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解放军二炮女军官现场直播导弹命中靶心(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4月04日 09:28 解放军报
解放军二炮女军官现场直播导弹命中靶心(图)

瞧,她们的笑容多灿烂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在我军灿若星河的科技大军中,有这样一支特别的队伍:她们行进在战略导弹方阵中,被称为离“战场”最近的“长缨花”。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平均年龄32.5岁的她们个个身怀绝技,却远离都市霓虹,把五彩的人生舞台搭在了戈壁荒漠,搭在了雪域高原,将青春与热血燃烧在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最前沿……她们就是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科研试验中心试验队的8名女军官!黝黑的脸庞、柔美的身姿、刚强的信念、骄人的战绩,织就了她们传奇的人生。让我们走近这群共和国的特殊女军人,去讴歌她们凝铸在惊雷动天时刻的生命之花!——编者

  穿高原戈壁,抗严寒缺氧——

  离战场最近的“女子突击队”

  晨曦中,青藏高原剑拔弩张,一场现代“导弹战”即将上演。

  导弹阵地上,科研试验中心试验队的7名女军官早已进入各自“战位”——她们是上校工程师袁陶萍、中校工程师张红、少校工程师郑芳、少校工程师葛爱东、上尉助理工程师张丽、中尉助理工程师王红霞、中尉技术员刘晨。此时,在千里之外的指挥大厅里,试验队上尉助理工程师徐自玲正端坐在微机前,随时准备接收“前沿”数据。

  今天,8员女将的任务是把遥远的导弹发射区、落区和指挥中心通过网络链接到一起,对整个发射过程“现场直播”,为指挥员提供准确的指挥数据。

  导弹发射进入“倒计时”。弹道数据、微机网络、遥测观测、卫星微波……与“长剑”近在咫尺的7名女军官,兵分7路,各自为战。葛爱东负责红外数据传输,在装备车上一人操作一台计算机;刘晨负责“时统”,岗位就在离导弹200米的掩体中;王红霞背着摄像器材,在一个高岗上架起了摄像机……

  “十、九、八、七……”一声巨响,大

地震颤,长剑冲天!欢呼声透过音频、视频系统,从落区和指挥中心同时传来……

  导弹发射保障,只是科研试验中心试验队众多工作中的一部分。这个科研群体没有窗明几净的实验室,导弹阵地就是她们施展才华的舞台。每次试验,都是对她们毅力、耐力的一次重大考验。就拿这次高原发射保障任务来说,她们要提前架设6个15米高的天线,个个都是百斤重。每个天线4根拉线、4根地桩,专得找硬地夯。在平原,5公斤重的铁锤能被这些弱女子抡得生风,可这次不行,身处海拔几千米的发射场,头疼得要裂开,抡几下就上气不接下气。为了争时间,大家干脆背上氧气瓶,一边吸氧一边抡锤。

  前沿指挥所与发射阵地距离较远,通常需要有线连接。张红和郑芳抬着50公斤重的电缆线,头天一大早就开始挖沟铺线。高原的天,反复无常,说变就变:早上顶雨出门,中午又遇强风,飞沙走石刚过,一场大雪突至。一天“四季”,其苦难言。

  追踪导弹发射全程数据,须臾不能离开“战位”。张红寸步不离装备车,13个小时只吃了一个玉米饼;张丽紧盯设备屏幕,独自在荒野上操作一整夜;为了减少上厕所,刘晨在掩体里7小时没喝一口水。当发射场上举杯庆功的时候,她们正在连夜撤收装备,准备奔赴新的“战场”……

  上高原、穿戈壁、战严寒、抗缺氧,这些女科研人员,为推动我国导弹事业的快速发展,每年有一半时间工作在阵地上,两年转战上万公里,数次参加全军、第二炮兵组织的导弹发射保障任务,多次现场排除技术故障,2005年底,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党委为她们记集体三等功。

  筑网络平台,牵九天星讯——

  身手不凡的“科研娘子军”

  科研试验中心试验队8名女军官驾驭的是我军较为先进的导弹靶场保障装备。由计算机、红外、雷达、卫星等20多个要素搭建起的战场网络平台,追踪长剑,传递星讯,把战场数据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指挥中心。

  特殊的使命需要特别的素质。试验队2004年组建之初,从通信部队转隶过来的这群女将,望着眼前的迷彩车、精密的仪表盘,慌了!8个人中有6人学的是有线通信,和靶场保障装备不沾边;2人学的是无线通信,与新设备有点关系,但不大。

  过去这套装备由生产厂家和研制单位20多个大男人操作,由于任务需要,如今换成一群弱女子,别说她们自己心里“打鼓”,就连领率机关和发射部队也为她们捏一把汗——能行吗?8个人被分派到3个厂家,匆匆忙忙学了10天,任务来了——一个月后携带装备进驻某试验场保障导弹试射任务。

  离执行任务还有36天,一场超强度的岗位练兵开始了。两米多高的学习资料和图纸摆上了办公桌,先从理论上攻关。饿了,饼干、方便面充饥;困了,胳膊往桌上一架就睡。为了提神,大家的额头上涂满了风油精。15天后,理论攻下来了,开始进入实装操作。

  袁陶萍和张红负责导弹弹道数据传输,设备上有100多条数据线,200多个插口,插口一乱,全盘皆乱。此时正值雨季,为了练就夜晚“一插就准”的功夫,她们把伞别在后腰带上,拿着手电,一根线一根线地理,一个插口一个插口地接,半月之后,100多条数据线、200多个插口被她们驯服得像梳头一样自然。

  王红霞的“武器”是一台高速摄像机,这个东西她过去可是连摸都没摸过。为了快速捕捉动态图像,她扛着摄像机,专门找个人扔东西,帽子、凳子、石头瓦片都成了她追踪的“目标”……

  重任当前,逼出了激情,逼出了才智。当她们人人熬掉了肉、熬红了眼,磨出了手茧、磨破了装备车的塑胶踏板时,专家对她们进行了一次综合考核,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们的理论与实装操作达到全优,平均每人掌握了3门专业。

  带着使命与重托,女将齐装满员地出发了。公路机动数千公里,每台车上一女两男。两名男兵负责开车,试验队女军官负责带车和维护装备。越走天越热,装备车狭小的空间里,温度不断升高,已接近40℃。两个小伙子熬不住了,一件一件地脱衣服,最后只剩下了短裤。可带车姑娘们却难享这种“待遇”,汗水湿透了全身。接近高原,天气转冷,司机开始一件一件加衣服,而姑娘们却是湿衣裹身,浑身颤栗……

  第一次执行导弹发射保障任务,光在路上就度过了整整16个昼夜。回到“大本营”,她们清洗征尘,还没来得及美美地睡上一觉,新的任务又接踵而至……

  筑网络平台,牵九天星讯。这群导弹部队的“科研娘子军”,用过硬的素质和无比的忠诚,托起柄柄长剑,扬起大国军威!

  平时保发射,战时助决策——

  科技领奖台后的“半个参谋长”

  科研试验中心试验队是随着我国导弹科研事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这群女科技工作者因为每年有半年时间在野外工作,所以大家更习惯地称她们为“外场”人员。她们的任务也不仅仅是导弹靶场保障,还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平时保发射,战时助决策。

  那年冬天,西北高原北风呼啸,黄土漫天,气温骤降到-37℃。牧民们坐在帐篷里,守着火炉子咒骂:这是不让人活的“鬼天”。可这种恶劣的天候,对于试验队的女将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恩赐。早晨7点钟,西北高原一片漆黑,她们卷起帐篷,登车出发。这一次,她们要对数十种

信息化通信装备进行高寒、高尘试验。

  向北开进,愈走愈寒。刚走出不远,一台通信装备无端停机;又走一段,乘坐的设备车有几台意外熄火,需要就地采集“损伤”数据。车箱上卸下实验器材,就地支起帐篷,架起几堆篝火,一个寒区“实验室”就这样建起来了。

  这次寒区试验,整整进行了3个月。信息化装备器材在哪里出现故障,“实验室”就建在哪里。从高原回来,她们又紧随配发部队的信息化通信装备,深入导弹部队训练场,现场指导部队安装使用,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外场”负责人袁陶萍说:“在导弹科研单位,我们这几员女将分量不大,可担负的任务重,肩上的责任大,人人要顶上‘半个参谋长’!”

  导弹发射保障,不同于陆军打靶,报靶员小牌一举,晃几下就知道几环了。导弹部队指挥中心、发射区和落点之间,相隔甚远,弹打出去了,打到哪了,精度如何,毁伤怎样,都是她们通过定向、定量测控,为指挥机关和科研单位提供最准确的弹道、精度等原始数据。

  科研工作者以奖为荣,可她们这群天天上“战场”的科研工作者,却默默地在为他人的科技成果,不停地挺进荒山、步入雪野、穿越戈壁,一遍遍地重复着试验、完善,再试验、再完善的艰辛劳动。当看到科研战线上的战友们高举奖牌,站在宽大的领奖台上时,这是她们——8名女科技工作者的终身遗憾!然而,当一次次地亲身感受导弹刺向天穹的那壮观一刻时,她们又是无比的振奋与自豪!又有多少科研人员为导弹事业无私奉献了一辈子,却没有感觉到那地动山摇的一瞬呢?一切的遗憾,都在利剑出鞘的轰然巨响中烟消云散……

  (本文照片由张建刚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