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为了战鹰的飞翔:沈飞某第三代战机研制记(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4月19日 10:21 千龙新闻网
为了战鹰的飞翔:沈飞某第三代战机研制记(图)

中国航空人研制的第三代战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放眼祖国的万里蓝天,中国航空人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战机振翅高飞,将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的崇高理念,化作铸蓝天利剑、扬中华国威的惊天之举。承担着重点型号设计、研制、试飞任务的中国一航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飞行试验研究院的全体参研人员与相关配套服务的兄弟厂所整合为一支团结一致、驰骋蓝天的无敌团队,用“激情进取、志在超越”的一航精神,谱写了一曲响彻云霄的时代壮歌。

  重点型号的研制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重大决策,是打赢未来高科技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重点型号。

  第一章 先 行

  型号研制设计先行。

  作为重点型号工程的总体设计单位,中国一航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承担着特殊的责任和使命。党政领导班子始终把研制新型战机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

  重点型号工程任务之重、时间之紧、难度之大前所未有。要在5、6年内完成常规需要8到10年的研制任务,要把研制水平从二代提升到三代,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压力催人奋进,压力催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飞机设计研究所,作为研制出我国第一架歼击机的歼击机研究基地,中国一航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再一次勇敢地承担起了研制重点型号的责任。在“坚决摆脱对外依赖,坚持自主研制生产第三代重型歼击机,实现强国强军伟大战略目标”的铮铮誓言中,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了重点型号研制的工作中。

  善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全体员工,在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党员的带动下,奋力前行,埋头苦干。他们以航空报国为歌,与志在超越同行。

  重点型号研制,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每一个人释放全部的力量和能量。“老航空”意气风发,“小字辈”摩拳擦掌。它对工程院院士、时任总设计师的李明而言,更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别样情怀。他大胆启用并精心培育青年科技人员,镇定自若、胸有成竹地率领一支精兵强将的英勇团队,向型号工程发起了有力的冲锋,悄然奏响型号工程的序曲!

  咬定型号不放松。提前启动前期论证和摸透工作。经过三年六轮艰辛的合作谈判,以李明为核心的谈判组成员最终赢得了谈判的胜利。来之不易的胜利为高层领导的谈判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为下一步的技术合作扫清了障碍。

  所长、总设计师孙聪英年负重,使命在肩。重点型号研制千头万绪,难乎其难,这不但没有动摇青年少帅的必胜信念,更激起他激情进取的一腔热血和志在超越的聪明睿智。

  孙聪把行政领导和技术领导集于一身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他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用全新的工作理念指导型号研制,用观念的创新推动型号研制,提出向管理要效率。他倡导并提出“全过程为生产服务,全方位为用户服务”的两全服务理念,使服务理念有了质的飞跃,深受生产单位和部队用户的好评。

  一位生产一线的老员工,高兴地对党委书记李燕说:“我得当着你这书记表扬一下设计员,重点型号是厂所配合最好的一次”。沈飞领导深有感触地说:“跟产队及时处理技术问题为生产赢得了时间,为保证进度创造了条件,我们能按节点完成任务,你们功不可没!”。

  以孙聪为首的型号总师系统打破常规,以志在超越的胆识和勇气,毅然决然地提出调整01架飞机的首飞状态,换装新研综合航电系统开展先行试飞。这一意见得到上级机关的认可,保障了首飞节点,为新研系统在成熟平台上试飞赢取了时间。

  “这个团队可以没有我,但如果离开这个团队,我将一事无成。”这是共产党员、沈阳市劳动模范、副总设计师季晓光的内心独白。航电系统结构复杂,自动化程度高,技术风险大,对重点型号研制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作为该系统总师,他十分清楚自己承担的工作有多重要。为加快研制进度,减少空中试飞架次,最大限度地对系统设计进行全方位验证,季晓光大胆创新,组织专业人员仅用7个月就研制了一套由总线测试系统、飞行仿真系统、指挥引导仿真系统和视景系统组成的国内一流的试验环境。完备的测试系统可以对数据总线几千个数据实时监测、纪录,能够快速、准确地查出航电系统和成品的故障,全面提高了试验技术水平和试验效率。

  为了重点型号,季晓光的闲暇时间都被工作填得满满的。在综合航电试验室,在沈飞公司试验现场,他一个个环节把关,一次次课题攻关,不漏过一个疑点,不放过一个部件。首飞前的70多个日日夜夜几乎都是在试验现场度过的,没有时间的概念,更没有休息的安排。“那段时间有个明显的感觉就是不知道今天是星期几。”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结束后,他的体重一下子减轻了10多斤。

  共产党员、部长助理董世良,一位一丝不苟、锐意创新的劳动模范。在重点型号立项之初,他主动请缨,带领一支年轻的攻关队伍,投入到数字化供电管理系统的研制中。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国内没有技术应用的先例,国外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现成经验,一连串的困难、挑战摆在了他的面前。他横下一条心:迎难而上,拼命学习,刻苦攻关。随着项目的逐渐展开,技术风险越来越大,承受巨大精神压力的他,全然不顾,毫不退缩,没有被困难所压倒。在他的带领下,专业技术人员博采众长,集思广益,终于制定了一套全新的供电系统设计方案,实现了供电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达到了国内供电系统领先水平!项目成功了,永不停歇的他又挑起了新的重任。

  心怀浓浓的爱国之情,肩负切切的报国之志。没有谁能忘记那奋力拼搏的一桩桩,一幕幕……2004年9月28日——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人们都沉浸在阖家团圆的欢乐之中。这一天,在地处西北的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静力试验现场,一场扣人心弦的全机静力试验正在紧张地进行。这是重点型号飞机静力试验中最重要的一项,也是保证首飞和投产决策的重要技术依据。在现场的20余名中国一航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参试人员,神色凝重,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谛听现场指挥那清晰有力的口令:“70%,79%,82%,94%,97%,98%,99%…”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加载100%,成功”!

 [1] [2] [3] [下一页]


评论】【军事论坛】【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