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现代军事评论:关注战略观的新变化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 19:29 解放军报

  余爱水

  内容提要 人类为争取和平,不得不付出代价,包括经济上、资源上的投入。这种投入的大小,决定着和平的量与质。面对全球军事开支不断增大的趋势,许多国家在尝试将军事作为产业来经营,以便在保持军事持续发展的同时,又使经济不断增长。各个领域都应以不同的方式关注国防,通过协调发展增加国家安全度,保证国家的和平发展,努力争取更
长的和平时间,集中精力发展综合国力。为争取不战而胜,必须用和平力量构成对战争力量的“比较均势”,在科技竞争中抢占主动,从而实现科技与军事、经济的互动。

  要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永远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需要大批有志于国防的人们站在历史和战略的高度,深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理念,从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从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进步和新军事革命的大趋势,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大目标出发,关注战略观念的新变化,积极研究探索新的理论成果,为国家战略、军事战略、经济战略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推动军事与经济共同协调发展;引导国民懂得“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深刻道理,形成全社会人人支持和参与国防建设的局面。欲达此目的,把握战略领域的新变化显得尤其重要,它是做出正确战略判断和战略选择的前提。

  和平成本观

  历史经验表明,和平需要付出代价,甚至做出牺牲,包括经济上、福利上、资源上,以至人的生命的牺牲。这是人类为了争取和平而不得不付出的成本。没有这种成本,和平之“产品”出不来。和平“产品”的量与质,也就是和平度,取决于军事投入的大小。在一定规模范围内,国家舍得军事投入,和平度就高;和平度越高,经济、社会、福利事业就越发展。如果不付出成本,不但和平“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由于贻误军事发展的时机,造成军力比较差拉大,在必须以超常规方式赶上别国军事现代化步伐的情况下,就要用数倍于前的成本加以弥补。另外,还有一些东西一时无法弥补,如科学技术的积累,顶尖人才的积蓄,国家战略利益的维护等等,都是难以用经济补偿的办法来解决的。因此,谋求国家长治久安,实现民族复兴必须在财力可承受的范围内,考虑到军事投入,以此为成本,换取和平发展的战略利益。在某种情况下,军事投入并非一定就是额外的耗费,反而可能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节约。军事投入的预支性、适度性,可以获得国家利益最大倍增数。因此,军事投入过少就可能要从经济上多付。这是由经济、战争、竞争规律共同决定的,过去、现在、将来都是如此。美国军事服从服务于经济,是以军事力量始终保持与世界各国相比处于绝对优势、确保美国能够称霸全球、维护美国在全球的超常利益为前提的。军事始终是美国的战略核心。美国的军事与经济几乎是浑然一体,美国经济之躯从头到脚都流淌着军事的血液,已经到了没有军事和战争,美国经济就难以维持的地步。这是极其危险、极其可怕的。世界局势的变化充满变数。任何国家都不能不准备相应军力用于防范意外。这个“相应军力”便是国家必须付出的“和平成本”。

  军事产业观

  军事对经济具有双重作用,既有某些部分“纯消耗”的消极作用,也有驱动经济、创造利润的积极作用。面对全球越来越大的军事开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如何既保持军事的持续发展,又保持经济的不断增长,使两者处于良性互动状态?答案恐怕是应当将军事作为产业来经营。不单是军事工业,而且可以考虑把某些相关实体也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实施科学管理,扩大对外交流,放宽市场准入(在保密的前提下),使军事资源、资产活起来,使非经济因素转化为经济因素,非再生产领域具有可再生产功能。比如,退役的武器装备可用来发展军事旅游业,使之成为一种新兴产业,在创造优质的国家安全(和平)“产品”的同时,也创造出巨大的国民经济效益。美国早已将军事产业化,甚至将战争产业化,每打一场战争,就化解一次经济危机,获得一次甚至长期高额利润。军贸更是美国的“第五产业”。

  全维战争观

  

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较量,是全领域、全时空、全样式的竞争与抗衡。不仅在军事,而且在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文化等各个领域;不仅在战时,而且在和平时期的每一天;不仅是军事人员,而且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关注国防,在不同的岗位,以不同的方式,为防止战争和取得战争胜利尽义务、尽职责、做贡献。要确立“养兵千日、用兵万日”的思想,不仅战争来临军队能英勇作战、打败敌人,而且平时就要关注军事力量的积蓄,用军事存在力、威慑力、利用力降低战争的危险性,增加国家安全度。

  不战而和观

  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为达到这一目标,应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外交手段综合加以运用,努力化解争端与危机。摒弃“情绪化”思维,不为暂时挫折、眼前困难、局部利益影响战略全局,不做力不胜任的事情,不用赌气的方式解决问题,坚持理性处理国际关系,抓大放小,从长计议,把战略与策略高度一致起来,以便争取更长的和平时间,集中精力发展综合国力。“不战而屈人之兵”,历来为军事家所推崇。但是要做到不战而和,最重要的是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与有效的军事手段。军事上越强,打赢战争的把握越大,避免战争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不经过战争就能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利益,是国家最大的胜利,人民最大的福祉。因而,不战而和是战争准备的最高境界,也是世界共同追求的目标。必须明确,军事绝不只是战争爆发后才发生作用,其实,非战争状态下军事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作用,和平的获得及持久存在就是军事作用的结果。军事较量的法则是:拳头不硬必将被迫出拳;要想不出拳,必须拳头硬,要拳头硬而不出。

  均衡裁军观

  军事力量对比的势差,决定战争与和平的几率。世界战争史表明,敌对双方军事力量比较势差越大,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就越大。只有当这种势差较小或力量相对接近,特别是处于均衡状态的情况下,战争的危险才会大大降低。而在这种军事力量对比势差较小或处于均势的状态下,世界范围的裁军才会来得早、来得快。从历史教训看,在冲突发生之前,任何讨好对手的单方面裁军,都被视为一种“绥靖”行为,都难以获得和平与利益,相反会惹来一系列麻烦,甚至引发战争。欲通过尽早裁军减轻国防负担,首先要谋求与各方军事力量的相对均势发展。相对均势发展是一个广义概念,不仅是指单一国家和地区,同时还指建立在主权国家基础上的国际和平力量的组合。但和平力量的组合离不开主权国家的单元军事力量的发展。相对均势发展不是军备竞赛,而是军备竞“减”。只有在战争与和平力量对比处于相对均势、能够形成抗衡的情况下,才可能使和平谈判的效能达到最理想的程度,从而遵循世界军备共长共消、共生共灭的规律,加速永久和平的到来。中国军事力量不是征服力量,而是自卫、防御、平衡力量,是在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战略利益的同时,平衡战争与和平的积极力量,它有利于打破霸权主义在军事上的垄断,防止霸权主义在国际事务上说了算,使各种力量在持续均衡增减过程中维护世界共同持久和平。

  科技决胜观

  信息化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但综合国力是由各种力量(经济力、军事力、科技力、

能源力、外交力、文化力等)有机结合而构成的。而综合力构成要素各自所占比重、所起作用又不是均摊的,是有区别的,有轻有重的。其中,最核心的力量是科技力。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战争背景下,先进的科学技术成为军队战斗力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重要的军事力、战斗力;还是巨大的破坏力、摧毁力。如核武器、生化武器、网络黑客、太空武器等,具有空前的灭绝性毁灭力。科学技术这种双重超强功能和特性,揭示出一条客观规律:谁要在综合国力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谁就必须首先在科技竞争中抢占高地、夺取优势。可以肯定,以综合国力为支撑的信息化战争,必将使科技领域成为“第一战场”。战争首先从这里打响,决战在这里展开,胜败由这里决定。预测、判断一国是否能在可能发生的战争中取胜,关键是看该国对科学技术的掌握程度、发展水平及如何利用,是否实现了科技与军事和经济的互动。谁在科学技术上占据优势,谁就会在军事上占据强势,从而掌握战争主动权,并在全球化经济活动中占据有利态势,取得综合国力的比较绝对优势。这是其或称霸世界或主导世界和平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是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客观规律。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