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空部队强化夜间超视距攻击跨区机动对抗演练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 08:58 解放军报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南京3月21日电:夜间超视距攻击、跨昼夜远距离奔袭、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高强度对抗等过去难得一见的训练课目,如今在许多航空兵部队已成了“家常便饭”。记者今天在南京军区空军某航空兵师采访时看到,在一张张训练周表上,不仅训练时间的昼夜界限被淡化了,而且训练空域更是变幻无常,颇有“时空大挪移”之感。 对照该师近几年的训练周表,记者发现,为加速新型战机的战斗力生成,该师大胆改革组训方式,打破传统的时空范畴,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战斗力增长新途径,演兵场发生了深刻变化,训练周表上的诸多要素也随之面目一新。 ——昼夜的界限模糊了。过去夜间训练尤其是夜间实战课题训练较少,现在不仅夜间训练时间成倍增加,而且截击空战、机动突击、多机编队、战法对抗等过去大部分在白天训的课目,大多搬到了夜间乃至午夜后实施。在跨昼夜对抗训练现场,团长李景高指着本周的训练周表告诉记者,今年开训以来,像这样的高强度下半夜对抗演练,团里组织了多次,如同家常便饭。 ——训练空域拓展了。过去,训练周表上安排的训练课目大多在本场熟悉空域实施,是在“家门口”练“看家本领”。如今的飞行训练,不仅跨区机动数千公里,而且每年都要向外地机动驻训多次,仅去年一年该师就先后10多次赴陌生环境摔打磨练。就在今天,该师还有3支小分队在外地驻训。 ——对抗强度加大了。记者在该师指挥所的空中“态势图”上看到,他们不仅强化与航空兵的空中对抗,还注重加强对地、对海陌生目标的精确突击训练。新型战机时而攻击空中机群,时而隐蔽机动对地面纵深目标进行打击。据领航科王科长介绍,去年以来该师新型战机先后多次与地空导弹、雷达、舰艇等军兵种进行实兵对抗。 ——针对性训练突出了。“过去是被一个简单的课目、动作牵着鼻子走,现在是被战术含量较高的使命课题拉着跑。”谈及训练周表的变化,该师魏副参谋长感触颇深。据他介绍,现在飞一个课目,一个架次升空,不仅要练综合战术运用,还要进行角色互换,组织战法对抗。 这诸多变化的背后,是战斗力的步步跃升。近年来,该师先后多次出色完成重大战备演习任务,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军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受到四总部的通报表彰。这些变化,正是空军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的一个缩影。 作者:闫国有 谭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