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国际观察:2005年世界航空发展回眸(之三)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2月03日 00:11 航空工业科技信息中心

  民用航空市场复苏 飞机制造商积极推出新一代产品——2005年世界航空发展回眸(之三)

  [中国航空信息中心2006年1月10日综合报道] 2005年,民用飞机市场复苏,世界民用飞机制造商获得的订货激增。以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为例,波音公司2005年共获得1002架大型商用飞机订货,空中客车公司截至11月30日共获得687架订货,所获得的订货量均比2004年大幅增长,2004年这两家公司所获订货量分别为277架和370架。与此同时,民用飞机制造商都在积极推出新一代民用飞机,以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1、大型商用飞机制造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积极推出与发展换代新产品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型商用飞机领域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全球市场几乎被美国波音公司和欧洲空中客车工业公司这两大航空巨头瓜分。不管是波音公司还是空中客车公司,其产品都已形成了自己的系列,从100座的低端大型商用飞机到500座以上的巨型商用飞机,全方位地覆盖着不同的市场需求,而且通过大型商用飞机的系列化和通用化发展,取得了很大的竞争优势。而俄罗斯图波列夫和伊留申联合体研制的图-204和伊尔-96等大型商用飞机市场主要局限在独联体国家。

  (1)空客公司推出A350,与波音公司的波音787正面交锋

  空中客车公司作为在大型商用飞机领域最具活力的制造商,为客户提供从100座到目前全球最大民用客机--双层客舱的A380这样一个完整的大型商用飞机系列。"空中客车"飞机分属四个系列,分别是:宽体A300/A310系列飞机、单通道A320系列飞机(A318/A319/A320/A321)、远程A330/340系列飞机、 双层A380超大型客机。2005年,空中客车公司为了应对波音公司的挑战,推出了与波音787竞争的A350远程飞机。

  2005年10月初,空客公司股东EADS和BAE系统公司宣布批准A350项目,从而使这个与波音787"梦幻班机"竞争的项目正式启动。A350新型双通道宽体客机系列与波音787-8和-9在航程和座位数上很相似,它将包括两种型别:A350-800采用三级座舱布局,载客253人,最大航程16300千米;A350-900采用三级座舱布局,载客300人,最大航程13890千米。A350飞机计划2009年第2季度进行首次飞行,2010年投入使用。

  目前空客正在改进该机的设计,目的是进一步减阻增速和优化全机配置。该机将在2006年年初冻结设计。空客已提出的设计修改涉及到A350的机翼、翼梢小翼、机头形状、机腹整流罩、平尾和机内系统等诸多部分。在进行设计修改过程中广泛使用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手段。经过这些修改,A350的设计巡航速度可由马赫数0.82提高到马赫数0.83。A350采用复合材料机翼,机身由铝锂合金制成。波音787则全部采用复合材料。两款客机的设计者均以效率优先,在当今全球众多航空公司均面临或多或少财务危机的情况下,这显然是两家公司的重大买点。空客表示,A350在经济性和燃油效率方面优势明显;与波音同级别客机相比,空客客机的运力高12%~14%,每座运营成本低8%,航程远555千米。

  与此同时,波音公司正按计划研制波音787。2005年下半年, 波音787飞机的确认构型工作已经完成,这标志着波音787"梦幻班机"项目的联合开发阶段已经结束,787客机的更多详细设计将陆续开始。此外,波音公司还在与FAA一道起草787的取证试验计划,公司计划在2006年年初开始该机的取证试验。

  波音787是波音公司最新推出的一种以超高效为切入点的200~300座级的中型运输机,目前有三种机型,分别是787-8、787-9和787-3,航程为6500~16000千米,波音787的特点是将使航空公司能够更好地满足乘客对经济性、舒适性、不经停直飞点对点飞行以连接全球更多目的地城市的需求。该机将采用多项最新技术,如复合材料用量达到50%,主承力结构首次采用复合材料;波音787将采用先进的高效发动机GE公司的GenX和英国罗罗公司的遄达1000,以及利用先进气动性能和系统的综合效果,使乘客的人均油耗大幅降低,显著降低排放;使其效益比现役的同类客机提高15%~20%,争夺21世纪的更新换代产品市场。另据最新报道,波音公司近期又提出了载客量超过300名的远程型787--787-10方案,并正与潜在客户接触,但目前公司并不打算立刻启动其研制。787-10瞄准的市场段是取代777-200ER/LR或A340-500。

  在高油价、高成本的运营压力下,航空公司对节能效果更好,性价比更佳的新机型需求高涨。针对这一趋势,波音公司在潜力巨大的中型远程飞机市场推出787梦想机型,并大获成功,已斩获254架订单。凭借787的成功,2005年把空客公司拉下民机霸主宝座的波音公司发起了"王者归来"的冲击。空客公司则针锋相对地推出A350计划,以遏制波音的市场扩张。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波音空客民机市场之战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A350与波音787的胜负。

  (2)面对A380对超大型商用飞机市场的冲击,波音公司推出了先进型波音747

  作为全球最主要的民用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向市场提供了从100座到400多座各种级别的飞机,同时还有完整的货机系列,提供的产品包括717、737、747、757、767、777、787系列飞机和波音公务机。2005年,随着空客公司A380首飞成功及其交付日期的逐步邻近,波音公司利润最为丰厚的波音747飞机面临巨大的市场挑战。为了占领波音747早期型号的替代市场,波音公司在2005年提出了先进型波音747方案。

  总的来说,尽管A380在研制过程中遇到了飞机超重和进度推后的问题,但是2005年这种迄今世界上尺寸最大、客/货容量最高的喷气客机仍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2005年4月27日, A380顺利完成首飞;9月,第二架飞机又飞上蓝天;11月以后,空客公司使用01号(MSN 001)A380进行首次洲际飞行,并在亚太地区的多个枢纽机场进行展示。根据计划,A380飞行试验项目将有5架飞机参加,其中MSN001主要用于载荷确认及飞行控制系统研制;MSN004将完成飞行性能试验;另外2架飞机将安装全部客舱系统,进行客舱及噪声试验,以及早期长途飞行和后期航线验证、机场兼容性试验;第5架飞机将完成GP7200发动机的有关试验。整个A380试验计划将累计超过2500飞行小时。按空客公司目前的计划,A380将在2008年年底达到4架/月的生产率,并将这一生产率维持到至少2010年。

  A380的乘客数为555人,客舱分为上下两层,航程14800千米。此外,空客公司还要发展A380的货运型、航程延伸型、加大型及缩小型等。A380除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商用运输机以外,还有几项第一:它是空客公司有史以来首次先对机体采用先进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进行结构设计和优化的产品;是空客公司第一种采用完全一体化航电系统的飞机;是首次将液压系统的压力增加到5000大气压的民用飞机,而传统系统为3000大气压;是第一种采用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复合材料中央翼盒的大型商业飞机;是目前客机中主客舱最宽的飞机。

  2005年,面对空客公司咄咄逼人的气势,为了继续占据大型民用飞机市场,应对A380的挑战,波音公司提出了"先进型波音747"(747 Advanced)的方案,先进型波音747是正在生产的747-400的的加长改型,机身加长了约3.6米,设想为450座,采用与787相同的发动机--罗罗公司的"遄达"1000或通用电气公司的GEnx,以M0.86巡航时的最大航程为14816千米。该机将通过采用先进铝合金减轻机身重量和减阻提高效率,其燃油效率据说将比A380高6%。波音公司设想该机将占据大于747-400客机市场的一半,但这一半是波音自己定义的450座级,另一半则是空客设想的500座以上级别。波音之所以只瞄准这块市场的低端,是因为这样相对来说不需要那么多投资,并且即便潜在的客户数量很少也能赚钱。

  (3)俄罗斯提出MC-21近中程干线飞机方案

  据俄罗斯雅克夫列夫设计局介绍,由俄罗斯主要设计局(包括伊柳申航空联合体、雅克夫列夫设计局和图波列夫设计局)联合研制的MC-21近中程干线飞机将于2006年末完成设计草图,2011年计划进行飞行认证,2012年开始使用。MS-21将主要有三种型号,分别载客132、150和168人,计划用来取代图-154和雅克-42,其主要区别只是机身的长短。该机航程为5000千米,而LR型(增程型)则达6350千米。据俄方预测,俄罗斯国内对该级别飞机的需求量巨大,在2025年前,由于客流量的增加以及大量陈旧飞机的退役,俄罗斯对MS-21的需求量超过800架。MC-21计划的科研和试验设计工作的费用估计为12~13亿美元。据称,MC-21飞机的先期计划在众多俄罗斯航空航天部门的竞争中赢得头彩,它已被定为"2002~2010年及到2015年期间俄罗斯民用航空技术发展的目标计划"。目前,MS-21是100%的俄罗斯项目,但俄业界专家们认为该机的设计目标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实现。中国是最经常被提及的候选者,此外还将寻求西方供应商,例如发动机选择就包括CFM国际公司的CFM-56。

  2、加拿大和巴西两大世界支线飞机巨头发展系列化产品,俄罗斯推出RRJ支线飞机

  目前,世界支线飞机制造商之间的争夺日趋白热化,以前的那种诸侯割据的局面正在逐步转变,近年来先后有多家公司退出了支线运输机制造商的行列。从目前情况看,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和庞巴迪公司已经成为支线运输机领域的"双雄",它们的产品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市场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俄罗斯的制造商已经提出了RRJ支线运输机计划,以期打入世界支线运输机市场。

  (1)庞巴迪公司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积极推进新型飞机研制与适航认证

  作为世界两大支线飞机制造商,庞巴迪公司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向市场提供系列化的产品和服务。庞巴迪公司的产品系列包括37~39座的DHC-8-100/200、50~56座的DHC-8-300和70~78座DHC-8-400涡桨支线飞机,以及50座的CRJ200和70~78座CRJ700。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产品包括37~50座的ERJ135/140/145和70~110座的ERJ170/175/190/195喷气机系列。

  2005年,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在积极向市场推销DHC-8和CRJ系列支线飞机的同时,正在筹备发展C系列喷气机。C系列飞机是该公司有史以来研制的最大和航程最远的喷气机。C系列飞机设计为110~130座级,航程5550千米;该机欲填补巴西航空工业公司70~110座级飞机与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的更大型客机之间的空缺。庞巴迪承诺C系列飞机的使用成本将比这些飞机低15%,计划该机2010年投入运营。预计C系列飞机和发动机的研制总经费约为30亿美元。

  目前,庞巴迪公司正在与普惠加拿大公司谈判为C系列飞机研制发动机的事项。普惠加拿大公司看好C系列飞机的市场前景,而且高端公务喷气机的发动机是其产品系列的一个空缺。但由于时间较紧(约4年)和研制费较高(超过10亿美元),普惠加拿大公司准备寻找风险和收入分担的合作伙伴。罗克韦尔-柯林斯公司也表示将参与C系列飞机计划。但怀疑主义者认为,C系列飞机将与空客A318和波音737-600直接竞争;而且100座级的波音717因为需求少而定于今年停产。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在2005年业务经营顺利。除了获得多家客户的大订单外,在2005年9月2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又为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带来好消息。100座的EMBRAER 190客机通过了FAA的型号认证,这意味着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已经可以向启动用户美国JetBlue航空公司和通用电气资本航空服务(GECAS)公司交付该型号飞机了。而就在这个消息出台3天前,EMBRAER 190刚刚通过了巴西适航当局CTA的型号认证。预计,欧洲航空安全管理局(EASA)和加拿大民航运输部(TCCA)也将于近期对该机进行型号认证。根据计划,同系列客机中的EMBRAER 195将于2006年开始接受认证审查。截至2005年6月30日,EMBRAER 170/190系列客机已在全球收到了412架确认订货和373架选购权订货。另外,巴西航空工业公司还宣布,它还在2005年与国际金融公司签署了总额1.85亿美元的贷款协议,用于完成ERJ-190/195的研制和试验。

  (2)俄罗斯政府支持发展RRJ支线飞机

  据俄罗斯交通监督局统计,俄罗斯航空公司现在运营着约1500架客机,但大部分已经陈旧老化,因为它们都是原苏联时代的产品。从2006年开始,航空公司不得不退役陈旧的飞机,但已经不再强大的俄罗斯飞机制造企业无力保证航空公司对飞机的需求。虽然俄罗斯进口飞机的关税高达飞机价值的40%,以保护本国航空制造业,但这并没有推动本国飞机进入市场。例如,2004年俄罗斯航空工业只制造了7架民用飞机。与此同时,据俄交通部门预测,2010年前,俄罗斯的客流量将至少增加到每年5000万人次,而航空公司需要200架新型干线飞机和300架支线飞机。

  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俄罗斯政府对RRJ型飞机寄以厚望,期待该型飞机成为"突破性"产品,以便进入国际市场,从而追赶空中客车和波音公司。"苏霍伊民用飞机"公司总经理苏博金表示,国家计划在2005年为RRJ的制造投资600万美元,2006年为1亿美元,2007年为1.5亿美元,2008年为3000万美元。据称,首架RRJ样机将于2006年首飞,不晚于2008年制造出首架批生产型飞机。2005年8月16日,在莫斯科国际航展上,俄罗斯联邦政府同苏霍伊航空股份公司签订了完成研制新型支线客机RRJ系列试验设计工作的国家合同。该合同将获得《2015年前民用航空技术发展》大纲框架下RRJ项目试验设计工作的国家拨款。根据大纲,从2005~2009年国家资金拨款总数为79亿卢布。俄罗斯金融租赁公司签署了10架RRJ的确认订单,成为该机的启动用户。俄罗斯旗舰航空公司Aeroflot计划购买50架RRJ仍在谈判当中。(完)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