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 “凤凰号”下西洋专题 > 正文

郑和传奇的泉州八疑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1月07日 17:18 舰船知识网络版

  悬疑一:郑和来过泉州吗?

  悬疑二:郑和在泉州逗留过几次?

  悬疑三:安溪邓回曾随郑和下西洋吗?

  悬疑四:水手吴望是晋江人吗?

  悬疑五:接官亭是因郑和而得名?

  悬疑六:郑和堤真的是郑和所筑?

  悬疑七:郑和军队曾扎营晋江深沪?

  悬疑八:锡兰王子来泉州定居与郑和有关?

  2005年,明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2004年9月,全国“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学术研讨会”将在泉州举行。

  这是不是可以说,郑和与泉州,在特定的历史年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泉州只是郑和下西洋的一个必经港湾,仅此而已?

  郑和到底有没有到过泉州?假设答案是肯定的,那他七次下西洋中,在泉州真正逗留过几次?在泉州的日子里,他都和泉州结下了哪些渊源呢?现今晋江深沪南春村的“三宝街”和“水月池”,惠安百崎回族乡的“接官亭”和“郑和堤”……是不是都与郑和有关呢?

  有意思的是,文史专家经过考证,却得出两种完全相反的结论。

  8月2日至7日,本报记者 依照相关史料和民间传说,寻访部分历史遗迹,与文史专家一起,试图破解这个历史谜题。

  悬疑一:郑和来过泉州吗?

  郑和七下西洋,必经泉州港,一个曾经的世界大港,一个多元文化中心,怎么可能不吸引郑和的眼球?郑和把福建的大本营设在长乐,泉州仅仅是路过,凭什么一定要逗留……一股硝烟弥漫在泉州文史界,焦点的问题直指——郑和是否来过泉州?

  泉州海交馆研究员李玉昆等大部分文史专家经过考证认为:郑和来过泉州,圣墓里“郑和行香碑”明确记载了他永乐十五年(1417年)五月十六日来此行香,刚好和其第五次下西洋的时间相符。而且,郑和世代为伊斯兰教徒,到圣墓行香天经地义。

  可是,难以理解的是,这么轰动的大事,在泉州的地方志里却没有任何记载,这成了那个年代留给泉州人的一个谜题。

  李玉昆等人的结论因此受到了文史界另一些老先生的反驳。反方专家认为,虽然“郑和行香碑”犹在,但是,这不是郑和本人所立,而是当时地方官蒲和日随同郑和下西洋回来后立的,该碑和国内其他处相比,显得简陋。

  泉州海交馆研究人员刘志成对此提出反驳。郑和下西洋一开始是明成祖支持的,到了明成祖的孙子继承皇位,就下令停止下西洋,当时也有大臣上奏说,此举奢侈浪费。所以,当时朝廷就把和郑和下西洋有关的资料烧掉;后来,“文革”时期又遭洗劫。“大背景如此,泉州可能特立独行?谁还可能把这一‘丢脑袋’的事情写进地方志?”

  反方专家再次举出反证,根据《蒲氏家谱》记载,把蒲和日的生辰和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的时间对照,推出当时蒲和日的年龄在127岁到137岁之间。试问,这样年纪的人在当时有几个?郑和下西洋怎么可能带上这样一个老头?

  “要看《蒲氏家谱》,我们就认真地看!”对此,刘志成说,家谱里把“蒲和日”写成“蒲日和”,而且经过后来重修,就能保证一定准确无误?

  此外,刘志成还向记者透露他从台湾学者陈水源处获得的一个最新发现,据美国资料记载,这可能和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的意图有关。除了宣扬国威,扩大中国海上贸易外,还有一重隐蔽的目的,就是他还想用扬威海外来缓和国内一部分人对他武力夺取地位的不满,并伺机寻找建文帝(朱允文)的下落。据说,他发动靖难之变,从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得皇位以后,建文帝不知所踪。有传闻说,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过和尚,之后随同阿拉伯船队在泉州下海。明成祖派大臣李挺前来调查,一直追到海南岛,发现一残船。究竟建文帝是死了,还是乘坐另外的船只去了南洋,不得而知。待李挺向明成祖汇报后,就令其同郑和一起下西洋,寻找建文帝。而泉州,这个重点地带岂有不来之理?

  目前,反方专家还未对这一新发现提出辩驳。双方的争议还在延续,大体形势上看,正方论点在泉州文史界占主流。

  悬疑二:郑和在泉州逗留过几次?

  姑且相信郑和来过泉州。当然,如果郑和确实没有来过泉州,那下文一切都规整为零。

  那他七下西洋中,到底来过泉州几次?

  根据第一悬念中正方的分析,依圣墓记载,第五次肯定来过,好歹也是一次。

  依照刘志成的看法,如果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真有暗查建文帝之意,那第一次下西洋,郑和就一定要来泉州。再者,泉州当时造船技术先进,而且通水性、懂多国语言的人才多,郑和怎么可能第一次不来?

  李玉昆认为,郑和第二次也来过。郑和下西洋沿途常祭祀天妃妈祖,泉州天妃宫的重修,还得益于郑和向朝廷上奏。以《泉州府志》记载为证:明永乐五年(1407年),以出使西洋太监郑和,奏令福建守镇官重修其庙。而1407年冬天,正是郑和开始第二次下西洋的时间。

  据惠安百崎回族乡文物管理组组长陈曙阳介绍,郑和来此和一阿拉伯人郭仲远下过棋,帮助其修建郑和堤,并促成了其儿子的一桩婚事(详见下文),这些事情可能是来泉州“一次搞定”的,也可能是“分期完成”的,所以说来一次也行,来两次也过得去,来三次也马马虎虎……

  这次数到底怎么算?郑和本人亲自来泉州算数,他手下人来算数吗?即使泉州一些地方确实留有相关文物,那能否证明是郑和本人来过?有没有可能仅仅是他的部下的“足迹”呢?即使没有明文记载,那是不是可以肯定地说他一定没有来过?

  悬疑三:安溪邓回曾随郑和下西洋?

  泉州到底有谁曾和郑和一起下过西洋?首推安溪湖头的邓回!这在泉州文史界里已争论不大。记者在探访的诸多迷宫里,这回不“迷”。

  记者在安溪湖头邓厝邓国兴家中的一部清代《邓氏宗谱》中,亲眼看到“二世祖回公从郑和太监过西洋”,也得知其葬在泉州云谷。

  可是,为什么重修后的宗谱却没有写上这些?这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李玉昆认为,这可能是后辈觉得祖先跟随过太监出使,有碍面子,所以后来修订宗谱时,把这些隐去。“但是,老宗谱上记录的历史却是抹不去的。”

  据泉州市文物研究中心主任陈鹏介绍,邓回伯父随明太祖打天下,在南京任留守卫,邓回的父亲袭兄职,任泉州卫习射将军,邓回应是郑和到泉州卫挑选出的随从。明洪武初至郑和首下西洋,时隔37年,从邓回家族关系分析,邓回可能第一次就随使西洋。

  “还有更巧的事!”陈鹏进一步介绍,今年5月,考古专家在大坪山一民居中发现一块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立的“示禁”碑,上面写的大意是,邓回的墓地在此,百姓们不能随便破坏。这和宗谱中写的相吻合。

  据了解,现在“示禁”碑就存放在泉州博物馆里。

  悬疑四:水手吴望是晋江人?

  大家都知道,保唐僧西天取经的孙悟空是从石缝中蹦出来的,他神通广大。据说,晋江深沪镇科任村里曾经也出现过一个“孙悟空”,而且协助过郑和下西洋。这个“孙悟空”叫“吴望”,村里73岁的吴华法老人告诉记者,吴望是姓吴人家的先祖,传说这位先祖也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而且睡觉时总是睁着双眼,他的水性极好,还有人说他可能是海獭精转世。

  有个故事,一度在村里传为佳话。

  有一天,姓吴人家正打算出海,在岸上的一块石头里听到婴儿的哭声,就收养了他,他就是后来的吴望。在吴望十几岁的时候,一次和养父去捕鱼,结果毫无收获,父子俩就吵起来。吴望一气之下,脱去裤子,把裤口打成结当渔网,然后跳进海里,独自从外海游回家,结果抓回来一裤子的鱼虾。

  “其实,他应该叫吴梦!”深沪文化站退休人员苏宗和继续向记者说故事:“当时,养父看他跳海,急了,以为他会出事。可是回家后却看到他安然无恙,感觉像做梦一样,事后就叫他‘吴梦’!”

  但这些仅是流传民间的传说,无从考证。

  之后,吴望的名声在外。当时郑和委派副手王景弘前来选拔优秀水手,吴望自然光荣中选。据说,吴望在随郑和下西洋时表现很好,回来后郑和封他为中营先锋。吴望故宅遗址尚存两对旗杆夹,是历史的见证物。

  记者在其后代吴华法老人的带领下,看到了旗杆夹,一对旗杆夹由两块辉绿岩打制而成,高114厘米,宽32厘米,厚12厘米,每块中间有两个小圆洞。不过,现在其中一块辉绿岩已破损。

  旗杆夹背后是一座石头砌成的房子,据说是吴望升官后建的,在另一侧的海边,老房子的遗址上,只能零星地见到几块破损的石头。村里老人们说,他们小时候还可见一个破旧房子的样子,30年前就被海水冲垮了。遗址的旁边,有一块大石头,它压在另两块石头上,中间形成一个石洞,老人们说,当时吴望就是从这个洞里出来的。

  在吴华法老人家里,记者试图从《科任吴氏家谱》中寻找到吴望的名字,在十六世中查到一个“侯望”,老人说,就是他了,因为家族中没有其他人名字中带“望”字的。但是,家谱中对“侯望”在世的事情并没有任何记载,同时,记者发现,家谱中写着“侯望”的是十六世,吴华法是第二十世,时隔四五百年,怎么可能才差四世?一世相隔最多不过30年。对此,李玉昆等人也持怀疑态度。

  悬疑五:接官亭是因郑和而得名?

  在惠安百崎回族乡里,世世代代流传着开基祖先郭仲远和郑和的动人故事。其中,以接官亭为实证。

  接官亭在百崎渡口,与泉州后渚港隔海相望,是回民始祖郭仲远捐资建造,以供路人休息。记者在现场看到,亭子共有16根柱子,亭中4根围成一个小“口”字,外围12根围成一个大“口”字,刚好组成一个“回”字。

  传说,郑和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第五次下西洋时,船队曾在后渚港避风。一日,郑和到清净寺礼拜,结识了也去礼拜的郭,出于同族同教情意,郑和过港探访郭,郭受宠若惊,苦于一时无驿站接待,只好在渡口石亭摆设香案,带领族人恭迎,后来大家就把这个亭称为“接官亭”。

  “接官亭”也叫“送嫁亭”。当地人告诉我们,郑和曾经在当地成就过一段好姻缘。有一次,郑和和郭在亭里下棋,郭每下每输,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郑和觉得很奇怪,就问什么事。原来,郭的第五子郭仕昭在漳州长泰服役时,与当地郑指挥的千金郑馥相爱,郑指挥得知后十分生气,扬言要到泉州捉拿仕昭,消灭百崎回族。这时,郑指挥已经到了鲤城。听完,郑和沉思了一会,立即致函郑指挥,请他过来。郑指挥哪里想到百崎乡来了个郑和,吓得腿直软。郑和开口便说:“恭喜!”郑指挥听得一头雾水。郑和笑着道:“听说,令嫒要与仲远之子结百年之好,岂非喜事?”郑指挥不敢反驳,只能默认。郑和又笑道:“我备有贺喜之礼,请笑纳。”当日,郑和就成了这对恋人的主婚人,因而“接官亭”也叫“送嫁亭”。

  悬疑六:郑和堤真的是郑和所筑?

  在惠安百崎乡,还有一个郑和堤。当地传闻讲述,郑和得知郭在围海筑堤时遇到了困难,就派士兵帮助筑堤截流,使千米长堤合龙。

  探访中,记者也亲见了这个长堤。不过,时至今日,堤边的海水已经干涸,听乡政府有关人士介绍,将有一个开发区在此落户。堤的另一边,是村民们的农田和菜地,牛群随处可见。走在古老的堤坝上,给人的感觉好像是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据惠安百崎回族乡文物保护组组长陈曙阳介绍,郑和堤很可能就是郑和的部下帮忙修筑的。郑和下西洋,沿途施恩布德,沿途播下了友谊的种子,就是船队到台湾时,还帮助过台湾人民发展生产。至今台湾高雄凤山一带还有一种“三保姜”,据说就是郑和船队传授技术种植的。所以,帮助同族同教的郭仲远也在情理之中;另外,郑和船队停泊后渚港,从拔锚起航到百崎也不过个把时辰,且船队停泊候风,也不影响“下西洋”;再者,郭仲远当时势单力薄,靠他的人力和物力修筑千米长堤并非易事,可能正如郭氏家庙大厅上写的“营埭曾资三保力”。

  悬疑七:郑和军队曾扎营晋江深沪?

  向下看,是一片红色的砖房;外面,是一圈金色的沙滩;再外面,是蓝蓝的深沪湾;脚下,是一大块平坦的石头,石头上“圣殿界止”四个大字是后人写的。这是记者站在晋江深沪南春村的松柏山上,寻找郑和军队当年留下的足迹。

  据当地文化站的同志介绍,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曾有船队停泊在深沪湾,山顶上有一块数里长的平坦地,军营就一排排地驻扎着,像一条街,同时,因为他们的到来,村民们经常上山做买卖。久而久之,也热闹得像条街。于是,人们就把这叫作“三宝街”。

  郑和军队重新起航下西洋之后,“三宝街”就再也没人居住。但在“三宝街”尽头有个叫柴仔岫的小山坡底下,当地村民们就常常挖出过古物。据说,柴仔岫是当时郑和军队堆放柴火的地方。约50年前,当地的农民黄礼金就曾经在此挖出一瓮木炭。另一村民乌保家中也有一个大水缸盖,直径达3~4尺,据说是他祖辈流传下来的,是当年郑和船队在修理船只时换下来的“龙目”。20年前左右,当地群众在修筑通海公路时,从海滩的沙土下又挖出了一根十多米长的碇木(就是船锚的木柄)。据专家鉴定,这有500多年历史,可能就是当年郑和船队留下的。现在这个碇木就藏在泉州海交馆里。

  在“三宝街”附近,有两口水井,旁边的石刻上写着“水月井”,可是据陈鹏称,早期应该叫“日月井”。据说,这是郑和驻军为取水而开凿的。记者看到,这两口井一个呈“口”形,一个呈“日”形。现在,“日”形的井水已干涸,而“口”形的井水仍然清澈,当地村民们现今还饮用此水。

  深沪文化站退休人员苏宗和表示,郑和军队来过深沪的可能性很大。他在第五次下西洋时,率领85艘船只,随行有2万多人。他们5月份到泉州,要等到11月、12月份刮北风的时候才能下西洋,中间必须停泊半年。尽管当时泉州港是对外通商贸易的一大港口,但要停泊那么多船只、那么长时间、供给那么多人的吃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一部分船队只好停靠到其他港湾。深沪湾属于沙岸,水较深,礁石又少,适合大的船停泊,郑和一些船队就来此停靠。

  那郑和本人是否亲自来过呢?至今,这还是个谜。

  悬疑八:锡兰王子来泉州定居和郑和有关?

  锡兰(现斯里兰卡)王子曾来泉州定居,如今已是定论,有其墓地和后裔为证。记者在采访中也亲眼见到在清源山附近的“世家坑”、其后裔许世吟娥及其世家家谱。

  据李玉昆等专家学者们考证,没有郑和下西洋,就不会有锡兰王子来泉州定居。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听记者慢慢说来。

  永乐七年(1409年),郑和第二次下西洋,途经锡兰山国,向当地寺庙布施金银钱币、丝绢、香炉等物。郑和的友好行动受到当地居民的欢迎,可是其国王亚烈苦奈儿却想要加害郑和。永乐九年(1411年),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回国时,到锡兰访问,国王把郑和诱进国中,断其后路,幸好郑和有所觉察,了解到锡兰国内兵力已被调出,便带兵从小道攻城,活捉了国王和其家属。随后把他们带回中国,明成祖后来又放了他们,并重选了一个国王。新国王经常派人来朝贡,还派王子来中国学习。

  天顺二年(1458年),锡兰国王派王子世利把交刺惹奉使中国,住在泉州。不幸的是,这时锡兰国王去世、王位被其外甥继承,锡兰王子担心回去有危险,所以就定居泉州,并以其名字第一个字“世”为姓。

  世氏在泉州广置产业,学习汉文化,参加科举考试、著书立说。如世寰望,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中举。据李玉昆介绍,世氏的老房子在泉州有3处,最早在中山中路,北门附近也有,但是现在能见到的只有涂门街118号和120号。后来,世氏把房子卖给阮家,阮家住了80多年,又卖给林家。现今林家的后代还居住于此。

  记者也到老房子去参观了一回。距今已经300多年的房子无处不在地讲述着它的历史。房子是木制的,很通风,像早期的四合院,屋顶因漏水被林家人修过几次。林金铮老伯还拿出当时的房契给记者看,原件已经破烂不堪,只有一张照片昭示着它的存在,复印件里倒是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上面写着,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世家把房子卖给阮家,价钱1200个光洋。据介绍,当时一个光洋六钱七分重,总重量就是828两银子。光绪十一年(1885年),阮家把房子卖给林家,价钱变化不大。

  “现在这房子起码价值几百万元。”老林乐呵呵地说。许世吟娥对这一切的变化倒是略显平静:“祖先的辉煌和我们现在关系不大。”她名字的世姓也是近年来才加上去的。原来,世家当时招了个许姓的,而且当时“文革”时期曾被人戴上很多帽子,所以,家人户口本上都称“许××”,不敢加“世”。现在社会环境好了,而且当得知祖墓遭到一定的破坏,“我就不得不公开我们原来的身份,又在‘许’姓后加了个‘世’姓。”

  郑和小史——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郑和本人是一个伊斯兰教徒。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军以博友德、蓝玉、沐英为首领,开始进入云南。次年,明军平定了云南。正在这一年,郑和的父亲病故,这时他才十二岁。由于地方上新经战争,创伤未复;加上他的家庭又遭大变,生活更加艰难困苦。在这种境况下,郑和被送到北平,成为北平燕王朱棣家的一名奴隶,做了宦官。

  1399年8月燕王朱棣起兵到1402年6月攻破南京,史称“靖难之役”。在朱元璋死后,朱允文即位。他一心想要巩固自己的皇位,接连削废了五个藩王。面临削藩威胁的燕王朱棣,靠自己拥有的一支强大军队,以“靖难”为名,兴师南下,攻取了南京,自此建文帝下落不明。在“靖难之役”期间,郑和跟燕王朱棣南征北战,建立了不少战功。因此,朱棣登上皇位(明成祖)以后对郑和愈加信任。永乐二年(1404年)初,朱棣亲笔写了一个“郑”字,赐他为姓,并提升其为内宫兼太监。由于郑和小字“三保”,所以人们也叫他“三保太监”或“三宝太监”。 来源:海峡都市报

  相关专题:“凤凰号”下西洋专题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