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 “凤凰号”下西洋专题 > 正文

海上史诗光耀中华(一)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1月07日 17:25 舰船知识网络版

  在1998年的国际海洋年,郑和被尊为人类史上最伟大的航海探险家之一。

  约600年前,郑和率领最庞大的舰队,从璀璨的东方航向启蒙中的西方;600年後,人们对他的推崇,却从文明鼎盛的西方回到正在奋起的东方。

  600年间的物换星移,令人掷笔而叹!

  如果,当时郑和的船队绕过了非洲的好望角,抵达欧洲甚至美洲,那麽整部人类的现代史是否将有全然不同的面貌?在沉浸於历史想象的片刻时,我们似乎必须先回头想想,我们对郑和及他下西洋的故事究竟了解多少?

  郑和,明朝人,世称"三宝太监",曾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岸。这是一般人对他普遍的了解,也是仅止於此的"认识"。

  十余年前,我曾旅行印尼三宝垄,对当地三保宫香火鼎盛的现象不胜 迷,究竟是什麽样的人物,能够率领大军远渡重洋,而在600年後,遥远的异域还容许後人建庙祭祀他?这一段气魄雄浑的海上史诗,为什麽我们的资料却付之阙如?

  事实上,从郑和下西洋至今,东南亚各国仍留存郑和遗迹达30余处。

  事实上,郑和下西洋与马来西亚国家的形成,有很密切的关系。

  事实上,在东非索马里的基斯麦犹仍有一个郑和村。

  事实上,在肯尼亚的法茂人,500余年来即世代相传一直自称为中国的後裔。

  事实上,郑和所乘坐的主帅船"郑和宝船",就有140米长、50米宽,可乘500余人,而整个下西洋的船队人数达27,000余人,船数200余艘,这样庞大的舰队规模纪录,一直维持了500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才被打破。

  现在我们逐渐知晓,中华民族曾有称雄於世的海洋文明,在郑和下西洋时达到了最顶峰。郑和下西洋,同时也是封建时代的中华民族探索海洋最後而最灿烂的一幕。政策转向,"海禁"形成,横跨明、清两代,曾经荣耀地征服远洋的伟大民族竟沉寂了500多年。历史是一条长河,在这个千禧年之初,追溯 这条时间的长河,藉〈郑和下西洋〉专题的制作,我们缅怀 光荣的祖先,同时也看到一种更恢弘、大度、丰富、包容一如海洋的胸襟气魄,已经开始重新丰沛这块土地。

  在浩荡的洋面上,郑和船队一字排开,准备出使西洋各国。此一壮阔的航海盛事,为中国写下了一页灿烂的篇章。

  晴朗无云的天际,郑和的船队像一条身躯庞大的巨龙,横卧在南京太仓浏家港外宽阔的江面上,大小200多艘船只一字排开,形成了如林的帆樯。阳光照射 士兵将领腰间明晃晃的刀剑,在江风的吹拂下,五颜六色的旗帜就象巨龙背脊上闪动的鳞甲,辉耀欲腾。

  在一阵惊天动地的乐鼓声、鞭炮声及欢呼声中,船队启航了。钦差正使总兵太监──郑和,巍然站立在宝船帅旗下,拱手向欢送的人群告别。船队在东海上破浪前进,到达福建长乐的太平港。船队将在这里等候东北季风到来,一方面进行人员与物资的补充休整,另一方面则在此举行祭祀天妃的仪式。等季风一到,船队即从太平港出闽江口的五虎门出发,乘风破浪,云帆高张,昼夜兼程地航行,渐渐驶入浩瀚的海洋……

  郑和船队出航时,必然掀起了一阵美丽的浪花吧!这朵浪花,未曾象世所公认的伟大航海家哥伦布那样,改写了人类历史,为世界带来风起云涌的巨变,但它却恒常在历史如幔的烟雾中隐然穿行,在蜕变的时代里留下令人怀念的形影,在世界许多角落的海岸边烙下了不灭的痕迹。

  "皇上嘉其忠诚,命和等统率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货币往货之,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由占城国、爪哇国、三佛齐国、暹罗国,直逾南天竺、锡兰山国黄……"在长乐的郑和史迹陈列馆内,《天妃灵应之记碑》的内容清晰可辨。内容分两部分,前一部分记述船队乘风破浪的远航情况,後一部分记载船队七下西洋的时间与经过。碑文所刻,清楚叙述了这段艰险宏魄的航海历史,详细记载了五、六百年前,中国人曾经如何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过程。

  "这块碑刻是1930出土的,也是目前国内仅存详细记载郑和六下西洋经过的珍贵石碑。"郑和史迹陈列馆馆长李农向我们解说。由於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史料,因遭後人的有意摧毁而十分缺乏,此碑刻的出土,成为历史学家研究的关键;这块石碑已被列为福建省的省级保护文物。我们一行人又赶往海边,造访位於长乐外海的"太平港"──郑和出使西洋前,在中国境内的最後一处据点。

  风从四面八方扑来,眼前景象稍显荒凉。登临这座有七层楼、高达27米的三峰寺塔,就是为了想象当年郑和船队停泊"太平港"的盛大场面,然而从塔底延伸向海的方向望去,只见排排屋宇,密密麻麻地占满了视线,看不到一滴波涛翻滚的海水。

  原来,自明代中期以後,太平港就随 海水的冲积与泥沙淤塞,逐渐形成了一片坦荡的平原。明初时期的太平港,原是个水面辽阔,适宜大型船只停泊、便於船队"迎潮而出大江"的海港,相传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就曾在这里造船制舶。而海港南北两岸,各有一座东西走向的山脉作为屏障,所以又是一处天然的候风良港。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之前,船队都要停泊此地以等待东北季风;为了祈求往返航行的平安顺利,郑和於永乐七年(1409年)奏请将此地改名为"太平港"。

  当年浩浩荡荡的洋面,如今竟田野漠漠、屋宇遍地,真正一场沧海桑田。时空的嬗递不免教人怅然,还好这座三峰寺塔还完整保留下来,因为这座建於宋朝、至今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八角仿木结构石塔,就是郑和俯瞰船队的了望台,也是船队出入太平港的航标塔。不知我脚下的方寸之地,是否正是郑和将军登塔远眺的位置?

  十五世纪初期,中国居於世界航海的先导,循 古有的南海航线,郑和七下西洋。率领万人大军、上百艘巨舶,28年间造访30余国;然而明初此一非常之举,却如重重谜团般,有待破解……

  历史盛事,疑云重重

  自梁启超先生於1904年首开先河,称郑和是"祖国大航海家"之後,学界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不过,学界也一直面临 一个问题,即此等"盛事"何以只能在永乐、宣德年间昙花一现,却既不能始於开国之洪武朝,又不能延续於宣德之後,甚至清代各朝?

  对此,历代学者也试图提出各种解释,问题的焦点最後集中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上,但诸如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惠帝之类的旧说,基本上已被否定。学者们另辟蹊径,不断提出新的说法,诸如探宝、显富、耀兵、侦察帖木儿之动态、扩大朝贡制度或自我陶醉,以及重用宦官等等,不一而足。近年来,更有不少学者大胆设想,以其丰富的想像力赋予郑和下西洋各种名目动机,诸如发展与东南亚人民的友谊、对外开放、争夺海权、扩大对外贸易、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後的结果等等。出现这种局面,固然有智仁之见的因素,也足见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历史研究为现实左右的传统。

  郑和下西洋这一明初盛举,之所以前无古人、後无来者,只出现於永乐、宣德朝期间,是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而就其本质而言,仍尚未突破传统中国的对外关系模式。

  作为东方的泱泱大国,中国很早就形成了一套独立的世界秩序观。自汉武帝以来,儒学作为一种适应大一统政治结构的意识形态,始终强调以"三纲"(君臣、父子、夫妇)为中心的礼仪等级秩序,而天子也被赋予至高无上的地位,统治整个天下。

  此种等级秩序观念的延伸,使中国与周边部落或王国的关系,自然也是上尊下卑的君臣等级关系。梁启超先生曾在《中国积弱溯源论》中对此作过论述:"我国自古一统,环列皆小蛮夷,无有文物,无有政体,不成其为国,吾民亦不以平等之国视之。故吾中国数千年常处独立之势,吾民之称禹域也,谓之为天下,而不谓之为国。……四万万同胞,自数千年来,同处於一小天下之中,视吾国之外,无他国焉。"

  上尊下卑,天朝自居

  这种做法,既有实力上的依据,更有理想的色彩,且各朝各代在具体实施时也各有特点。但目标却是基本一致的,那就是要在域外远近的部落或王国中,树立起华夏中国的崇高威望,使它们对中国敬畏而向往,从而达到"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的境界。

  明太祖开国後,便 手建立新的朝贡体系。太祖不仅放弃了元代一味以武力压服的做法,改行怀柔远人之策,而且还一改宋元注重贸易往来,求经济利益之传统,代之以厚往薄来、不重利益的方式。同时又制严海禁,不许臣民泛海私下贸易。明太祖的做法,是怀柔政策的典型,并充分兼顾了国内政治与对外交往二个方面。对周边邻国,他屡申不用武力之原则,并且通过朝贡贸易的形式给予厚利,以招徕藩属。不过到洪武後期,由於种种因素,朝贡日稀。

  明成祖朱棣夺位之後,先是遣使南海,宣告新帝即位,招徕诸国输诚来贡。其具体政策,与太祖时代并无二致,不外是怀柔远人,听其入贡,并仍申海禁等等。他即位不久,曾谕礼部:"太祖高皇帝时,诸番国遣使来朝,皆待之以诚。其以土物来易者,悉听其便。或有不知避忌而误宪条,皆宽宥之,以怀远人。"不久又再谕:"帝王居中,抚驭万国,当如天地之大,无不覆载。域 远人来归者,悉抚绥之,俾各遂所欲"。

  但明成祖招番来贡的效果并不显著,除循陆路入贡者外,由海路入贡者寥寥,许多洪武时代入贡甚勤之南海诸国,并未入朝贡,於是促成下西洋之举。不过究其本质,仍是一成不变,即依儒家朝贡礼仪成法,招徕诸国输诚纳贡。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活动,无论军事、贸易、外交等等,皆是以此为中心而展开,正如郑和所言,意在"宣德化而柔远人"。有人欲以郑和下西洋之举与十六世纪以後西方殖民者之航海探险相比拟,其实,这种类比,根本就缺乏基础。明朝廷既不求海外殖民地,更不求通过贸易而获利,不是不能,而是志不在此!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存有自己的一套世界秩序观,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对外关系模式。

  武人作风,主动出击

  成祖治国风格,或许与其早年经历有关。他少长习兵,长期戍守幽燕,其性格色彩,武气远浓於文风。他不象其前任建文帝,或其後继者仁宗、宣宗那样,自幼浸淫诗书,深受儒学薰陶。《明史》称其"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因此好大喜功,不受约束,凡事追求极致的武人作风,套在成祖身上适如其人。"远慕唐宋宾服四夷之盛"的成祖,在登基之後,想有一番作为,也是很自然的事。

  成祖虽以武力篡位,但天下人心之收服,却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在郑和下西洋一事上,成祖大规模遣使,虽不乏外交上的考虑,但内政因素却也是重点。成祖通过郑和下西洋之类的举措,打通海路,广招藩属,输诚纳贡,不仅能收外交之利,更希望能形成一个万国来朝的盛大局面,以服务於内政。

  郑和的壮举使明朝在东南亚的影响达到了最高峰,出现了"万国来朝"的空前盛况。用《明史》中的话说,就是"至其季年,威德假被,四方宾服,受朝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手盛矣。"这种评价,正是成祖梦寐以求的。从永乐十八年(1420)起,宫中宴席时便会响起这样的颂歌:

  四夷率土归王命,都来朝大明。万国千国皆归正,现帝廷,朝仁圣。天陛班列众公亲卿,齐声歌太平。

  这样的颂歌,是何等的悦耳!万国来朝、四夷来归,衬托出一个何等的太平盛世。不难看出,永乐一朝包括郑和六下西洋在内的对外拓展,对内政的支持是何等之大,这正是成祖的宏旨所在。

  时势所趋,因缘具备

  而从当时的世界格局来看,也有利於成祖对外政策之施行。在西方殖民者东来以前,西洋诸国之实力,不足以与中国相抗,郑和所率巨大舰队的威严阵容,足以使一般番国不敢轻举妄动。

  成祖对外政策之实施,自然也有其高昂的代价,这也是太祖、建文帝不愿为之,而仁宗、宣宗不能为之的原因。

  他在位期间,北征蒙古、南下安南,开支巨大,而郑和下西洋与朝贡贸易的劳费,也很惊人。成祖之所以能在如此财政压力下支撑这麽多年,一是洪武朝三十年的休养生息,至洪武後期,无论农业、手工业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洪武初期"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的局面已有所改观,社会经济已恢复了元气。靖难之役,虽战乱破坏严重,但恢复也较快,这为明成祖奠定了财政上的基础。

  二是太祖那种以实物、劳役为主要内容的赋役征收制度,以及匠籍、军籍制度,仍能发挥其功能效用。国家对社会经济能进行有力控制,从而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物质保证。不过即使如此,成祖的巨额支出仍把朝廷和臣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

  每年的支出,常常是实际岁入的两倍甚至三倍,长期的超额开支,不仅使国库空虚,更使百姓大大地增加了负担。至永乐後期,这种情形已难以为继了,即使象江南这样的富庶之区,也出现了百姓大量逃亡,税收巨额亏空的严重局面。

  反对意见早就产生,朝廷官员不断提出异议。成祖去世後,反对意见终於占了上风。仁宗即位之後,即迅速调整策略,接受夏原吉的建议,罢西洋取宝船,收缩庞大的对外体系。宣宗即位後,也仿仁宗之法。宣德五年虽还有郑和七下西洋之举,实因当时"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不得已而为之。自此之後,明朝对南海诸国,日趋冷淡。

  郑和下西洋,应该说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由成祖这样独一无二的君主促成的非常之举。明成祖的这种做法,是在传统对外关系模式中,把自己的主动性发挥到了极端的地步。

  就郑和下西洋本身而言,确实是传统中国最伟大的航海壮举,也可说是唯一的一次奇迹。如果单从此点而论,则无论给予多高的评价也不为过。

  但同时应牢记的是,郑和下西洋之举,是传统中国的一个特例。这种举措,不仅会因经济等方面的因素而难以为继,而且对於明代这种社会经济结构而言,也是旨趣大异,不可能得到主流政治文化的长期支持。

  跨进这扇大门,触目即见高与屋齐的金属巨佛,神态肃穆庄严,一个正常人的身高,还抵不上巨佛的一根手指长,佛像初建於一三二四年,比郑和首次到访泰国还早八十四年,华人却说,这就是三宝佛公──郑和。

  刺眼的阳光洒满了泰国大城府(Ayutthaya)。一幢幢历史气息浓重的建筑群落,姿态优雅地进入视线,一股属於旧王都独有的忧郁气质,在挥之不去的燥热中,和缓地在城区四周漫溢开来。1999年,郑和首次出使暹罗的591年後。

  距海仅百来公里的大城府,坐落在三条河的环绕交汇处;650年前的一场霍乱,迫使当时的国王沛乌同(Phya U-Tong)紧急将人民疏散到此地,地理优势加上沛乌同的强悍领导,使得王都的发展,在短短几年之内扶摇直上,势力远及马来半岛和下缅甸等地区。

  大城府自从1350年建都以来,接连四个世纪,大量的庙宇、宫殿纷纷在这个人造岛屿上兴建起来,它的光辉丰饶震惊了国外。然而,大城的黄金时代,在1767年缅甸军入侵後,遭到全盘摧毁而宣布告终。在褪下四百多年灿烂的王都风华後,大城府至今仍存留一份遗世独立的孤傲气息,穿绕回荡在砖墙斑驳的宫殿、寺庙废墟中。

  在将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後,我们终於在大城府东南边,昭披耶河与楠巴沙(Nam Pasak)河的交汇处,找到了三宝佛公。

  三保化作菩萨之身?

  "三味宝真如无人无我;佛心公造化不灭不生"、"三宝灵应风调雨顺;佛公显赫国泰民安"、"七度使邻邦有明盛纪传异域;三保驾慈航万国衣冠拜故乡"……尚未看清庙的模样,数幅以书法字写成的对联便映入眼帘,大门匾额上斗大的四个字:"三宝佛公"。跨进大门,一尊巨型大佛赫然矗立,神态肃穆庄严,一个正常人的身高还抵不上这尊佛的一根手指长。绕到庙的後方,墙上立有一斜倒之石碑,刻 "大城三宝佛公凉亭(佛□二五○六年)",墙边的木门两旁,又是一幅对联:"三光普照地上;宝筏慈帆天下"。

  在有众多华人的泰国,找到这样一座贴挂中文对联的佛寺,应不是稀罕之事,且佛教所供奉的正是"佛、法、僧"三宝,庙名为"三宝",指的未必就是三保太监,我们未敢高兴得太早。然而,对联上清清楚楚写 "七度使邻"、"慈帆天下",内容所指就是郑和下西洋的事迹。

  "如果中国人想在泰国居留,一定要来这里拜三宝公。"给我们带路的人如是说,更加引发我们的好奇。25年前,初自台湾到泰国的刘寿美,生活事业各方面都不顺利,後来朋友的父亲指点迷津,就说华人想在泰国落地生根,非来拜一拜三宝公不可。不知是巧合或真的灵验,总之,在三宝公面前这诚心的一拜,刘寿美一家不但从此鸿图大展,还安安稳稳地在泰国定居下来

  一个70岁的潮州阿妈坐在前廊长凳上,享受 盛夏时节难得的舒爽。"他是个来自中国的太监哪,因为已经修炼成道,所以化作菩萨身。"阿妈的话,进一步澄清了我们对於三宝佛公与郑和关系的怀疑。对三宝佛公祭拜了一辈子的她,从来心里就明白,这是个能够保佑中国人的神明。(来源:华夏人文地理杂志)

  相关专题:“凤凰号”下西洋专题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