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陆航部队装备的新型气象雷达曾被锁进库房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9月24日 10:32 解放军报 | |
北京军区某直升机团和防空旅是同一个集团军中的两支“独生子”兵种部队。在演练中,他们一个对地攻击,一个对空防御,总演“对台戏”。于是有人形象地说:这两支部队在演兵场上是“作战对手”,工作中是“竞争对手”。 两支部队还有一个共同点:每逢有训练任务,部队未动,先问天气。几年前,同一型号的气象雷达下发到两支部队后的不同“命运”,让直升机团官兵明白了一个理:“干信 这套气象雷达 信息化程度较高,落户到直升机团不久,官兵们却给它起了个别名叫“娇气雷达”。由于这个团的官兵对新装备的信息系统还不太熟悉,一按错键,它就给“脸色”。平时训练,大家还能忍一忍,到重大演习中,就提心吊胆怕出错。不出半年,雷达就被锁进库房,他们还给上级打电话,申请配发“更先进”的设备来替换它。在一次上级组织的对抗演练中,他们和防空旅又演“对台戏”。几次交手之后,直升机团都没有占着便宜。团长孙凤阳带着大家到防空旅阵地,非要弄个明白:“人家究竟高在哪?” 防空旅薛旅长把大家领到一排指挥自动化方舱前,指着一台正在运转的气象雷达说:“当初我们把它接来的时候,和你们遇到的情况是一样的。我们跑了好多家科研单位,请专家点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的‘娇脾气’扭过来。” 同一批装备,两种不同的结果。现实让直升机团的官兵们看到,面对一样的困难,人家迎难而上,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演练场上的差距,实质上是干信息化建设的精神状态的差距。 “对台戏”唱出了紧迫感。演练结束后,他们从库房里搬出这台尘封的气象雷达,一边请来专家进行技术改造,一边培训专业骨干,很快使它重返训练场。 接下来,他们举一反三,认真清点以往在信息化建设中绕过的“拦路虎”,“拉网”式地破题、立项,难关一道道地攻,硬骨头一块块地“啃”。 “主动才能有作为!”在直升机团采访时,政委李岗如数家珍,向记者列举以防空旅为榜样推进部队信息化建设取得的一项项新成果。 ——过去对直升机起飞后监控定位,由于受无线电手段滞后的制约,不仅速度慢而且不准确。团里想改,可上级经费紧张,迟迟没有立项。前不久,他们找科研单位想出了一个“联手开发、专利共享”的新办法,顺利解决了这个难题。 ——某型导弹由于成本高,每年实弹射击,飞行员人均不到一枚,他们多次向上级申领弹药指标均未获批。近期,他们引进模拟手段解决了这个问题,训练效益大增。 ——今年,总部确定了一项直升机战法研究课题,难度大,风险高,该直升机团从来没有尝试过。团长孙凤阳主动请缨:“我们来!”经过一番在信息化平台上的模拟推演,官兵们攻克了一连串难题,直升机团的战鹰频繁穿越在太行山的峰峦峡谷之间。(骆立言 本报特约记者 罗路云 杨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