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军报披露二炮战地阵地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4月17日 06:20 解放军报
军报披露二炮战地阵地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图)

博士生导师刘光斌在部队调研。刘明松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编辑部:

  在很多人眼里,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训练部部长刘光斌是一个难解的“谜”。

  他,近10来年接二连三取得一连串高等级科研成果: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了20多项重大课题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10项,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军队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还获得6项国家发明专利,荣立一等功。

  屈指一算,他平均一年多就有一项重大科研成果问世,平均两年就取得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平均每个季度就有一篇重要学术论文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

  科学发展到今天,任何一点进步和突破都来之不易。刘光斌为何闯关夺隘频频告捷?为何摘金夺银如同探囊取物?

  近日,我们来到第二炮兵工程学院采访,感到刘光斌的故事对于科技工作者,特别是渴望尽快成才的青年科技人员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让我们一起走近刘光斌,探索他成功的奥秘。

  刘光斌喜欢这样一句谚语:雄鹰的翅膀拴上了黄金,就再也飞不上天空了。

  如今,他已经飞得很高。但是,曾几何时,他也曾遇到过很多同龄人都面临的一道考题。

  1989年,刘光斌在西安交通大学攻读博士,主攻当时最热门的生物医学专业,专门从事尖端医疗器械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人还没有毕业,就有10多项科研成果问世,获得西安交大“陈大燮奖学金”一等奖。

  于是,许多单位盯上了他:北京某大公司副总裁亲自到西安交大与他“谈判”,许以

宝马车一辆、年薪30万、负责公司产品开发另带分成;深圳一家医疗器械开发公司许以公司副总裁的职务、50万元的年薪、外带
别墅
、车子等许多优厚条件……

  一时间,刘光斌的“身价”引起不少同学的羡慕,很多老师也为他感到骄傲。可是,刘光斌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选择:他婉拒了一波一波的“说客”,毅然回到母校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走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普通教员。

  很多人百思不解:“在地方公司干事业,同样是为国家做贡献,但是地方公司的待遇部队难以比拟。让自己生活的条件优越一些,干事业的条件好一些,有什么不好?”

  但是,刘光斌另有看重。吸引他的是啥?说来简单——自己是母校第一个学成归来的博士,母校对自己不但有培养之恩,还有沉甸甸的厚望。

  一晃10多年过去了。当年与刘光斌在西安交大一同获得“陈大燮奖学金”一等奖的5个同学,除他外,其他4人都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定居,拿到了“绿卡”,分别有了自己的公司,成了富翁。唯独刘光斌不但留在了祖国,而且留在了军校。

  在同窗好友看来,这是刘光斌一段寂寞的日子;但在刘光斌看来,这是一段充实的日子。

  10多年来,刘光斌当教员、当博导、当训练部部长,每年都出色完成教学工作量。无论是博士、硕士,还是本科、专科的课,他都千方百计地保质保量完成。此外,他还自编教材,给全院本科生开设了《创造学概论》这门新课程。

  这10多年,正值军队装备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科研课题接连不断。刘光斌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良好的创新素质,频频接手重大课题,声誉鹊起。

  这下子,有人“恍然大悟”,似乎破解了刘光斌当初选择留在部队的不解之谜。但是,留在部队的远不止刘光斌一个人,为什么他在科研上能够比别人跑得更快?走得更远?收获更多?

  这就要谈到刘光斌的科研态度。搞科研,有些人不愿意搞基础研究、周期长的项目,只愿意搞见效快、有利可图的项目。但是,刘光斌从不挑三拣四,只要对国防建设有利,只要对战斗力建设有用,就会殚精竭虑地去拼搏、去攻关,坐得住“冷板凳”。

  前几年,上级科研部门给学院下达了一项关于第二炮兵阵地建设的科研课题。这个课题属于基础性研究,耗时长、风险大,许多人不愿去接这个“烫手的山芋”。但是,刘光斌带着课题组,一干就是4年。

  这4年,别人佳音频传,成果不断,刘光斌和他的课题组在实验室默默无闻,埋头苦干。4年之后,这项课题有了突破性进展,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也被第二炮兵列装。

  惊喜还在后头。由于研究扎实,刘光斌这4年,不但率领课题组突破了主攻课题,还在一系列相关领域取得了新的发现和发明。

  揪起一根藤,牵出一串瓜。于是,大奖接踵而至。在刘光斌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他说:“这就像农民耕地,犁头插得越深,翻起的泥土越多。”

  近些年,科研领域浮夸之风屡禁不绝,一些人把“克隆”、“嫁接”视为捷径。对此,刘光斌不以为然。他说:“这样的近路抄不得,只有创新,科学才会有进步,否则只能原地转圈。”

  2003年底,他主持的一个科研项目即将鉴定,一名研究生上报材料时,为了增加创新的技术含量,把一项并非他们开发的技术也写进了报告中。刘光斌火了:“你怎么可以这么做?”研究生解释说:“我是一番好心,有些工作我们以后可以做嘛!”闻听此言,刘光斌拍起了桌子:“我不需要这样的好心,如果不想做我的研究生,你就另请高明。搞科研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知识不够可以学,人格没了就会烂根!”

  后来,这名研究生删去了报告中的不实内容,还写出了书面检查,刘光斌这才罢休。

  正因为如此,刘光斌主持的科研创新的“含金量”总是高人一筹,成果不参评则已,参评必获大奖。

  去年1月,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通令,给刘光斌记一等功。在鲜花和掌声面前,刘光斌对他喜爱的那句谚语认识更加深刻,他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当今时代充满机遇,也充满诱惑,束缚雄鹰翅膀的,绝不仅仅是黄金。只有不断地超越,才能飞得更高。”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中国军事 | 军事视频 | 军事图片 | 军备动态 | 周边军情 | 新闻评述 | 军事论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