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防线采风:下“火海”(附图)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9月03日 09:33 解放军报 |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南海舰队政治部干事 李根成 大陆已是夏末,但是祖国的“南极”上依然是热浪滚滚。 8月下旬,我随值班拖船驶入南中国海,目标是:永暑礁。随着拖船向南挺进,天气变得一天比一天热,我的皮肤也变得一天比一天黑。然而到了永暑礁上,看到列队迎接的守 连续的酷热,不仅晒黑了水兵们的脸,而且还在蒸发着礁盘上的每一滴水分。有人说,南沙是大海中的沙漠,最多的是水,最缺的也是水。还有人说,这里的液体,除了海水,就是血液。南沙的水兵,忍受着海浪与热浪的双重冲击,坚守着每一座“海上上甘岭”。他们珍惜库存的每一滴淡水,想方设法收集蒸发的淡水和偶尔飘洒的雨水。在永暑礁上,为了节约洗漱用水,不少战士还剃了光头,官兵们打趣地说:我们这里没有“浪里白条”,只有“浪里黑条”。 高温、高湿、高盐,烈日、海浪、飓风,缺淡水、缺蔬菜……但是这一切,却丝毫没有动摇南沙官兵捍卫祖国主权的坚强决心。我登礁的当天下午,就亲眼目睹了一场小型战斗部署操演:在43℃的高温下,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全体守礁官兵个个以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礁堡平台进入了各自战位。随后,我带上相机参加了他们的一次潜伏训练,在海域复杂的礁石旁,战士们不仅练怎么潜伏、怎么侦察,而且还练单兵潜伏对抗,互相摸哨。不到半个小时,我已是几近虚脱在礁石旁,只好提前退出了训练,但是我们的战士仍然圆睁着双眼坚持在那里……返航中,在东门、渚碧、南薰、赤瓜等礁盘上,我又一次凝视着那一座座被第三代礁堡取代的第一、二代高脚屋,这些用钢筋、铁皮架构的简易工棚,因为经不起南沙高温下的烈日暴晒与高湿中的海浪腐蚀,早已锈迹斑斑,有的开始垮塌。而我们南沙一代代“黑脸金刚”,却在大则上百、小则几十平方米的沧海孤礁上,顶狂风恶浪,冒烈日酷暑,把根深深地扎在祖国的礁盘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