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 正文

葛剑雄教授:郑和下西洋与现代开放社会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7月08日 09:40 东方早报

  葛剑雄

  从去年开始,为纪念郑和航海600周年,我写过几篇文章,参加过多次会议,但在这一天到来时,我又有了几点感想。

  作为纪念活动,600周年自然是百年一遇的好日子。但就研究而言,599年与601年不
会有什么区别,关键还看是否有新的成果。

  1990年,我作为中国史学代表团的一员去马德里参加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这次会议的主题之一就是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但是在近年来召开的世界性的学术会议中,包括历史学、地理学等方面的,还没有听说将郑和下西洋作为主题。在我出席的一些会议中,与会者知道有郑和其人其事的也屈指可数。这当然与长期流行的西方中心主义有关,但平心而论,到目前为止,我们对郑和航海的事实和影响,都还缺乏相称的了解和研究。同时我们也应该承认,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郑和航海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的确还不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研究是纪念的前提,而史料是研究的基础,只有充分发掘出与郑和航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史料和证据,才能尽可能全面准确地复原郑和航海的事实,而不是像目前有些人那样完全凭想象或塑造出一个郑和来。在间接的证据方面,还包括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以往的记载加以验证,去伪存真。例如,对郑和“宝船”的真实性和具体尺寸的可靠性长期争议不决,如果能够按等大或一定比例仿制一条“宝船”,沿着当年的航线重驶一次,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两年前,我曾经到过肯尼亚的拉木岛,附近的小岛就是盛传发现郑和船员后裔的地方。但据我向当地博物馆馆长了解,还拿不出确切的证据,郑和船队在东非的活动也没有留下任何遗物和遗迹。

  郑和航海并不是为了在海外建立殖民地或留驻军队,也不是为了从外国掠夺奴隶和财富,所以他和部属的活动主要是在船上,登陆后只限于临时留驻,没有留下遗址遗物是完全正常的。如果这里有郑和筑的城堡,那里有郑和经营过的港口,那倒与西方殖民主义者没有什么区别了。

  至于说,小岛上某村有郑和船员的后裔,其实已是流传多年的一种传说,只是随着寻访者的增加而越来越具体。遗憾的是,稍有价值的证据却始终人云亦云。例如馆长告诉我,据说当地墓葬上曾经有中文字,有的民居上有中国特色的装饰,但连他也没有亲眼见到,只是听说而已。不过随着对郑和航海纪念的升温和600周年纪念日的临近,原来仅为可能的事居然成了事实,近日一位肯尼亚少女来到中国,媒体居然直接称之为郑和船员的后人。不管出自多么良好的愿望,这样不严肃的态度是不可取的,也不利于在民众中普及历史和科学知识,确立郑和航海的正确形象。

  拉木岛处于阿拉伯与东非之间的航路上,离东非大港蒙巴萨(有关郑和的史料中称为幔八撒)不远。在15世纪前后大批阿拉伯海船来往于此,至今岛上的居民还是以阿拉伯人为主。既然阿拉伯人长期保持着与中国东南沿海的航线,又同时频繁往返于东非之间,与阿拉伯有密切关系的回族人郑和就没有理由不利用这些现存的航线,中国船员或商人随同阿拉伯人来到拉木岛一带也在情理之中。所以即使那些人确实是中国人的后裔,目前也无法肯定他们是否与郑和船队有关。其实要证实这些人是否为中国人后裔,完全可以通过DNA进行检测,可惜有些人已经匆匆忙忙弄假成真。

  2001年元旦,我在南极长城站迎接新千年的曙光。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是由英国海军部派遣的人员于1820年发现并命名的。在我们附近有俄罗斯的别林斯高晋考察站,是为了纪念俄国的探险家法捷伊·法捷耶维奇·别林斯高晋。他率领900吨的东方号和500吨的和平号先后四次穿越南极圈,于1821年发现了两个岛屿,分别命名为彼得一世岛和亚历山大一世岛。1820年是清朝嘉庆二十五年,1821年是道光元年,正是两位皇帝交替之际,也是“乾嘉盛世”的终点。尽管如此,清朝的国力还没有衰落到造不出不足千吨的木帆船,而是由于郑和航海的流风早已烟消云散,当时的中国人对西方在海洋和南极的竞争一无所知,几乎没有一点海洋意识。

  感慨之余,我想起了几天前对俄罗斯站长的采访。他告诉我,上世纪90年代以前,他们考察站收到寄自国内的圣诞和新年贺卡多得要用筐装,“可是现在,几乎没有!”他最伤心的还不是近年来经费和设备的捉襟见肘,而是俄罗斯民族南极意识的衰退。

  我们应该承认这样的事实:作为一个主要以大陆农业为经济基础的国家,中国历来缺乏海洋意识,郑和航海是绝无仅有的伟大事件。正因为如此,纪念郑和的一个重要目的,应该是培植全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海洋意识。要让郑和的事迹家喻户晓,尽人皆知。这不是为了陶醉于昔日的辉煌,而是着眼于未来的世界。

  郑和是回族,他的先世来自中国境外。元朝接纳了大量来自西亚、中亚和欧洲的移民,其中一部分逐渐形成回族。郑和的观念和知识与其民族和家族的传统不无关系,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到过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他与阿拉伯人有着天然的联系。但中国的土地和文化养育了郑和,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并不因为他的外来血统而有丝毫影响。

  实际上,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漫长岁月里,已经吸引了大量其他民族的成分,包括大批来自境外的移民,郑和家族既非第一,也不是最后。今天我们纪念郑和,就要把中国的门开得更大,让中华民族在开放中保持和扩大活力,产生更多的郑和。

  相关专题: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