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午夜国际观察:伊拉克危机是战是和?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3月10日 00:00 CCTV《午夜国际观察》 | ||||
![]() ![]() 2003年3月9日24时播出:午夜国际观察——伊拉克危机是战是和? 观察背景:本周,美英迈向战争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 精锐之师101空降师完成在科威特的部署,第六艘航母“尼米兹”号起锚开赴海湾,14架B-52轰炸机驻扎英国空军基地,海湾部署的美英总兵力接近30万人。 3月6号,美国总统布什明确表示,将向安理会提交伊拉克问题新决议,但表决结果不会影响到美英的军事计划。 美国总统布什:“如果我们需要采取军事行动的话,我们不需要联合国的授权。” 大兵压境的伊拉克政府,本周主动销毁萨默德2型导弹,提交生化武器新文件,但同时坚定表示,伊拉克决不惧怕战争。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伊拉克不是一块好咬的的蛋糕。它很硬。谁要咬他嘴就会受伤。”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为挽留和平加倍努力。 主张继续核查的法德俄三国和伊斯兰会议组织紧急首脑会议5号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不支持对伊动武的决议草案在安理会获得通过。 3月7号,联合国监核会主席布利克斯向安理会提交第三份季度核查报告。指出伊拉克自今年1月底以来改进了合作,这种合作不仅是积极的,而且是主动的。布利克斯还首次在报告中表示,核查工作需要数月才能完成。 舆论普遍认为,对这份报告的解读,将影响安理会对美英新决议的表决结果。 演播室: 康辉:午夜国际观察,透视变化中的世界。大家好,这个星期我们继续和国际问题专家北京大学的朱锋教授一起来关注伊拉克局势最新的发展。朱教授,我们就从3月7号安理会特别会议讨论的这份最新的核查报告说起,您觉得这份报告应该怎么来解读它,它有哪些措词比较关键? 朱锋:这份核查报告就是3月7号布利克斯提出的第三份核查报告,可以说和前两份报告都有明显的区别,这个区别主要是反映在两个方面。如果说第一和第二份核查报告还是重在主战和主和力量保持平衡的话,这一份核查报告非常明确,他的立场已经比较实质性地倾向在伊拉克问题上的主和力量,对伊拉克整个表现应该说评价是比较积极的。 第二个很重要的特点,这份报告已经开始明确地强调,核查工作在伊拉克问题上到底可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这个问题在第一份报告中基本上是被忽略的,因为布利克斯不想用自己的立场来取代安理会的立场。在第二份报告中,这样的立场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但也不是非常明确。当时是说如果给一些时间,伊拉克可以积极、无条件地合作,这个核查还是可以完成目标。但是在第三份的核查报告中,布利克斯已经很明确地提出,如果说再能给几个月的时间,核查将会完成解除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一个安理会的基本目标。 康:3月7号这个报告提交之后,在安理会的公开会议上,原来并没有明确表态的中间6国,6个非常任理事国都呼吁说维护安理会的团结,和平解决伊拉克的问题,这是不是布利克斯报告一个非常积极的影响? 朱:对,3月7号布利克斯的报告,至少对安理会在伊拉克问题的辩论起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在2月28号布利克斯季度报告中一些比较具有挑战性的措词,比如认为伊拉克在解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上的合作“非常有限”,像这样的措词已经不见了。而且布利克斯明确表示说,在过去的一周就是3月1号以后,伊拉克的进展可以说更加明显。而且这是90年代中期以来,伊拉克在联合国的监督下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一个非常实质性的行动。所以说布利克斯这一份报告的措词和基调,当然会对安理会目前的中间6国如何表态起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我并不认为6个非常任理事国已经就他们如何在安理会表态做出了最后决定,因为他们同时还表态说伊拉克核查不能没有期限。现在期限问题是一个关键。 康:是不是说在美、英、西班牙提交的决议获得表决之前,主战主和双方对这几个中间国家的外交努力仍然十分重要? 朱:现在来看,3月7号以后安理会确实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局势。美国现在提出了一个新修改的议案,要求以3月17号作为最后期限,也就是在3月17号之前,核查工作必须完成,这是美英提出的立场。而现在法国的立场或者其它多数国家的立场都是比较相信数个月,这也恰恰是布利克斯所提出的武器核查人员的立场。所以,我觉得未来有关期限问题的安理会辩论,或者您刚才所谈到的大国在期限问题上如何对非常任理事国进行外交工作,对未来的投票结果和安理会的选择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康:对于这份决议草案是否能在安理会获得通过,以及伊拉克局势下个星期会发生什么变化,美国媒体这周也有非常多的分析和报道。我们先来看一下本台驻华盛顿记者的相关报道,再来继续我们的话题。 中央电视台驻华盛顿记者王宇航:这里的媒体一般认为,美英西提案在安理会通过的困难很大,但也并非没有希望。美国的策略是,争取巴基斯坦等6个中间国家,拿到保证该决议案通过的至少9张支持票,同时,力促常任理事国不要投否决票。为了增大提案通过的可能性,分化反对派阵营,美英7号在安理会提出了关于该提案的修正案,表示如果伊拉克在3月17号前"向监核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交出所有被安理会687号决议规定禁止拥有的武器及配件",并与武器核查人员无条件和积极合作,就有可能避免军事打击。美英的这个变化,从表面上看是做了些妥协,但实际上却是向伊拉克发出了最后通牒。不过,美英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法俄中三个常任理事国的立场,他们对美英西的这个修正案仍然表示反对。但中间6国的立场究竟如何,目前还难以判断。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说,如果法国决定行使否决权,希拉克总统将前来纽约投下这一票。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说,尽管布什和布莱尔都表示,不管安理会是否通过美英西决议案,都将发动对伊战争,但他们也都很清楚,联合国的支持不仅会使战争具有合法性,同时也将保证伊拉克战后重建的费用有人分担。无论美英西伊拉克问题决议案是否获得通过,3月17号都将是一个重要日子。因为美英给出的这个最后期限恰好与英国"每日快报"6号的报道相吻合。英国"每日快报"6号曾报道说,驻科威特的英国军官已被告知,美英准备在3月17号向伊拉克发动进攻。华盛顿邮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纽约时报等媒体近日还报道了战争可能发生的种种迹象。 康:美国媒体的这些分析,应该说不是空穴来风。6号布什总统在讲话中表示,无论如何美国会要求安理会就这个决议表决,但不管表决的结果如何都不能影响美国的军事行动。也就是说布什已经很明确地表示我完全可以越过联合国对伊拉克动武,在这样关键的时候,布什的讲话等于公然刺激反战的心理,他是觉得这对新决议的通过有好处吗? 朱:3月6号布什的讲话非常强硬,而且这种时机的选择,表示了美国现在在伊拉克问题上基本策略的底线。美国的底线是无论如何一定要打。无论伊拉克方面有什么进展,消灭萨默德导弹也好,积极主动配合核查也好,对美国来说都是可以一笔勾销,都是非实质性的。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事实是,布利克斯在有关伊拉克问题上,应该说代表了联合国的权威机构和权威判断。但是在6号,布什就已经把话说满,已经对伊拉克问题的表现做出了美国的评判。这实质已堵住了将核查继续下去,通过和平和政治方式,在安理会保持共识和团结的前提下,共同实现解除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武器这种基本目的的可能性。所以我把它解读为现在伊拉克不管做什么美国可能都不会满意,布什确实已经沉下脸来在一步步走向战争。 康:的确,在这个星期我们也看到美国说布利克斯这个报告提交给安理会讨论,就是安理会游戏结束的时候了。但我们看到这个星期中国外交部长唐家璇答记者问的时候,特别谈到目前解决伊拉克问题外交手段还没有穷尽,您认为现在安理会在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上,到底还有多大的余地可以发挥它的作用? 朱:我认为现在安理会在伊拉克的问题上当然可以大有所为,根据布利克斯的第三份报告,伊拉克不管是被动接受也好,还是在战争压力之下挤牙膏似地艰难做出痛苦抉择也好,武器核查毕竟在延续。而且不管怎么说,以和平和政治的方式解决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这是国际社会的正义之声,也是国际社会主流的基本看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给伊拉克问题的政治和外交解决以更多的机会。而且就像您刚才所说的,事实上很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认为政治和外交手段并没有真正被穷尽,但是问题是安理会现在能够拉住美国的战争的车轮吗?这是我觉得现在一个非常紧迫的话题。 康:除了这些外交手段之外,我们看到还有一些因素目前也是在影响着美国这辆战车的速度,比如说土耳其议会拒绝对美国提供军事支持,这就是美国绝对没有想到的一个障碍。 观察背景:3月1号,土耳其议会经过长时间激烈辩论,以三票之差否决了政府提出的关于允许美国在土其境内部署军队的议案,使美国开辟伊拉克北方战线的计划受挫。 土耳其与伊拉克北部直接接壤的边境长度大约有200多公里,进入伊拉克境内后,地面部队可沿公路抵达北部重镇摩苏尔、提克里特和基尔库克。 土耳其境内有9个主要空军基地,3个主要海军基地,可为美军提供空中打击基地,为美地面部队提供前出基地和后勤保障,为美军提供指挥支援和各种战斗支援,对美军意欲开辟的“北方战线”至关重要。 康:我们看到有媒体评论说,从美国的这种军事部署来看,美国倒萨的军事计划是早已经成型了,但是土耳其的不支持,的确是美国事先没有考虑到的,而且也令美国非常非常头疼? 朱:对,我们从这张图板(土耳其周边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实际上土耳其的军事基地,对美国整个倒萨行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美国考虑在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的地区部署第四步兵师,这是美国非常王牌的地面战斗力量。如果土耳其不提供这个军事基地,美国在伊拉克北部开动战场可能要动空降师。尽管空降师机动能力强,但是在地面作战时不如步兵师更有力量。 康:另外我们看图板上绿色的标记都是油田,伊拉克北部有非常丰富的油田资源,美军在战争初期也是打算及早地能够控制一些油田,所以土耳其一旦不提供这种军事基地,可能对美军这种构想也是有非常大的影响。 朱:对,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如果土耳其不允许美国开辟北方战线,美军对伊拉克正面的军事行动不得不在科威特北部这样一个狭小的地带进行。如果大量的美国重兵集中,甚至积压在科威特的北部,那么我们很容易设想,就是战争开始以后,美军在军事上会遭到来自于巴格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袭击。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这一段时期以来,美国官方包括美国军方都在积极希望能说服土耳其,允许美军开辟北方战线。 康:这次我们看到美国为了得到土耳其的军事支持,真是费尽了心机。无论是在给土耳其经济援助的问题上,还是土耳其加入欧盟的问题上,美国都开出了相当高的条件。但是我们看土耳其政府答应了美国的要求,但是议会却否决这样的议案。有媒体评论说美国想在中东推行民主制度,反而是被土耳其的民主制度给涮了一把。土耳其反对的原因到底在哪儿,我们看一下本台驻土耳其记者采访的相关报道,再来继续这个话题。 中央电视台驻土耳其记者王韵权:土耳其议会没有通过允许美国在土耳其境内部署进攻伊拉克的部队的议案,主要是由于前几天全世界反战的呼声空前高涨,并且土耳其的民众反对美国攻打伊斯兰国家。当然,经济问题,库尔德人问题也是影响议会通过的原因。 土耳其要求派出几万人的部队进入伊拉克北部,理由是为了堵住大批的战争难民,再一个理由就是为了防止伊拉克的库尔德人在战争中独立,从而引起土耳其的一千三百万库尔德人也闹分裂。同时还要求美国必须首先保证将控制住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人。然而,美国已经在武装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人。这次土耳其与美国的谈判中,美国允许土耳其军队进入伊拉克北部几十公里。有消息说,最近有一万八千人的土耳其军队已经进入了伊拉克北部地区。但是,土耳其军队想深入更远,并且希望派出更多的军队进入该地区。到现在为止,美国还没有完全答应土耳其的要求。 有一些人认为,3月9日新内阁产生以后,在政界、经济界和军方的压力下很快会把新方案提交到议会表决;现在执政的正义与发展党在议会席位中占多数。所以,只要执政党能够说服自己议员投赞成票,新议案通过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也有一些人认为,执政党由于担心新提案再次被否决,所以战争之前议会不会表决新的议案。 当地的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从国家得到的经济利益和战后将获得的政治利益上来说,议案的通过对土耳其是有好处的,因为在美国的支持下,土耳其将来很可能是对伊拉克影响最大的周边国家。 康:但是美国也的确在考虑,一旦土耳其真的不提供军事支持的话,美国到底该怎么办?所以美国说现在已经有了B计划,土耳其的反对不能阻挡美国倒萨战车的速度。而且这个星期我们看到尤其是阿拉伯国家也在探讨另外一种可能性,来使得这场倒萨战争得以避免,尽管这种可能性并不大,那就是萨达姆自动流亡。 观察背景:萨达姆出生于1937年,他一生历经坎坷,九死一生,被誉为“巴比仑之狮”。 1959年,他行刺当时的伊拉克总理卡塞姆,失败后负伤流亡到叙利亚,又辗转到埃及; 1979年,他登上总统宝座,集最高军事统帅、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和复兴党党魁于一身,第二年发动两伊战争; 战争中,他不惜使用化学武器,沙林毒气成为伊朗军队的噩梦; 1990年,他下令伊拉克部队入侵科威特,第一次海湾战争。此后联合国对伊进行长达十年的封锁制裁。 当美国屯兵海湾,又一场海湾战争蓄势代发之际,一些阿拉伯国家为萨达姆开出能够避免战争的不多选项之一——流亡。 康:我们知道萨达姆一直在树立自己阿拉伯世界硬汉的形象,所以他自动流亡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我们来看一下本台赴巴格达的记者水均益采访的情况,再继续我们的话题。 中央电视台赴巴格达记者水均益:有关让伊拉克总统萨达退位或者流亡的提议最早是在去年8月份。当时卡塔尔的一位王室成员访问了伊拉克,并且同萨达姆进行了会谈。在会谈的时候他就斗胆向萨达姆总统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但是没想到遭到萨达姆总统的断然拒绝,而且萨达姆总统还非常愤怒地把这位王室成员赶出了伊拉克。在这之后呢,就再没更多的人去提这件事情。 最近一次提出要让萨达姆总统流亡的提议是在随着局势的紧张,特别是在美英对伊动武可能性增大的情况下提出的。但是实际上我们在伊拉克看到这种可能性几乎是微乎其微的。首先从萨达姆本人的性格来讲,他是一个非常倔强,非常有个性的一位领导人。绝大多数人根本不相信萨达姆在任何一种情况下会采取这样一个行动。萨达姆本人也表达了这样一种意愿。伊拉克官方的各种媒体、报纸、电视,包括伊拉克的许多官员在谈到总统萨达姆要流亡的这种说法的时候,都显得非常愤怒,非常激动,他们甚至指责海湾提这样建议的国家是“遗弃在沙漠中的毒蛇,为着某些敌人的阴谋而在鼓噪。” 当然反过来讲,从萨达姆过去十年一贯以来的表现,他也有另外一面。也就是灵活机动、审时度势的一面。往往在局势进展到最关键的时候,萨达姆会做出最出人意料的举动。基于这一点也有少数分析家,观察家感觉说并不能够排除这样的可能性。 康:目前美英的领导人都做出了明确的表态,如果萨达姆能够流亡的话,那么这场伊拉克战争就可以避免。但是萨达姆流亡难道就真的能够使美国高枕无忧了吗? 朱:就目前美国希望寻找比如说这样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通过强大的军事力量部署产生威慑效应,从而促使巴格达现有政府垮台这一点来讲,那当然萨达姆同意流亡,是美国求之不得的。但是,我并不认为萨达姆流亡,伊拉克战争就可以完全避免。因为存在两个问题: 一个是萨达姆流亡之后,伊拉克政府到底由谁来接替,由谁来主政。美国也把这个意图表达得非常清楚,美国不会把后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政府交给一个所谓小萨达姆,也就是说美国现在所提出的要求萨达姆流亡的报价是非常高的,那就是萨达姆和他的亲信和家族都必须彻底退出伊拉克的权力机构。我们可以设想,萨达姆本人可以接受流亡,但是他的流亡会带动萨达姆在伊拉克执政20多年的整个权力体系就在一夜之间坍塌和崩溃吗?我相信萨达姆不会做这样的选择。所以,萨达姆即便选择流亡这条路也是他个人的行为,不是现有伊拉克政府的政府行为。从这个角度说,如果美国认为萨达姆流亡之后的伊拉克政府还是无法满足美国的要求,彻底改变伊拉克对抗美国的强硬立场,我觉得战争的可能性依然是存在的。 另外一点就是,流亡之后萨达姆有可能会成为第二个米洛舍维奇。他可能被美英提请联合国有关的机构来进行惩处,或者说海牙国际法院,包括新成立的海牙常设国际刑事法庭来进行惩处。这样一个下场,我相信也是萨达姆极力不想看到的。 康:我们看这个星期极力在促使萨达姆做出流亡决定的是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国家现在非常想阻止美国对伊拉克动武,但是我们看他们这种努力的方向重点是在萨达姆而不是在美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来,阿拉伯国家现在心态非常复杂。 朱:阿盟在有关阿拉伯问题上是分裂的,而不是意见统一的。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块,一块国家当然是以叙利亚为代表,就是强烈反战。另外一派是以我们说的埃及、沙特等为代表,那就是温和派。温和派一方面反对立即对伊拉克实施战争达到解除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个目的,但另外一方面他们也表示说,希望能够通过核查来使得伊拉克解除武装。这是一种温和派的声音。当然还有第三派,实际上是以阿联酋、科威特为代表,这些国家虽然表面上没有高喊支持战争的口号,但是他们内心深处还是希望看到由美国或者是说国际社会,在这种强大力量的推动下,使得现任的萨达姆政权垮台。所以阿联酋在海湾合作会议上的外长会议上很明确地提出要求萨达姆流亡的议案。我觉得这可以反映这一派国家基本的心态和立场。 主持人:康辉 特约评论员:朱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午夜国际观察》:CCTV-1周日24点播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