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长篇特写:国防科大角逐第五维战场的先锋队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5月10日 18:44 新华网

  角逐第五维战场的先锋队——记国防科大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年轻创新团队

  新华网长沙5月10日电题(记者 徐壮志)随着看不见的电磁波扫过远方,眼前的显示器上同步显现出一簇簇杂乱跃动的光点。

  在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周智敏及同事们的眼中,是不亚于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

  看似杂乱的图形,实则凝聚了最新雷达技术、极为复杂的信号和信息处理技术。经过12年的艰难跋涉,中国,终于成为继极少数发达国家之后,掌握这一尖端雷达技术的国家之一。毫无疑问,拥有这一全新战场侦察能力后,军队的作战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战争行动遍及陆、海、空、天、电五维空间。而被称为第五维空间的电磁空间,更以其对军队战斗力倍增器式的影响力,成为世界各国不惜下大力气角逐的军事科技制高点之一。

  周智敏和他的同事们,就是这样一支奋战在电磁空间的先锋队。

  在这个肉眼看不见的电子世界中,这支担负着为我军培养电子信息高层次人才、从事

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和重要武器装备研制等重任的队伍锐意创新,仅“十五”期间,他们完成重点课题40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各7项,在卫星导航、精确制导、目标识别、先进探测技术研究方面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开始时,我们连最起码的信号产生都无法实现。”回忆研制历程,周智敏说,国内研究雷达的单位很多,当时都觉得我们这一步跨得太大、太超前了。

  有超前的气魄才有跨越的机遇。1995年初冬,当雍少为、王飞雪、欧钢等3位稚气未脱的年轻博士研究生把一份技术方案放在中科院院士陈芳允眼前时,这位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奠基人之一的元勋科学家大为惊讶:他所提出的我国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研制已满10年,却因为在这一关键系统研制上始终无法突破而面临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由于所提出各项指标远高于国内当时的技术水平,参加研制的一些单位实际上已经放弃了攻关的努力。

  年轻人的方案出奇大胆——即使是早已拥有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发达国家,这种技术也还停留在学术探讨的层面。质疑、争论、探讨……众多专家虽然认同这一方案的先进性,但对它的可能性却多持怀疑态度。

  从一笔旨在鼓励尝试的4万元经费起步,几位年轻人在一张张白纸上开始探索与征服……

  “不可能!”看着显示器上显示的信号捕获和处理数据,几位专家甚至质疑起测试的真实性。

  1998年5月,第一次星地对接在北京进行时,参试系统接近理论极限的速度令所有在场的专家大吃一惊。反复验证后,陈芳允院士激动万分:中国的卫星导航工程定位系统终于跨过了核心技术瓶颈,进入了应用阶段!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国家。

  2004年底,几位年轻人又推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用户终端——手持式用户机,再一次打破了“技术上不可能”的论断。2005年夏天,正是靠着这种手持机所提供的位置和其他信息,新疆军区一支运输车队得以在泥石流灾难中获救。

  今天,学院“卫星导航研发中心”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2岁的队伍,已成了我国自主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关键技术攻关与装备研制的“国家队”。始终担任这一项目总设计师的学院院长庄钊文对这支队伍十分满意:“正是因为敢于挑战前沿的勇气和坚持自主创新的思路,才成就了今天的事业和队伍!”

  从1991年的海湾战争到2003年的

伊拉克战争,人类一步步迈向信息化战争时代。作为国家“863”专家、总装备部跨行业专家,庄钊文身在实验室,眼睛却关注着万里之外的每一场战争:精确制导、电子干扰、隐身技术、卫星技术……正是这些技术,逐步地改变着战争的形态。

  电磁技术,已成为决胜未来战场的关键因素。从1992年中央军委确立新时期军事战略,到2004年“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目标的提出,庄钊文和学院的每一位师生,都感受到了肩上那越来越沉重的责任——军队跨越式发展呼唤科研领域的创新与跨越。

  庄钊文和学院领导们煞费苦心:构建科学合理的科研机制,举办各种跨专业的学术交流活动,对新理论、新概念、新技术等开拓性研究课题的重点扶持……

  雷达目标极化信息处理,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50多年来没有突破性成果。1996年,庄钊文把这一课题交给自己的博士研究生王雪松。

  “1992年,一位国际著名雷达极化信息处理专家来华讲学时,曾断言这一难题‘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内,很难取得突破’。”早在本科时就对这一问题进行过研究的王雪松,既清楚地了解课题的难度,更记得W·M·伯纳那场令他印象深刻的报告。

  千百次从杂乱的电磁波中捕捉极化参数,再进行记录、分析……课题做到最后,果然陷入了重重困境。实验室里想不通,就回到家里想,家里想不通,就跑到校外公路上边走边想,一次次从早晨走到天黑。巨大的压力,使20多岁的王雪松精神几近崩溃……

  “既然传统的极化理论体系难有进展,那么,是否理论本身有缺陷呢?”王雪松逐步发现了极化基础理论的诸多局限性,提出了“瞬态极化”的全新概念。论文《宽带极化信息处理的研究》被专家认为是雷达极化研究上的重大创新和突破。

  在学院创新思路的推动和支持下,一大批像王雪松一样的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全院200多名教学科研人员,平均35.8岁。在所有重点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和主要完成人中,40岁左右的年轻人占85%。

  学院政委乐道斌手中有这样一组令他引以为傲的数据:国家级知名专家10人,各种国家、军队级拔尖人才数十人……

  这些奋战在军事科技最前沿的尖兵们,同时也关注着军队建设的一举一动。从“博导部队行”到“送科技下基层”,各种主题调研活动既为部队解决了一些难题,也提高了科研人员推进科研创新的紧迫感。

  ——女博士张静三年中六下海岛,出色完成“通用型对海监视雷达系统”研制任务,直接提高了海防官兵的对海警戒能力。

  ——某部新型装备一个关键的模数转化部件故障频发。因为连电路图和几个关键技术指标都没有,没有单位愿意接这个课题。得知此事,担负着多个重要项目科研任务的付强教授专门赶赴部队。3000多个元器件的复杂组合,全部要像瞎人摸象一样一点点试验……最终,他拿出了性能更稳定更先进、体积只有原来五分之一的产品,价格也只有从国外购买的六分之一。

  ——与其他科研人员相比,叶剑平教授的科研更多是在军舰上进行的。这位7年来每年只有2个月“出差在家”的教研室副主任,最感自豪的就是自己和同事们最新的创新成果已出现在海军新型军舰上。

  “虽然出了不少成果,但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巨大需求相比,这只能算是刚刚起步。”国防科技大学政委徐一天将军说,在世界性军事变革汹涌大潮中,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正以超常的努力和牺牲,为国防和军队建设跨越式发展而勇逐潮头。(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中国军事 | 军事视频 | 军事图片 | 军备动态 | 周边军情 | 新闻评述 | 军事论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