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战略观察:国际军事联合保障呈现新走势(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1月19日 21:49 解放军报
战略观察:国际军事联合保障呈现新走势(组图)

远程奔袭空中支援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战略观察:国际军事联合保障呈现新走势(组图)

海上机动协同保障

  保障形态:由军事行动保障向非军事行动保障拓展

  保障范围:由局部地区保障向全球总体保障拓展

  保障对象:由单边单国保障向多边多国保障拓展

  保障方式:由单纯军队保障向军民兼容保障拓展

  车华

  21世纪,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人类和平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不仅霸权主义、局部战争等传统安全威胁依然影响世界和平与稳定,而且像“9·11”恐怖事件、跨国犯罪、疫情传播、网络病毒蔓延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也日益激增,并成为严重制约全人类繁荣和世界各国发展的突出障碍。当前,各国从各自战略利益出发,十分重视发展双边和多边军事交流与合作,不断强化军事同盟和战略伙伴关系,以应对非传统安全因素可能带来的现实威胁。新世纪,国际军事合作行动的不断增多,使联合保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新的表现特征和发展走势,已引起世界各国及军方的广泛关注。

  全面准备保证“双重”优势

  通常,传统安全威胁的核心是军事安全,主要表现为战争及与之相关的军事、政治、外交活动。而非传统安全威胁远远跨越了军事领域的界线,如恐怖活动、武装走私等具有暴力特征,与传统军事安全意义上的战争、武装冲突又有很大不同,而且单凭军事手段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各国军队面对国际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不断增加的现实,相继调整和扩展职能,把应对传统军事安全威胁转向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双重军事安全威胁。与此相适应,军队行动的保障形态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由战争保障向非战争保障拓展、由军事行动保障向非军事行动保障拓展,从而表现出突破传统意义的保障形态。

  美军等西方发达国家军队把两国或多国在共同实施跨国界、跨地区的联合军事行动中,所进行的运输、维修、医疗和生活等方面的相互支援保障行动,称为“国际后勤”。它是在第一次

世界大战结盟国家联合后勤架构的基础上,适应“
二战
”需要而产生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率先提出“国际后勤”理论,并在近代局部战争中得到充实和完善。而“国际后勤”这种保障模式,虽在战争保障中发挥出积极作用,但还不能完全适应遂行非传统军事行动保障的需要。目前,一些国家已着手研究以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军事安全威胁行动“双重保障”为核心的国际军事合作行动保障问题,提出了信息互通、技术互补、资源共享的“联保”思路,并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在近几年的国际联合军演中,在信息、机场、油料、医疗、军需、技术等保障上,均体现了联保互补的基本原则。

  快速联动构建战略优势

  非传统军事安全威胁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跨国性。以往传统军事安全威胁只局限在某个地区和国家,而非传统军事安全威胁的范围已不受国家或地区疆界的局限,往往带有全球性。大体上说,这种跨国联合行动的地点具有不确定性,往往可能涉及整个全球。因此,组织国际联合行动保障,也必将跨国家、跨地区进行。正如北约维修与补给局高级官员所指出:“我们不得不越来越多地把保障看作是国际的而不是国家的,新的发展正推动我们向这个方向前进”。

  目前,为了全面适应国际军事合作保障的需要,一些国家在加强本国军队保障建设的同时,正采取积极的战略性措施,以提高应对非传统军事安全威胁的国际合作行动保障能力。

  加强战略投送和快速部署能力建设。外军认为,战略投送是其军事威慑能力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作战和支援保障具有决定性意义。美军为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已提出在96小时内将1个旅、120小时内将1个师、30天内将5个师和30天的作战物资投送到世界任何地点的战略机动目标,且十分重视提升战略空(海)运能力。

  强化“全能型”战略预置。外军认为,战略预置是迅速形成跨国军事行动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措施。但是,面对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军事领域的现实,西方国家已调整和改变“多多益善、有备无患”的战略预置思路,转而研究探索平时预置与战前预置、有形预置与潜形预置、平面预置与多维预置相结合的新方式,使战略预置达到既适应军事行动、又适应非军事行动需要的“全能功能”。

  提高远程保障能力。在信息化条件下组织国际间的联合保障,做到远程精确化、实时化尤为重要。在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一方面依托“全球作战保障系统”,精细、准确地掌握保障力量和行动,实施远程指挥;另一方面利用战场网络系统,向参战的其它国家军队提供必要的作战和保障信息,进行保障协同;同时还运用数字化网络提供的可视系统,将战场装备战损情况和难题提供给千里之外的技术专家,通过专家远程指导战场抢修。可见,欲实现现代信息化条件下的远程保障,国际联合行动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统一指挥形成全时空优势

  随着非传统安全因素的产生,国际军事合作行动的目的已不再是单纯的军事安全问题。由于参与国际联合行动国家的目的、地域、武器装备、技术手段、保障体制和生活习俗等不同,给保障行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就要求国际军事合作保障,要高度集中,统一指挥,全面协同,形成全方位、全时空的保障优势。

  加强一体化指挥控制。国外有关专家撰文指出,未来国际军事合作保障指挥将是高度一体化的指挥,同时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一是由多国人员组成的具有高度权威的保障指挥机构;二是由多国保障力量混合编成的具有高度协作能力的联合保障部队;三是各国指挥通信系统实现无缝链接,各种保障信息实时共享。而其中,高度集中统一的指挥是国际军事合作行动保障成败的关键因素。目前,一些国家对国际军事合作保障一体化指挥问题已开始进行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指挥机构、联保方式、建立无缝链接网络等方面,特别是通过联合军演广泛进行实战模拟检验。同时,各国军队还注意采取增加翻译人员、配发语言翻译机等措施,跨越保障环节中的语言障碍。

  建立兼容性保障体制。美军在“2010年联合构想”中明确提出:“遂行未来作战时,我们必须找出最有效的方法以协调和完善我们与同盟和联盟伙伴之间的兼容性。”近年来,西方国家一直在增强国际军事联合保障“兼容性”方面作积极努力。

  集中利用保障资源。由于恐怖活动、跨国犯罪等非军事安全事件突发性强,具有明显的国际特征,且爆发时间、地点、方式不固定,危害巨大,对国际军事合作行动的时效性要求很高。所以各国专家认为,只有充分利用、集中使用当事国和周边国家、地区的设施、技术、医疗、生活物(食)品等保障资源,才能更高效地实施国际合作支援保障。

  集成力量发挥一体化优势

  未来,跨国军事行动和非军事行动保障任务将相当繁重,武器装备调运量大,物资、器材供应多,而大多数国家的保障基地都在本国,这就给国际合作行动保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以往,实施国际间的支援保障,主要在提供基地、机场、港口、经费、物资及保障力量等方面进行不同的保障分工,但这些保障最终还是局限在军队范畴内,参加合作行动国家的保障优势并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因此,一些国家为增强作战和保障效益,改革国际间联合保障的方式,把以往由军队承担的保障任务开始向民间拓展,形成了令人关注的保障新模式。

  保障任务“外包”。美国防部高级官员指出“我们没有必要让士兵去削土豆皮,任务‘外包’是发展趋势”。西方国家军队也认为“当前民间承包商正担负着历史上由军队担负的在各种应急环境中遂行保障的任务。”所以,增加民间保障力量在战争中的比重,运用商业模式实施军事行动保障,越来越成为各国提高保障效益的重要方式和发展趋势。

  预建“平民部队”。由地方技术力量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力量为军队提供必要保障支援的做法,当前在世界各国军队越来越得到重视。特别是在高强度、高消耗的国际军事合作行动中,组建一支担负保障任务的“平民部队”日渐凸显。据报道,10年前,美军军事人员与担负保障任务的地方产业人员的比例是50∶1到100∶1;而在伊拉克战争中,这个比例已接近10∶1。国际军事经济专家分析,军事行动保障的民间化可使军队最大化地利用工商业部门完善的资讯网络、物资传输渠道、技术和人力资源,从而发挥出规模经济的优势,大幅度降低军事保障成本。

  加强保障装备、设备的通用化。目前,为了能够与国际接轨,世界各国的保障装备都不遗余力地呈现向国际通用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保障愈发显现。

  总之,面对新的世纪,新的变革,新的挑战,给世界各国军队现代化保障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课题与思考,而只有适应国际安全形势的大环境,军队保障建设才能够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转型中高水平发展,这在当今已愈来愈成为各国军事家的共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