围墙,当地居民为图方便,紧邻靶场又修建了一条大马路,靶场四周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身处“闹市”,为保安全,靶场无奈之下也只有“沉默是金”。

  训练场地被损坏。某摩步旅轻武器射击训练场,远离营区,使用和管理不便,且管理人员较少,难以进行全时、全点监控。结果,投入使用仅两年的靶车架被老百姓偷走,进行运动目标实弹射击时,只好由战士举着靶子在靶壕内来回跑。

  某营战术训练场离居民地不远,且交通便利,虽加大对训练场地看管力度,但仍有多处被当地群众和部分建设施工单位利用夜间倒垃圾及非法取土,造成阵地设施多处被毁,破坏了作为一个战术训练场的完整体系,无法进行综合战术训练。

  某教导大队连以下战术训练场,位于大队营区以北的某高地,场地边界和当地村民的山地、荒坡融为一体,老百姓经常越界到场区取土、采石,甚至连刚修建时间不长的堑壕、掩体、交通壕等工事设施也遭到人为破坏,影响了正常训练。

  探源:利益驱动是主因

  200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实施办法》之后,各级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了进一步加强军事设施保护的具体实施办法和配套规则,初步形成了军事设施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可以说,大到国家、省、市,小到县、乡(镇),军事设施保护工作都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既便如此,又是什么让在“铁律”的法规保护之下的国防军事设施仍遭尴尬?

  利益驱动。某装甲部队坦克驾驶训练场所在的山体为石灰岩石质,采石烧灰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由于这个部队只有坦克驾驶跑道的地权,因而对道路两侧石矿开采的协调力度不大,受经济利益驱使,现部分路段两边已被当地居民开出了许多石坑,有些路段由原来标准的5米宽度减至3米,在如此狭窄的跑道上练习驾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有法难依。军事设施受法律保护,是不争的事实。而某部基础驾驶场地周围村庄的村民却对军事设施保护法一无所知,非法侵占军用场地情况时有发生。部分村民在驾驶训练场周围种树、建房,挤占坦克跑道,屡次与之交涉都难以奏效。技术不好的新驾驶员一旦不小心擦掉了树皮、压坏了庄稼,个别村民往往就赔偿问题与部队纠缠,干扰了训练的正常进行。

  某旅南山训练场坐北朝南、视界开阔,被一些人视为“风水宝地”。近年,当地在射击场靶档后侧悄悄建起了公墓办公室,且高出了靶档,由于训练场附近山上坟墓增多,人员活动频繁,对战术训练场的堑壕、掩体、交通壕、参观台等工事设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部队就这种违法行为同公墓办公室人员进行交涉,而他们却对这种破坏军事设施、影响军事训练的行为不以为然。

  手续不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某海防团训练场与地方签订场地协议的时间是上世纪60年代,由于人员频繁变换、办公场所一再变更,再加上交接手续不够完备,训练场地征地文书和地籍图等原始资料均已找不到。结果,虽然该训练场被列为军事管理区,但产权却不归部队,使四周边界不清、标志不明,被占用和蚕食现象时有发生。

  某基地战术训练场离营区较远,管理不便,但利用率较高,几十年来,与当地群众相安无事。但近几年,当地一些百姓“瞄”上了该场地,在场地内建起了采石厂、石料厂并取土出售,对场地破坏极大,使战术训练无法进行。由于基地一直没有办理土地使用证,部队讲起话来自然理不直、气不壮。

  寻路:依法管护是根本

  训练场地的废置,具有不可低估的危害性和消极作用。一则,影响部队的正常训练。由于场地受损,有的部队要到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打游击”,有的甚至造成缺训、漏训。二则,增加了不安全因素。原制式场地废置后,临时选择的场地由于条件较差,事故苗头有所增加。再则,造成浪费。训练场地废置,无疑加大了重新建场地的资金投入。

  面对此种情况,对训练场地实施更有效的保护,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走依法管护之路。目前,有的部队缺乏严格依法处理问题的观念,遇到问题要么一味向上级反映,要么找当地“协调”却不知道怎么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在保护军事设施上,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进一步健全各级军事设施保护委员会,明确职责特别是地方有关部门在军事设施保护中的职责与义务,健全和完善工作程序与工作制度,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从组织上保障《军事设施保护法》的有效贯彻和落实。其次,加大对《军事设施保护法》和《军事设施保护法实施办法》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增强人民群众知法守法的自觉性。再者,要加强军地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部队应主动向地方提供军事设施保护的数量、地点、范围、性质等相关资料,定期通报情况;地方要将部队提供的保护区域列入依法保护的职权范围,积极主动地配合部队做好军事设施的保护工作,对破坏军事设施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走联合管理之路。某基地争取地方政府和驻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走出了一条联合管理的路子,这种做法值得借鉴。为解决场地无土地证引发的争议问题,这个基地先后从总参档案馆、军区机关、前驻防部队和当地市、县档案馆等部门查找搜集基地场区原始资料200余份。利用这些资料,基地在与地方处理解决土地争议问题时有了依据。3年中,他们共解决场地争议8起,使基地千余亩军用土地免遭占用。与此同时,他们主动联系当地县公安局在基地场区设立派出所,并组建了场区管理小组,聘请合同警员和地方群众,抽调部分军工,共同担任各驻训营区和简易驻训营房的管护员,有效保护了场区各类设施。

  走效益管理之路。某旅根据场地管理的不同规模和性质,实行场地“物业”管理、承租管理、轮流驻训管理、专人住场管理等不同的管理方式,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地办法。如针对战术训练场远离营区不便派兵单独驻防的实际,雇请当地居民看护,在不影响训练和不违反政策规定的前提下,把场地内的部分闲置土地的耕种权与雇佣金“等价交换”,既解决了看护问题,又防止了场地荒芜。同时,他们还改变过去那种在战术场内修建大量固定设施的做法,根据训练需求,因地制宜,多建一些临时性、活动式、可拆卸式训练设施,并加大使用模拟训练器材力度,有效防止了人为破坏。

  走综合开发之路。某集团军针对训练场地不可能逐一单独建设的实际,充分挖掘大型训练场地的潜力,通过改建、扩建,拓展功能,做到一场多用。在集团军综合训练场,先后建设了火炮直瞄射击场、轻武器射击场、步战车跑道、外军分队模拟阵地、铁路输送装(卸)载模拟站台、山地道路车辆驾驶综合训练场等场地,使其能够满足装甲步兵、炮兵、汽车兵等多个兵种,从班到连、营等多个层次的训练需求,并从培养场地管理人才、完善场地管理制度、落实场地管理责任、健全场地管理机制入手,坚持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实现了建、管、用并举的良性循环。

  调查感言

  这里是通向胜利之地

  -鲁武

  冷兵器时代,练兵演阵,所需者,一块辗转腾挪之地足矣。即便有战术,也不过设伏、围堵、搏杀,一片开阔的起伏之域,即可满足需求。

  然而,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武器装备的改善,演兵本身对场地的需求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经济大潮的澎湃波涛,亦在催生着对土地需求与开发的巨大需要。

  由此,矛盾出现了。

  以美军为例,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然而,他们现在却常常为训练场地伤透脑筋。土地越买越多,而可以进行操练之处却越来越小。在爱达荷,大宗诉讼案迫使空军限制了在野营爱好者钟爱的峡谷的飞行次数;在加州,海军陆战队失去了训练空域,让位于商业性空中飞行;在海军陆战队的西海岸新兵训练中心,圣迭戈的林德伯格机场前不久接收了他们一处近12万平方米的户外障碍场;在爱尔温堡,军用土地也在不断收缩……

  对此,美军爱尔温堡训练基地的司令官詹姆斯·D·瑟曼就明确指出:“国家安全是训练场的灵魂,我们不能让训练出问题。如果不能按实战要求进行训练,那么,你必然会在战场上发现你的遗憾。”

  正是为了避免类似遗憾,1990年春天,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这是共和国成立40年后我国第一部完整的保护军事设施的根本大法。她的诞生,适应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大趋势,适应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形势,标志着我国军事设施保护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15年过去了。回顾依法保护军事设施的路程,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总结,但也有许多新的复杂课题需要作出回答。比如,训练场地被违法侵占、吞食的问题不时发生,并由此引发了各种军地纠纷。实际上,在我们有些部队的练兵场,正因为这些纠纷和矛盾,而导致甚至直接影响了训练的正常开展。

  加工产品,没有厂房车间自然行不通;演戏唱曲,缺乏舞台道具也难出效果;练兵习武,少了这万人千车纵横驰骋的沙场险地,没了这点兵布阵经略战局的平台依托,又何以走得上硝烟弥漫的未来战场?何以收获那丰盈饱满的战斗力果实?

  说到底,无论矛盾如何变化和演绎,直接关联着军队作战能力高低的训练场地,都是关乎一个国家安危荣辱的重要军事设施。

  这,也将是我们处理和化解越来越多军地纠纷和用地矛盾的最基本的思路和出发点。毕竟,任何一支军队,都需要从这里走向真正的战场,从这里锻造出打赢的能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中国军事 | 军事视频 | 军事图片 | 军备动态 | 周边军情 | 新闻评述 | 军事论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