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历史专题 > 正文

艰难的集结:1969-年9月14日-10月6日(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2月12日 09:31 《国际展望》杂志
艰难的集结:1969-年9月14日-10月6日(图)

克节朗战役简要示意图,比例尺大约为1:300000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艰难的集结:1969-年9月14日-10月6日

  陆军准将约翰·P·达尔维指挥的印度第4师第7步兵旅(加强第4炮兵旅2个营),被车运至达旺,9月14日后徒步向克节朗地区开进。第4师是印度陆军最著名的王牌部队,曾经在蒙哥马利元帅麾下的英国第8集团军编成内参加了二次世界大战,绰号“红鹰”。1962年的第7步兵旅下辖3个步兵营和1个步枪联队(相当于营的编制):第1/9廓尔喀步枪联队(这种命名法常见于英国及英联邦军队中,通常在由2支部队合并组成的单位中同时保留2支部队的番号),其历史可追溯到1823年,士兵多来自尼泊尔。廓尔喀雇佣兵的战斗力是举世闻名的,当年英国陆军中的廓尔喀兵团就曾经是王牌部队第2拉其普特营,成立于1798年,士兵多是来自印度东北部的拉贾斯坦和旁遮普邦的拉其普特和贾特人,他们自称是古印度武士种姓刹帝利的后代第9旁遮普营,成立于18世纪中叶,第4近卫营为第4师的机动兵力。此外还有一些小型炮兵单位,装备有3英寸(76.2毫米)追击炮和75毫米山炮,共6个多营6000余人。印军在集结中遇到了相当的困难,首先是当地糟糕的交通状况和恶劣的地理环境迫使第7旅在上山之前就轻装,几乎所有重装备都扔在了平原上。当地又正好在收割季节,军队征不到民工搬运物资,印度士兵必须背负全部给养进行漫长的山地行军。每名士兵负重近35公斤;其次由于仓促集结,印度官兵只身着棉制秋季作战服和帆布军鞋在严寒中行军,3名士兵分享2床行军毯,这导致了为数不少的非战斗减员,冻伤和肺水肿十分普遍。第1/9廓尔喀步枪联队在出发的第2天就有2名士兵死于肺水肿,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印军士气。印度空军试图用空投解决问题,但陆军声称至多只有20%的物资到了士兵手中。问题出在降落伞和空投场上,为了省钱,印军空军重复使用降落伞,这使得一些降落伞已经破损完全不能发挥作用。不知什么原因,空投清单上没有冬装、弹药,只有帐篷钉和装在200升油桶里的煤油。许多油桶顺着山坡滚下去,尤其是由c一1 19运输机空投的物资损失特别大,因为那玩意儿实在飞的太快了。

  先期出发的第9旁遮普营经过数天强行军,于9月14日到达克节朗河谷。此时,第2拉其普特营、第1/9廓尔喀步枪联队、第6炮兵营和第34重迫击炮团的2个中型机枪排已到达龙布;第4近卫营到达达旺。距克节朗约6公里的章多是第7旅的战术指挥中心和后勤补给节点,但向章多的集结非常不顺利,部队行动缓慢。考尔在10月5日抵达龙布时发现第1/9廓尔喀步枪联队和第2拉其普特营仍然留在龙布没挪窝,他们正在等待收集更多的空投物资。他于是强令这两个只有3天给养且没有满编的营立即向章多开进。10月6日,考尔中将和第4师师长帕拉萨德少将到达克节朗。集结完毕后的第7旅部队在一个大约1 2英里宽的正面展开——这几乎相当于步兵教范里的6倍。

  考尔坚持应在10月8日正式开始执行“里窝那”计划,第1个步骤就是将第2拉其普特营派往塔格拉山脊,攻占顶峰西侧的雍错山口。这个计划几乎将达尔维吓破胆,因为这意味着1个没有炮兵掩护的营要在解放军眼皮底下向海拔约4876米的山顶运动。他拒绝执行考尔的命令,面对下属的抗命,考尔的答复在以后的岁月传遍了印度陆军——“勇敢无畏的步兵不需要炮兵掩护”。无奈之下,达尔维退而求其次,要求在第2拉其普特营出发前先派出一支巡逻队前往尺冬地区,为该营提供侧翼掩护,而第2拉其普特营(缺1个连)定于10月10日凌晨发起攻击。

  ◆初战尺冬

  关于尺冬的小规模战斗,中印两国的资料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说法,根据我方的资料,印军一支约50人左右的巡逻队于10月8日在尺冬地区建立阵地,10月10日我军出动约一个连的兵力在炮兵掩护下向进驻尺冬的印军发起进攻,将其赶回克节朗河南岸,我军11人阵亡,22人受伤(这是当时的《人民日报》公布的数字),印军伤亡大约在25人左右。

  但是在印度方面的资料里,尺冬战斗的规模要大的多,战况要激烈得多。按照印方的说法,这支印军巡逻队由第9旁遮普营的56名士兵组成,营长昌德哈尔中校亲自指挥,于10月8日凌晨出发,下午3点到达尺冬。10月9日,前线一片平静。10月10日黎明,克节朗前线仍然平静,没有解放军要发起进攻的任何迹象。考尔中将起床后刮完胡须,勤务兵为他准备好了早茶。突然,黎明的寂静被猛烈的轻武器射击和迫击炮砰砰的闷响打破。尺冬的印军阵地被解放军炮火覆盖。大约早上8点,近600名解放军(夸大解放军投入的兵力是印度一贯的做法——编者)发起攻击。印军击退了解放军的第1次进攻,大约9:30,解放军发起第2波进攻。昌德哈尔中校负伤,他请求旅部的迫击炮和机枪火力支援以将部队撤出来。但达尔维拒绝了火力支援的请求,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尺冬在印军迫击炮射程之外;其次,还击可能会导致在12英里宽的整个正面上与解放军爆发全面战斗。真实的原因则是达尔维根本就没能力与解放军进行一场炮战——他手头只有2门3英寸追击炮,每门炮有60发炮弹,外加2挺机枪和12000发机枪子弹,只够半个小时用。此外,先前准备向雍错山ISI运动的第2拉其普特营此时正在克节朗河南岸行军,解放军的第1发炮弹落下时,前卫连刚到达离临时浮桥大约450米的地方。达尔维担心向解放军开炮可能会导致解放军炮兵的猛烈还击,给正挤做一团的第2拉其普特营造成严重伤亡。于是达尔维命令巡逻队向5号桥方向撤退,但此时解放军的增援部队达到并发起第3波进攻,占领了前沿阵地。战斗中第9旁遮普营有6人阵亡、11人受伤、5人失踪。

  尽管双方说法不一,但尺冬的小规模战斗对印军后续的行动造成了重大影响却是不争的事实。尺冬初败后,达尔维请求考尔暂停“里窝那计划”,但考尔称他无权让部队撤退,必须飞到新德里请示。考尔在10月11 El到达新德里向尼赫鲁汇报了塔格拉山脊战斗的最新情况。考尔事后回忆,他在与国防部长、

财政部长和各军种参谋长会谈时解释了印军面临的战术上的劣势并提出了三个选择a.不顾解放军在数量上的压倒性优势,继续贯彻“里窝那”计划的攻势思想;b.撤消“里窝那计划”中关于进攻的命令并就地组织防徘c.后撤到更加有利的地形固守。

  印军东线司令部司令森中将认为第7旅可以守住当前阵地(此时他并不知道解放军已经在中印边境东段集结了藏字419部队计5个团,总兵力超过l万人,对第7旅形成压倒性优势——编者),他得到了陆军参谋长塔帕中将和考尔的支持。于是,第4师师长帕拉萨德少将和第7旅旅长达尔维准将的意见被扔到一边,考尔的“定点防御”为第7旅的失败掘好了坟墓,印军被以连(或加强连)为单位分散配置在各个隘口、桥梁、易于徒涉的河滩等处,构筑碉堡、掘壕固守。原来驻扎在达旺的第4近卫营也奉命增援克节朗地区,但是这个拥有2500人的营几周前刚从新德里开过来,只有随身携带的3天给养,身着夏装,每名士兵只有50发子弹。他们的到来并未给第7旅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增强。

  就在印军大肆集结准备向我军发动进攻的同时,我两藏军区边防部队已经接到中央军委的指示作好了自卫反击战的准备,周恩来总理亲自特批500辆刚出厂的解放牌卡车沿川藏线紧急调运部队。10月18日,我军准备就绪,印军阵地的位置和方向都被详细标注出来,我军还向5号桥方向实施了长达90分钟的炮火佯动。那天天降大雪,积雪厚达l英尺,达尔维准将被迫从克节朗收集不管什么冬衣,送到驻扎5号桥的印度士兵手中。19日,我军战役准备达到顶点,第2拉其普特营向旅部报告称在尺冬和临时浮桥间的地区有2000名我军部队和大量装备,运输给养的骡队正在翻越塔格拉山脊。达尔维准将再次要求从克节朗河谷后撤,他认为解放军一旦发起进攻,他的旅在3天内将被击溃(实际上第7旅在半天内就被击溃——编者)。他以辞职相威胁,称宁可断送自己在军内的前途也不能看着士兵遭到屠戮。考尔对他的抗议置若罔闻,浑不知达摩克利兹之剑已经悬在了头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