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国际战略观察:当今世界局势的新趋向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5月08日 13:32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以史为鉴,温故知新,洞察当今的世界局势,把握人类面临的任务,自然产生一种凝重感与使命感。

  60年前的那场战争,是在帝国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规律支配下,由法西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所发动,旨在建立世界霸权的一场全球性侵略

  战争,同时也是包含着深刻人民性的反对法西斯奴役的群众斗争。结局是,社会制度迥异的苏联(欧洲战场打垮德国法西斯的主力)、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结成同盟的国家赢得胜利,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日趋瓦解,东欧和亚洲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此后的60年,未再爆发世界大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凸显。但同时,霸权主义争夺激烈,地区热点层出不穷,苏联东欧发生剧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拉大,非传统安全因素上升,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这个地球村并不安宁。

  跨越60年历史长河的今天,世界形势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是怎样的呢?

  时代主题明朗化

  这是当今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依托。20世纪上半叶世界上发生的一切,标志着时代主题以“战争与革命”为特征。二战之后,时代主题逐渐转向“和平与发展”。50年代中期,苏联提出过世界大战“不是不可避免”的看法,但当时还没有上升到时代主题变化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况且苏联在行动中仍大搞军备竞赛,工作重点没有及时转向经济。后来又出现了苏美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局面,造成国际形势紧张,时代主题似乎显得模糊。直至80年代,邓小平率先揭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两大主题,这是中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决心致力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理论依据。邓小平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洞若观火,1992年初他在肯定上述时代主题论断的同时,特别强调指出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这可以理解为,我们既不应该怀疑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确定性,又要承认这一时代主题在不断遭受干扰,从“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世界格局多极化

  苏联解体导致两极格局终结,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之后,人们较多地用“一超多强”来描绘世界多极化的态势。当今承认多极化并主张建立多极世界的国家,日渐增多。人们的基本共识是:国际关系具有建设性的多极化进程,有助于建立一个平衡、稳定、民主、不对抗的新秩序,这一趋势客观上符合所有国家的根本利益。“一超”美国则竭力宣扬由它领导的“单极世界”,千方百计阻挠多极化的进程。

  现在仍不时听到否定世界多极化的论调,主要原因一是将美国成为当今世界惟一超级大国这个事实,与单极世界混为一谈;二是将世界多极化与多极世界相提并论,从而用确实尚未形成的多极世界来否认无疑存在的世界多极化。

  大国关系是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反映。当今大国关系呈现一些新特点。第一,基于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旋律的作用,各大国几乎无例外地对内“自强不息”,将经济建设置于首位,以提高和壮大综合国力;对外“竞争共处”,力求在相互关系中优化自己的处境,以赢得尽可能有利的地位。第二,大国关系因其长远性、全面性和多维性,无不具有一定的战略含义。“战略关系”、“伙伴关系”而不具结盟性质,是冷战后多极化进程中的新鲜事物,成为重建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一种过渡现象。第三,经济因素是大国关系中首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大国关系调整的前提是谋求、协调和平衡彼此的经济利益。在经济一体化和经济互补基础上形成的外交,也就必然带有全方位性。第四,国际政治民主化将成为大国关系调整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反对冷战思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将是大国关系调整中不可避免的一项长期任务。

  经济趋向全球化

  全球化是在市场化和信息化条件下,随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自由化应运而生的。发达国家对经济政策进行改革性调整,技术创新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普遍改变发展战略,实行开放政策,两者都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认为全球化包括扩大思想与信息、商品与服务、技术与资本在国际上的流通,要促进世界所有地区的过渡中和发展中的国家融入全球经济。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会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也将使各国的经济安全面临风险和挑战。鉴于生产要素的全球自由流动主要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进行,全球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资本主义的影响向全球扩张。美国等西方经济大国控制着全球化进程,试图将其变成主宰国际社会的工具。经济全球化为资本主义国家开辟了更大的商品市场,获得了更广阔的投资场所,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新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同时,也给资本主义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如加剧贫困和失业等社会矛盾,促使保守主义势力与工会结合起来反对全球化。对于主要依靠出口原料和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处境会变得艰难,但只要政策运用得当,亦可趋利避害,借助引进资金和技术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促使本国经济向高技术、高增值方向转移。

  人类需要的是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并存的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要力争在承认经济发展模式多样化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统一开放、利益均衡和非歧视性的世界市场,形成和完善国际通用的经济活动准则和惯例。同时,必须致力于加速本国的经济发展,缩小本国经济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效地维护国家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利益,这样才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生存和发展。

  安全环境复杂化

  当今世界存在两大祸根,从全球性范围讲,是指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从地区性范围讲,是指国际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霸权主义危害人类的和平、安全与发展,恐怖主义则以其反人类、反文明、反道德性而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霸权主义诱发、利用恐怖主义,恐怖主义则刺激霸权主义、为霸权主义行径提供某种合理依据,彼此正在形成一种恶性互动。

  全球霸权主义在“冷战结束”包装下,竭力炮制和兜售侵略扩张新理论、新花招。所谓“人权高于主权”,就是在维护人道主义的旗号下,无视国际法理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不经联合国授权,恣意以武力践踏任何一个国家的主权。动用武力或借助“颜色革命”来“输出民主”,企图重建由霸权主义主导的所谓世界秩序。

  由于恐怖主义日益网络化、国际化甚至全球化,使得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自应付。国际社会只有联合起来,才可能有效地对付恐怖主义的威胁。反对恐怖主义必须治本。应在缓和地区及国际紧张局势、消除贫困和加强反恐合作三方面同时开展工作,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以彻底铲除恐怖主义。

  人类安全目前越来越面临非传统威胁。非传统安全威胁与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使得国际安全形势更趋复杂化。非传统安全问题比传统安全问题具有更强的社会性、跨国性和全球性,因此解决的手段也就更应注重综合性以及国际合作。

  全球贫富差距悬殊,诱发一些犯罪活动国际化与恐怖主义全球网络化。如今,贫困已越来越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陷于动乱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实现全球性公正,是消除危险的惟一选择。

  国际关系民主化

  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为了更好地规范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当作为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参与国际事务,应当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国际关系民主化要求各国无例外地都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任何国家都无权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国际关系民主化,既是一种客观发展趋势,又是各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人们的奋斗目标。

  冷战结束以来,导致世界局势复杂化的是美国政策影响下的地区热点。以美国为主要矛盾方面的大国关系,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际事务进程。美国作为当今世界无可争议的惟一超级大国,对世界安全负有特殊责任。但它同时又是破坏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的主要势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才说得上国际关系民主化。

  发展模式多样化

  各国人民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延续着不同的生活方式,这是世界多样性的体现。没有多样性就不成其为世界。这种多样性决定了发展模式的多样化,所以邓小平说世界上的问题不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鉴此,各国人民有权根据本国国情和自己的意愿,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而不应受到任何外来势力的干涉。

  历史上那种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断然割裂的观念,必须纠正。这两种社会制度是相互衔接的。资本主义世界目前是高新科技和知识经济的主要载体。社会主义必须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取得的文明成果,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才能最终超越和取代资本主义。

  近年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提出了所谓“第三条道路”,是要调和左、右两个极端倾向,在自由放任与政府干预之间寻求平衡,主张经济增长重在提高购买力,扩大公共开支,优先控制失业,促进社会公平,确保经济和社会稳定。其目的是适应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巩固和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维系和延长资本主义的生命。

  而原苏联东欧转型国家也在寻找自己的“第三条道路”。这是一条既区别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又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模式的发展道路。现在,这些国家的各种政治势力之间还在进行反复较量,意在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但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应当说,发展模式多样化既是现实状况,也是各国人民的追求。任何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都必须适合本国的国情和特点。

  维安组织机制化

  冷战结束后,由于东西方力量失衡,霸权主义肆虐,恐怖主义猖獗,民族主义膨胀,原教旨主义抬头,地区热点增多,世界安全形势更加严峻。形势表明,国家安全-地区安全-世界安全是相互贯通的,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机制需要网络化。为了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摈弃冷战思维是前提,树立新安全观是基础,建立安全机制是保障,发挥联合国作用是重中之重。

  联合国是国际多边机制的核心,是实践多边主义的重要舞台。坚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采取集体行动,加强联合国作用,维护联合国权威,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呼声。

  联合国的核心作用原则可概括为: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继续发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处理国际事务、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积极作用,确保全体会员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安理会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负有首要责任,安理会是国际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涉及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大问题上绕开安理会自行其是的做法,是与广大会员国的意志背道而驰的。

  当然,在新形势下,联合国自身也应进行必要、合理的改革,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各方最关切的问题,加强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增强应对新威胁和新挑战的能力,更好地反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呼声和需要。

  此外,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地区安全组织(不含以维护和平之名行扩张之实的地区组织)的作用在上升。在发挥联合国核心作用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其与其他国际和地区组织的联系与合作,构建各机构相互配合和补充的多边机制,世界各国都应为此作出努力。文 /瞭望周刊记者 俞 邃


评论】【军事论坛】【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