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军报记者探访总装某基地模拟环境试验室(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2月05日 12:05 解放军报
军报记者探访总装某基地模拟环境试验室(附图)

某型自行火箭炮正在进行环境测试。李俊琦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寒冬,本报记者踏访总装某基地模拟环境试验室,感受“人造气候”的悬殊变化——

  从“亚马逊”到“北极圈”

  本报记者 孙阳 通讯员 纪保成

  走进“人造热带雨林”

  寒冬季节,记者来到总装某基地,听说这里有一个高温、湿热试验室。在路上,记者饱尝严寒之苦,因此对这个试验室格外感兴趣,立即要求技术人员安排去“看看”。这是一个容积达1000立方米的“高温包”,从0摄氏度上升至80摄氏度,只需要四五个小时。进入试验室,值班人员带领记者向右走了几步,打开了一个密封门。顿时,令人窒息的热流扑面而来。值班人员告诉记者:“这里,主要用来进行各种武器系统及其它大型部件的高温、湿热试验。”记者钻进高温包,一看墙上的温度计:乖乖,52摄氏度!不一会儿,额角就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这里,是典型的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雨林气候。正在值班的干部告诉记者,现在进行的是某型武器高温、湿热试验。根据试验要求,机器在一定湿度下需要连续运转5个周期,每个周期48小时。也就是说,人和机器要不间断工作10天10夜,然后进行射击试验。记者到达之前,试验人员已经在这里连续工作了6个小时。

  这样的环境中,分分秒秒都格外难熬。高温、湿热试验,要求从30摄氏度升到60摄氏度后保湿8小时,再将温度降至30摄氏度保湿21小时。其后,在1小时内从30摄氏度降至20摄氏度,全过程必须保持95%的湿度。

  突然,用于给试验产品降温的冷冻机组1号机声音出现异常。值班干部陈德明、士官张军虎马上启动2号机,迅速将1号机关掉。此时,1号机压力已经达到15.6千克,如果升到16千克,将会导致压缩机曲轴断裂,甚至会发生爆炸。

  面对险情,技术人员立即启动应急措施,将磨损的高低压阀片更换下来,把过滤网清洗干净,再安装上去重新进行试机。

  险情解除,试验继续。室内热浪滚滚,雾气腾腾,记者胸闷眼花,汗流浃背,脸也被热流蒸得红彤彤。值班员笑着对记者说,这是免费洗“桑拿”!

  “北极圈”,只有一门之隔

  与高温试验室一门之隔,就是低温试验室。这里,气温达到零下42摄氏度。这道门,堪称“一日冬夏”两季的分水岭。在低温试验间内,记者看到的是完全另一幅景象:空气仿佛都凝结成了硬块,嘴中呼出的雾气足有1米多长,真有点“哈气成冰”的感觉,记者顿时感到呼吸困难,仿佛一下子从赤道来到了天寒地冻的北极圈。

  值班员告诉记者,在4个小时内,这里的气温可降到零下70摄氏度,10个小时内即可达到零下100摄氏度。

  在这种特殊环境中工作的官兵,磨练了特殊的意志。炎炎酷暑,他们穿着皮衣、戴着皮帽走进低温室;三九冬日,他们穿着T恤衫钻进高温室……在这里,记者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去年6月,某武器装备定型试验,要求必须在高温试验室和低温试验室相互交叉不间断进行,96个小时内必须完成试验任务。

  然而,就在试验刚刚进行到5个小时的时候,低温试验室制冷设备涡轮突然发生故障,不能制冷,试验被迫停止。专家诊断,是制冷设备涡轮内电圈损坏,短时间内难以修复,至少需要一个月才能修复使用。

  面对诊断结果,基地领导、科研院所都急了。关键时刻,低温试验室组长李俊峰高工,提出了3个小涡轮并联制冷的方案。经过1个小时的安装调试,3个小涡轮成功地装在了制冷机上,试验数据显示正常,保证武器装备试验达到了低温要求。期间,参试官兵连续工作4昼夜,推着被试武器装备出“火炉”,入“冷宫”,有时一天内要在温差极大的高低温试验室里穿梭十几个来回,最后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任务。去年底,3个小涡轮并联制冷方法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暴雨”中感受“天时”

  环境试验室,有制造“地利”的优势,也有设计“天时”的本领。值班人员把记者带到了一个里面布满了大小、形状不一的各种喷头的试验室。他告诉记者:“这里就是淋雨试验室,自然界中的小雨、中雨,甚至是大雨、暴雨在这里都可以模拟完成。我国常规兵器所需要的淋雨和浸水试验也大都在这里进行。”控制机房内,试验室的技术人员正坐在仪器前,通过自动化手段自如地操纵着巨大的“空调系统”,控制着各个试验室的温度。记者了解到,该“空调系统”可模拟世界上任何地区的温湿气候条件,可对各种武器进行高低温、干热、湿热交变、雨淋、扬尘等气候条件下的仿真试验。值班人员告诉记者:“淋雨试验,主要是从实战的角度出发,检验武器装备对淋雨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向生产厂家和研制单位提供有效的信息反馈,提高武器装备整体性能。”去年冬天,某车载火炮进行密封性、腐蚀性淋雨鉴定试验。其中,暴雨淋雨试验是该型武器装备最重要的试验,整个流程要求在30分钟内必须不间断达到武器装备淋雨冲击饱和状态。试验中,淋雨控制解调器突然发出报警声,监控录像显示无信号传出。为了能及时向厂家和科研单位作出信息反馈,参试官兵冒着冰凉刺骨的“雨水”进行抢修,仅用5分钟便排除故障。当他们从试验室出来时,每个人手冻麻了,脸冻紫了,喷嚏一个接着一个打个不停……但是,官兵们心中依然喜滋滋的。他们告诉记者,过去为了找到符合试验要求的气候环境,试验场的官兵们冬天要去漠河,夏天要到海南岛。现在,这一切足不出户都能实现。

  一天之内,记者走过了“四季”。在一卷厚厚的档案中,记者检索出如下文字:

  环境模拟试验室,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全部设备自行研制生产,至今工作6万多小时,完成了1600余项火炮、装甲车、运输车、

火箭部件等军用装备的试验任务……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