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25.8公里:武警官兵青藏高原生命禁区筑坦途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1月14日 10:13 人民网

  青春能在唐古拉激情燃烧,而香烟不能,吸一支烟得点三四次火;小草能在高原重生,而武警水电官兵的头发不能,脱发使得许多官兵把飒爽英姿奉献给了高原——

  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正式开工。跨越了千年的西藏之路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武警水电官兵参加青藏铁路建设的请战书,送到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令铁道部、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的领导颇感为难:水电官兵的实力不容置疑,遍布祖国南北的一座座电站,一处处大坝,犹如一座座无言的丰碑,记录着他们拦江截流、治水办电的辉煌业绩。但是一支部队、一支水电施工队伍参与青藏铁路这样一条现代化的铁路建设,在铁路建设史上没有先例。

  没有先例?只有拼实力!水电部队积极参与了投标,决定让激烈的市场竞争检验自己的能力。2001年年底,在强手如林的竞标队伍中,水电部队一举中标,拿下了位于唐古拉山南麓的第十九标段。

  数百名水电官兵浩浩荡荡,带着大型机械设备,迎着高原风沙,碾碎千年冰雪,唱着嘹亮的军歌,在高原的唐古拉山无人区里安营扎寨,摆开了战场。

  多少年来,唐古拉这座“鹰也飞不过去的高山”,被认为是“生命禁区”。面对风沙肆虐、年平均气温0摄氏度以下、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一半的恶劣自然环境,水电官兵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不但创造出了“高原病零死亡”的纪录,实现了“上来多少人,下山多少人,一个也不能少!”的铮铮誓言,而且以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把高山之巅变成了征服世界级难题的起点,连续攻克了“冻土施工”等一道道世界级施工技术难题。

  总工程师、博士周志东带领科技攻关小组,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分析,发现25.8公里的管段内集中了含土冰层、高含冰量冻土、高温不稳定冻土等多种复杂土体,对铁路路基的稳定性有非常大的影响。于是大胆地向

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提出了部分路段由原设计的地面路基改为桥涵通过,并提出了能增加冷储减少热蓄的片石通风路堤施工方法,大大提高了路基的稳定性。

  武警水电部队承担的青藏铁路第十九标段共有桥梁33座,总长3700多米,其中特大桥一座,大小桥墩近300个,最高的15.9米,在高原上建设这样的桥梁,因恶劣的自然环境,一直存在着“十桥九裂”的难题,无疑又是一道世界性技术难题。他们在混凝土的生产上对易结冰的沙子、碎石等,利用暖风机进行升温,并首次采用了铁科院研制的DZ外加剂,保证混凝土在浇筑24小时内防止被冻。浇筑时所有桥墩连同模板一起用保温棚包起来,棚内烧上火炉加温,拆完模板再用塑料薄膜包起来以防脱水防风干,外面严寒要用棉被包裹起来,如此穿靴戴帽,既保湿又保温,建成的桥梁既美观又坚不可摧,成为风雪高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刚进点时生活条件很差,指挥长周春清,一个铁塔般的山东大汉,但自从踏上唐古拉,身体就不听使唤了。然而,他一次也未被击倒。正是有了这种信念,武警水电官兵在这里两年多,没有一人因为艰苦而后退半步,也没有一个人走下火线。

  测量队长李晶瑜和工程师冯义刚是工地上的一对夫妻兵,入伍10多年来,夫妻俩转战高原,参加了一座又一座水电大坝的建设,唯独没有给自己建起一个温暖的家,孩子都6岁了,还放在爷爷奶奶家。每次打电话回去,孩子那一句“你们为什么不带我,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是不是不爱我了?”令夫妻俩凄然泪下。

  两年多的时间里,武警水电部队青藏铁路第十九标段指挥部,先后被

铁道部授予“火车头奖杯”、“青藏铁路建设先进集体”……

  青藏铁路这条“世纪巨龙”在高原的腾飞指日可待。水电官兵建设的这25.8公里,按照时速100公里的设计运行速度,列车通过这里时要用上15分钟。

  15分钟尽管短暂,但它必将在水电官兵的心里,在高高的唐古拉之巅,成为永恒。(郭刚 郭瑞宏 翟平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