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日军淞沪作战构想分析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6月19日 19:04 舰船知识网络版 |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 日军作战构想分析 严格地说,日军并无有计划的对华军事行动,战後,日本向盟军投降的首席代表重光葵撰昭和之动乱一书中曾提到:对於中国皂作战计画,自从民国二十一年第一次上海战役以後,日本海军认为上海及华中的长江流域应为对中国的作战中心,但陆军不赞成,认为中国不是日本的对手,解决中国,只要动用驻守华北的少数部队更足够。日本的主要敌人是苏俄 华北战事扩大後,立即激动上海,海相强硬要求陆军出兵,但参谋本部坚决反对,结果日本首相近卫文磨通过了一个最低限度方案(叁个师团)的折衷方案, 日本大本营虽主张陆军仅派兵至华北,为保护日侨,可动用海军,勿须陆军出兵上海的不扩大原则,但最後懔於上海日军有被歼灭的危机,八月十五日,便决定以叁个师团兵力为基干编成上海派遣军赋予协力海军击灭上海附近的中国军队部队,并占领上海及附近要地之任务。民国六十年月,史政局曾派员访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集中日战争日方资科,访问人员见了十多位当年曾在中国作战的日本高级将领。 访问员问:请问日军攻略上海的战略目的是什麽? 今本将军:日军最初并无攻略上海的计画,由於大山大尉在上海被杀,惹起双方冲突,日军在上海作战,最初是只保护侨民,不料日军在上海遭到中中国军队猛烈围攻,日军才增兵上海,演成上海战。 由上述说明可以了解到,日军当时的作战构想,初期以保护上海侨民为目的,等到战事扩大後,则以击灭上海附近的中国部队为目的,以迫使中国构和。 十月上旬日军增援部队己达约六个师团强之兵力,但仍不能解战局,且损失惨重,原先主张不扩大原则的作战部长石原莞尔被迫辞职,继任者下村定少将对於全般状况加以研判後,拟具作战方针如次: 1、日军迅速於上海方面谋求获得所望之结果。 2、於华北及上海之作战,达成所期之目的後,转为持久作战,以航空作战为主,继续攻击要地,使敌丧失战意。 大本营采纳此项方针後,便积极准备派遣第十军由沆州湾登陆事宜,十一月七日,大营指示:华中方面军之任务,为与海军协力以摧毁敌之战斗意志,获得战局终局之目的,扫荡上海附近之敌。并未指示第十军向南京方面进攻,但第十军在金山卫登陆成功後,察觉国国抵抗薄弱,引起夺取南京野心,而独断越过苏嘉限制线向南京进攻,大本营方面也不得不配合战场现况修正其作为。 相关专题:抗日战场:淞沪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