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军事

军事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世纪观察:中东和平路漫漫

http://www.jczs.com.cn 2001年1月11日 00:34 新华网

  新华网开罗1月10日电

  新华社记者葛相文 高兴华

  1977年11月19日是个平常的日子,但对以色列和埃及,乃至对中东和整个世界来说,却意义非凡。埃及总统萨达特的专机在以色列4架“幼狮”战斗机的护卫下飞抵这个犹太国的特拉维夫机场。中东两个仇敌在厮杀几十年之后彼此伸出了和平之手,开启了漫长的中东和平进程。

  从开罗到特拉维夫直线距离只有几百公里的路程,但走完这段路程,阿拉伯与犹太两个民族花费了太长的时间,付出了太多的鲜血与生命的代价。这可从萨达特以色列之行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中略见一斑:埃及随即被阿拉伯世界定为叛徒,成为孤家寡人。萨达特本人也于1981年10月6日在开罗检阅军队时被阿拉伯极端分子刺杀身亡,成为第一位为和平而献身的中东领导人。

  中东是欧洲人发明的地理概念。他们以欧洲为起点将东方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现在所说的中东地区处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界处,也包括北非的阿拉伯国家。这个地区因其战略地位重要,古往今来一直是大国必争之地。近百年来,战争和动乱一直伴随着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他们不仅受到列强的直接欺凌和掠夺,而且受到列强所操纵的地区和民族冲突的伤害。1947年,联合国通过决议,将约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一分为二,成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在大国的支持下诞生。阿拉伯国家拒绝接受奋起反抗,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此后,该地区又相继发生1956年10月的苏伊士运河战争,1967年6月5日的“六·五战争”,1973年10月的“十月战争”以及1982年6月以色列侵略黎巴嫩的战争等。几次战争中,以色列侵占了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耶路撒冷城的约旦管区和部分约旦边界地区、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和黎巴嫩南部等阿拉伯领土,总面积达6万多平方公里,并使几百万阿拉伯人沦为无家可归的难民。

  然而,历史证明,阿拉伯国家既不能通过战争阻止以色列国的诞生,也无法“将以色列人赶进地中海”。而以色列也无法通过战争来使阿拉伯国家屈服。经过几十年的较量后,双方具有远见的政治家们不得不认真反思自己的政策,寻找新的出路。这才出现了埃及总统萨达特与以色列总理贝京握手言和的一幕。

  当萨达特成为首位公开访问以色列的阿拉伯领导人时,以色列沉浸在兴奋之中。从它在这块被称为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国那一刻起,以色列就处在敌对的阿拉伯国家包围之中。当阿拉伯世界中最有影响的大国--埃及终于承认了它的生存权时,阿拉伯世界的包围圈就此坍塌一隅。随后在1982年,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会议也间接地默认以色列的存在。两年后,约旦提出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来解决阿以争端。阿以对抗的坚冰终于开始慢慢消融。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在中东失去了竞争对手。它为了维护自己在该地区的整体利益,逐步调整一味偏袒以色列的政策,特别注意发展与阿拉伯温和派国家的关系。阿拉伯国家则继续调整对以色列的政策。

  在美国和前苏联的推动下,1991年中东和会在马德里召开。会议确立了阿以有关各方在“以土地换和平”原则基础上通过谈判政治解决历史性争端的框架。它标志着阿以关系进入了以和谈为主旋律的新时期。经过多方斡旋和各种形式的谈判,1993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与以色列在华盛顿签署了关于巴勒斯坦临时自治的原则宣言,中东冲突的核心--巴勒斯坦问题终于踏上了政治解决之路。1994年约旦继埃及之后同以色列签署了和约。1995年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结束几十年的流亡生活回到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实现了有限自治。2000年5月以色列结束了对黎巴嫩南部长达22年的占领,从那里全部撤军。与此同时,叙利亚同以色列也就归还1967年被以占领的戈兰高地问题进行了多轮谈判。中东和平进程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以色列同埃及和约旦两个与自己接壤的阿拉伯国家实现了和平与关系正常化。巴勒斯坦人至今已获得了至少2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且开始行使自己的合法民族权力。从总体上看,阿以之间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危险基本上消失。

  尽管如此,人们还必须承认阿拉伯同犹太两大民族的百年恩仇至今仍没有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完全消融,特别是阿以各自内部的极端势力依然猖獗。1995年11月,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在出席一次和平集会时遭一名极端分子枪杀,成为为中东和平献身的又一位领导人。这从反面说明了和平之路何其艰难。由于以色列目前还占领着一些阿拉伯领土,占领与反占领的斗争仍时起时伏。特别是和谈陷入僵局或低谷时,发生暴力冲突的危险很难避免。从2000年9月底持续至今的巴以流血冲突造成了300多人死亡、上万人受伤,双方经济损失达数十亿美元。冲突的起因就是巴以最终地位谈判陷入僵局,使双方领导人和民众的不满情绪急剧增长。这也再次提醒人们,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它们之间的激烈冲突决非在短期内就能烟消云散。阿以实现和平共处,中东实现全面和平仍有相当漫长的路要走。(完)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世纪观察:苏美和俄美关系百年风云 (2001/01/09 00:38)
世纪观察:曲折向前的南北关系 (2001/01/07 19:30)
世纪观察:非洲大陆历史性的跨越 (2001/01/01 14:31)
世纪观察:巴以百年争端总有尽头 (2000/12/27 11:27)
世纪观察:告别“雅尔塔”,世界走向多极化 (2000/12/25 15:15)
世纪观察:正视历史—20世纪留给日本的严肃课题 (2000/12/24 18:05)
世纪观察:铸剑为犁路漫漫——百年沧桑话裁军 (2000/12/20 09:45)
世纪观察:联合自强——非洲的振兴之路 (2000/12/19 10:00)
世纪观察:封锁四十载 古巴不折腰 (2000/12/17 16:43)
世纪观察:欧洲50年的战争伤痛 50年走向联合 (2000/12/12 10:31)
世纪观察:巴拿马运河百年话沧桑 (2000/12/11 09:51)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