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空战规则针对东海空域我国军机(组图)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1月06日 11:31 环球时报 |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 据日本《产经新闻》1月4日报道,日本防卫厅正在研究制定新的航空自卫队“交战规则”。新规则将规定日本指挥官可以命令飞行员使用武器。《产经新闻》还毫不掩饰地说,此举针对的就是进入东海空域的中国飞机。近来,日本一方面指责中国军费问题,制造“中国军事威胁论”,另一方面自己却动作频频,仅新年前后就传出了自卫队赴美进行针对我钓鱼岛的联合演习、即将成立统一指挥海陆空三军的“统合幕僚监部”(总参谋部)、组建直属于防卫厅长官的“中央情报本部”等,可以说,日本自卫队正从体制、装备、军事部署和训练 以“保护武器”为由制定新“交战规则” 据《产经新闻》称,这则报道是日本防卫厅一位“消息人士”向其透露的。据他称,鉴于“不明国籍的军机频频进入‘日本防空识别区’”,防卫厅将针对侵犯领空问题加强对策,研究制定新的航空自卫队“交战规则”。按照日本现行的“交战规则”,如果有不明国籍的飞机进入“防空识别区”,日本航空自卫队的战斗机将紧急起飞,向对方发出警告。如果对方不听从劝告而入侵日本领空,可将其赶走,或者强行使其迫降。此时,如果对方战机不顺从命令,甚至开火,日本战机该怎么办呢?依据现有的《交战规则》,只有对方战机采用发射机关炮等手段抵抗时,日本的飞行员才可以“正当防卫”,进行还击。而如果航空自卫队飞行员“滥用武器”,给对方造成重大伤害,给日本政府造成“重大外交政治麻烦”,那么该飞行员就可能被送上军事法庭。 报道称,这种可能导致被刑法处罚的规则使日本飞行员对使用武器犹豫不决。在0.1秒决胜负的空战环境中,日本飞行员不但会错过了最好的反击时机,自己也面临着“致命的危险”。“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日本防卫厅决定运用自卫队法第95条有关武器保护的条款,即为了保护战斗机这种武器,航空自卫队方面队司令官可以根据情况下令飞行员使用武器”。《产经新闻》说,防卫厅的这一决定已经通过了内阁法制局的审查,目前正在研究修改相关条例以及发布命令的程序等具体细节。 刻意混淆“防空识别区”与“领空”的区别 人们注意到,《产经新闻》的这篇报道使用了许多普通人不太懂的军事术语,特别是一会儿用“防空识别区”,一会儿用“领空”,搞得读者糊里糊涂。那么到底什么是“防空识别区”,它与“领空”有何区别呢? 据军事专家介绍,所谓“防空识别区”,是一国根据自己的空中防御需要制定的一个空中预警范围。一般而言,以该国的战略预警机和远程雷达所能覆盖的最远端作为“防空识别区”的界限。它比领空和专属经济区的范围要大很多很多,根本不属于国际法中的主权范畴。目前,日本单方面划定的“防空识别区”都是按美国的划分方法,在东海基本上是沿着东经125度往南,至北纬30度,再往北纬25度、东经120度的方向斜向西南,至东经123度再折往正南的线。这样一来,日本的“防空识别区”,最近处距离中国海岸仅约130公里。也就是说,中国飞机在自己的沿海飞行,都可能进入日本的“防空识别区”。《产经新闻》援引的“防卫厅消息人士”拿“防空识别区”来说事,并刻意混淆“防空识别区”和“领空”的区别,制造中国威胁的目的十分明显,但对于并不了解这个概念的普通人来说,确实能产生误导作用。 声明:本文为《环球时报》供新浪网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