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克莱蒙梭号航母前往印度进行拆卸销毁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1月28日 08:18 世界新闻报 |
埃及同意放行“毒航母” 据埃及“中东通讯社”1月15日报道,埃及环境部当日发表声明称,埃环境部评估认为,法国“克莱蒙梭”号航母通过苏伊士运河不会对埃及附近海域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决定允许该航母通过苏伊士运河前往印度进行拆卸销毁。 埃及环境部是根据法国国防部向埃方提供的有关证明文件以及印度同意接受法国“克莱蒙梭”号退役航母赴印进行解体而作出这一决定的。 此前,由于有环保组织指责该航母上载有500到1000吨对人体有害且可致癌的石棉绝缘体,“克莱蒙梭”号被舆论称为“毒航母”。埃及政府在绿色和平组织的抗议下及国内民众的压力下,曾要求法方提交可以证明该航母没有承载《巴塞尔公约》所严禁越境运输的有毒废料的书面证据,否则不予通过苏伊士运河。 “克莱蒙梭”已几经转手 “克莱蒙梭”号航母以一战中的法总理克莱蒙梭命名,系法国 二战后自主建造的首级航母中的首舰,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执行飞机运输任务,立下赫赫战功。该航母于1997年7月退役后,法国政府决定将其按惯例送往别国拆卸。但出乎法国政府意料的是,“克莱蒙梭”号航母的拆卸过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到目前为止该航母已几经转手,却仍未开始进行拆卸。2003年,法国防部将该航母卖给了一家西班牙公司。根据合同,应由该公司将航母拖至西班牙北部的一个港口进行拆卸。但法国防部发现,该航母离开其位于地中海的土伦基地后并没有驶往直布罗陀海峡,却向土耳其方向驶去。原来这家西班牙公司竟私下从中牟利,将该航母卖给了土耳其。 法国防部认为该公司严重违约,遂取消了双方间的合同。随后,法政府又将拆卸权交给了一家德国公司,但由于西班牙和德国这两家公司就拆卸权的转交问题产生分歧,致使“克莱蒙梭”号航母不得不困在 意大利西西里海岸。2005年,法军方终于再次找到买主,将“克莱蒙梭”号以4亿卢比的价格卖给了印度古吉拉特邦的阿朗轮船拆卸厂。能否在印顺利拆卸仍充满变数 勿庸讳言,印度阿朗轮船拆卸厂是基于利益驱动才同意拆解这艘所谓的“毒航母”。印度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承接废旧船舶拆卸工程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因面临全球钢材价格下降以及来自于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同行业竞争激烈的压力,阿朗拆卸厂已濒临倒闭的边缘,大量工人处于失业困境。通过拆卸“克莱蒙梭”号航母这一项目,该厂预计将获得数千万卢比的利润。 但该项目在印国内却遭到了环保组织及民众、媒体的激烈声讨,并组织人员在法驻印使馆前抗议法向印倾倒垃圾。在此压力下,印最高法院控制有毒废品委员会于1月初公布了一份报告,称“克莱蒙梭”号航母在有毒废物净化方面违反了《巴塞尔公约》。印最高法院将于1月底决定是否授权该航母进入印度。鉴于此,即使“克莱蒙梭”号航母能顺利通过苏伊士运河顺利抵达印度,但能否顺利拆解这艘“毒航母”,目前仍无法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