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能力水涨船高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 22:01 中国国防报 | |
本报讯 刘代荣、侯昌贵、特约记者程道君报道:9月下旬,记者在重庆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演练现场看到,作战命令通过网络邮件群发,20多个区(市、县)国动委立即启动紧急预案,数千名预备役官兵迅速收拢转服现役,作战物资、征用车辆按时集结。重庆警备区司令员杨冀平告诉记者,重庆市坚持在经济建设中贯穿国防需求,把经济实力转换为国防保障力,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水涨船高。 “新重庆,大国防”。铭记着“大轰炸”惨痛的山城人民,对建设强大国防的认识格外深刻。重庆划为直辖市以来,各项建设日新月异,山城越来越美,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发展经济不忘建设国防,坚持在经济建设中贯穿国防需求,先后出台了国防动员“十五”、“十一五”规划,市级各机关协力把好国防建设关口,坚持达不到国防基础建设要求的项目不批。在大规模的城市改建工作中,道路、桥梁、隧道、港口、码头等建设充分考虑国防所需,形成了防空自动化、公路交通网络化、运输保障立体化的模式。在通信建设中,地方有关部门统一规划,支持部队铺设了国防光缆专线,建立了上下联通、军地兼容、平战一体的信息处理平台。 为了更好地把经济实力有效地转换为国防保障力,重庆警备区与重庆市政府一道,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国防潜力调查活动,建立了相关的数据库,对可动员资源进行网上统一管理;军地联合下发了《国民经济动员预案示例》、《组织战时物资动员军地各部门主要职责》,成立了军地一体化指挥机构。同时,他们着眼战时动员需要,积极开展军地联合、协同训练,借助军地合力,进行快速动员探索,按照“快速动员、快速转换”的要求不断完善动员预案,达到“机构一体化、计划实案化、手段 信息化、管理法制化”,通过联合演练,进一步明确了军地双方履行的职责及承担的任务,摸索了经济实力向现实保障力快速转换的路子,系统探索了军民一体化动员的新办法。记者在连续4天的演练中看到,从传达任务、定下动员决心到兵员集结、请领征用装备物资,从转服现役到组织机动,军地双方各履其职,整个“战争”过程彰显出过硬的平战快速转换和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