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国际观察:2005年世界航空发展回眸(之二)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2月02日 00:10 航空工业科技信息中心

  新军事变革和信息技术推动航空武器装备飞速发展——2005年世界航空发展回眸(之二)

  [中国航空信息中心2006年1月10日综合报道] 新军事变革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航空武器装备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运用,制空权与制信息权、有人驾驶飞机与无人机、"软硬兼施"与空天一体、平台作战与体系对抗等战斗力构成要素,已经对当前与未来作战思想和作战模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而对航空武器装备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1、美俄新一代战斗机发展取得新的里程碑

  2005年,美国和俄罗斯的新一代战斗机发展取得较大进展。代表着当今世界战斗机最高技术水平,具备隐身、超声速巡航、非常规机动、传感器数据融合等全新的性能特点的美国F-22A先进战术战斗机,历经长达20余年的研制和型号发展(其中有冷战后因威胁减弱和性质改变而人为放缓的因素),终于成为全球最早进入服役的第四代战斗机,于2005年年底形成初始作战能力(IOC)。在设计侧重点上,F-22A战斗机以夺取空中优势任务为主,而F-35是以对地攻击为主的多用途战斗机,按美国全球军事战略要求,F-35将无法取代F-22执行同样的空中优势任务。F-22可以提供几种作战能力或潜力,包括突破敌方先进的防空系统,为后续联合作战扫清障碍的能力;在恶劣气象条件下,于敌防区外持续、有效地进行空天和信息作战的能力;探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发射以及摧毁来袭导弹的潜力。在美军转型中,增强信息优势、提高(战术级)联合作战能力以及实现网络中心战概念是重中之重,这也是F-22今后改进发展的主要方向或依据。

  美国的F-35"联合攻击战斗机"(JSF)项目在2005年也取得了较大进展。2005年6月,常规起降(CTOL)型F-35 A的首架系统发展演示(SDD)试验飞机完成了四大部件的--前机身、中机身、后机身(含尾翼)和机翼的对接,并于夏末开始安装各种电子设备以及液压系统和部件并进行通电试验,在2005年年底机体完成全部总装工作之后,将安装发动机并进行首飞之前的地面试验。同时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始制造称为B1的短距起飞垂直降落(STOVL)型F-35B SDD飞机。按目前的计划,F-35A将于2006年8月首飞,F-35B将于2007年年底首飞。F-35将于2007年进入初始小批量生产阶段,而SDD阶段将于2013年结束(共有23架F-35 SDD试验飞机)。根据最新调整的部署时间表,F-35B将于2012年开始装备美国海军陆战队,F-35A和F-35C舰载机(CV)将于2013年开始装备美国空军和海军。F-35将经济可承受性放在首位,成本是设计的一项重要指标,设计时在费用和性能之间进行充分的折衷和优化,其综合作战效能比F-16、F/A-18等第三代飞机有明显提高。在隐身性方面,F-35继承了F-22外形隐身和结构与材料隐身的优点,并且可以在外场对飞机进行维护而又不损伤其隐身性。在航空电子系统方面,F-35采用了在F-22"宝石柱"综合航空电子系统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宝石台"航空电子体系结构,综合程度比F-22更高,传感器的功能更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水平也更高。在短距起落能力方面,F-35采用的是轴驱动升力风扇方案来实现短距起飞和垂直着陆,这种方案产生的升力要比采用同样发动机的直接升力方案高出60%,而且从垂直起降状态转为平飞状态所用时间短,转化过程也更简单。F-35的验证机X-35B是历史上第一架在一次飞行中完成短距起飞、水平超声速俯冲和垂直降落的飞机。在自主式后勤保障系统方面,F-35在机体内安装了机载预测和状态管理系统,可以随时监测发动机、航电系统和武器系统的性能以及主要构件的健康状态,并通过数据链自动传回后方基地。

  此外,苏霍伊公司在2005年提出了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制进度表。据俄航空新闻网2005年9月报道,苏霍伊公司总经理米哈伊尔·波戈相为研制"第五代"战斗机规定了时限,即2005年将完成主要设计工作,2006年完成全部设计和相关文件制定工作,2007年完成全部制造准备工作,2008年制造出首架试验样机,2009年开始进行原型机试飞。苏霍伊设计局的设计方案是在2002年4月获选作为俄未来"第五代"战斗机的。目前,外界对俄"第五代"战斗机的设计细节知之甚少,据估计其正常起飞总重与苏-27同级即24000千克,该机将具备空对空和空对面作战等多种用途,采用高度综合的先进机载电子设备且机载武器采用内置方式。

  2、无人机继续成为世界各国研究与开发的热点

  无人机技术是21世纪军事装备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近10年来的几次局部战争中,无人机都发挥了巨大威力,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对无人机技术的广泛重视。当今,世界各军事大国都在大力发展无人机系统。以信息化为中心,美国正在加紧研制全球信息栅格,以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同时大力开发拥有巨大潜力的无人机系统,打造有人与无人相结合的未来作战系统。

  (1)美国国防部发布《2005-2030年无人机系统路线图》,为美国无人机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5年8月8日,美国国防部发布了最新的《2005-2030年无人机系统路线图》。路线图中预测,无人飞行器的任务将很快扩展到电子干扰、通信截听、隐含电磁频谱的图像生成、弱信号测量等领域,相关技术的采用将使无人机的作战能力产生质的飞跃。路线图中提到未来可能用于无人机的某些最先进技术,包括对地面辐射源进行精确定位、侵入并接管敌方网络系统、发起计算机网络攻击、采用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对敌方导弹和机载雷达进行干扰或攻击等等。而定向能武器未来也将实现小型化并装备无人机,它包括激光武器和高能微波武器。

  按照新版路线图,计算机处理器技术将继续产生重大飞跃,用于操纵控制无人机的超级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和存储容量在未来几年内都将有大的飞跃,大约20年后,一名战斗机飞行员所学到的全部知识和经验可在片刻间下载并存储到无人机操控计算机中,使后者几乎可以代替有人驾驶飞机执行所有任务。

  而就未来可能实现的无人机能力,路线图按照年代顺序作了大胆的预测:2005-2010年,某些无人机将能以极低的噪声在约300米或更低高度飞行且不被发觉和探测,能探测树林掩盖的目标,能在超过7000米的距离上分辨人的脸部特征,能自主识别目标车辆;2010-2015年,无人机将能自主进行空中加油,并使用有100个谱带的超光谱成像传感器;2015-2020年,无人机将能对水雷进行实时成像,并且能在等量燃油载荷情况下续航时间提高40%;2025-2030年,将采用有1000个谱带的高光谱成像设备,并在机载计算机中装备与人脑的处理速度和记忆容量相当的处理器,无人机初步具有人类的某些智能特性。

  2005年美国无人机投资已达20亿美元,而整个20世纪90年代只有30亿美元。美国无人飞行器的数量到2015年预计将从现在的250架增加到1400架。从现在起到2011年,美国最大的几个无人机发展和采办项目依次是"全球鹰"(49.8亿美元)、"联合无人空战系统"(47亿美元)、"捕食者"(14.5亿美元)、"广域海上监视"系统(11.8亿美元)、"增程/多用途无人机"(10.4亿美元)。而按使用和维护预算计算,依次是:"捕食者"(8.61亿美元,最终将有15个中队)、"全球鹰"(4.96亿美元)、"阴影"(2.62亿美元)、"猎人"(1.57亿美元)和"全球鹰"海上验证机(1.28亿美元)。

  (2)各国大力发展信息无人机

  近年来,世界上研制发展无人机的国家与地区越来越多。除了美国、以色列、俄罗斯等较早研制无人机的国家外,欧洲的许多国家如英国、法国、瑞典、德国,亚洲的日本、印度和韩国等都提出了各自无人机系统的发展计划。据统计,目前从事研究与生产无人机的国家和地区有32个,研制型号已经增加到250种以上。这其中,绝大部分是从事侦察、观测、通信、探测等任务的信息无人机。

  在信息无人机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高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是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生产RQ-4A/B"全球鹰"无人机。美国的"全球鹰"高空长航时战略侦察无人机已经投入使用,侦察覆盖面积每天可达137320平方千米,最大飞行高度在20000米以上,航程5600千米,续航时间超过36小时,并具有真正的全天候能力,已完全替代有人机进行战略侦察。2005年11月,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又获得了一份总额6000万美元的合同,开始生产下一批5架RQ-4B"全球鹰"无人机。RQ-4B是RQ-4A"全球鹰"无人机的改进型,任务载荷为1350千克,比RQ-4A增加了50% ,从而能携带更多的情报传感器,增强了同时收集图像、信号情报以及红外和雷达信息的能力,并能将上述情报实时地传送给战斗人员。RQ-4B翼展由RQ-4A的34.8米增加到39.3米;机身也更长,为14.5米。RQ-4B计划2006年下半年开始飞行试验。

  此外,欧洲的信息无人机发展也有较大进展。2005年5月,欧洲防务局同意开展名为"欧洲中空长航时" (EuroMale)无人机的技术验证项目。法国实际上早在一年前就发起了该项目,现在已吸引到瑞典、荷兰、德国和西班牙参加。该项目将由欧洲EADS集团和泰利斯(Thales)公司领导,验证机预定在2008年之前开始飞行试验。该项目的目标是在2009年为部队装备一种用于战场侦察、目标指示和战术通信的无人机。这种无人机将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较大的改进潜力,易于集成到现有的战场C3I系统中。项目预计将在2005年转到由欧洲防务局管理。第0批次无人机预计将在2008年的能力验证飞行之前于2007年在欧洲空域进行首飞。

  (3)美、俄、欧盟国家等世界航空强国积极发展无人作战飞机

  目前,无人作战飞机已经成为无人机发展的新领域。无人作战飞机的发展会使这类飞行器成为一种高效费比、攻防兼备的全新概念武器。可以预见,随着无人作战飞机飞行性能和攻击能力的提高,加之利用其自身的信息优势和携带的小尺寸弹药,无人作战飞机将会成为未来空中打击敌防空系统的主要武器。因此,无人作战飞机已成为航空武器装备强国重点发展的机种,美国、俄罗斯和欧洲等国已经在研制或者提出了发展方案。

  美国继续发展J-UCAS无人作战飞机 J-UCAS是由美国空军和海军的无人作战飞机项目合并而成的发展计划,其目的是发展一种执行监视、精确攻击和压制敌方防空系统任务的无人作战飞机系统。目前美国波音公司和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正在发展X-45和X-47B无人作战飞机。其中,波音公司的X-45A无人作战飞机在2005年8月10日的双机编队飞行试验中,成功实现了机动规避突然出现的模拟威胁目标,以及自主确定谁更适合攻击这个高优先级的目标。X-45A这个惊人的试验创造了航空历史,并为X-45C奠定了基础。波音的下一步工作将是制造并试飞3架X-45C和两套任务控制单元,并为其综合J-UCAS通用操作系统。X-45C是在X-45A基础上研制的,机长11.9米,翼展15米,作战半径将超过2222千米,巡航速度为M0.8,最大飞行高度能达到12000米以上,可携带2100千克的武器载荷。首架X-45C将在2006年完成,试飞可能从2007年开始。

  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于2005年9月28日在美海军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中国湖的空中作战中心武器分部成功完成了一次模拟演练,证明了X-47B无人战斗机系统(UCAS)的先进任务管理软件和美海军航母现在使用的空中交通控制程序可以在航母空域内,同时管理和控制4架X-47B无人战斗机。X-47B是的竞争对手是波音公司的X-45C。目前这两种UCAV都正在制造,它们未来的验证项目都包括自主空中加油等。

  法国将牵头欧洲多国联合研制"神经元"无人作战飞机系统 在无人机系统技术发展领域,欧洲尤为担心在无人作战飞机(UCAV)系统方面落后美国太多,因此主张在UCAV系统的研制发展上各国加强合作以便迎头赶上。在2005年巴黎航展上,法国达索飞机公司展示了"神经元" UCAV技术验证机的全尺寸模型,并且该项目变成了由法国牵头的欧洲多国合作研制项目,合作伙伴包括瑞典、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和希腊等国。法国国防部长在此次航展中宣布,"神经元"预计将于2010年首飞。

  "神经元"最初是法国国防部武器装备总署(DGA)委托达索飞机公司牵头并于2003年启动的一个项目,其目标是试飞一种隐身UCAV的原型机及其制导武器发射验证工作。"神经元"是为发展UCAV而开展的验证项目,集中研究具有低信号特征(即隐身)的机体技术、开放式结构航空电子系统和先进武器/任务载荷能力。"神经元"UCAV技术验证机约长10米,翼展为10~11米,空机重量约30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约5000千克,装2台英国罗罗公司或法国斯奈克玛公司制造的发动机,飞行速度为M0.7~0.8,续航时间在数小时以上。据估计,有关欧洲国家对"神经元"UCAV的全面技术要求将在2015年之前形成。

  法国泰利斯公司将为主承包商达索飞机公司开发用于"神经元"无人作战飞机技术验证机的数据链系统。泰利斯所提供的数据链系统将采用高速和低速链接,实现无人作战飞机与地面控制站的连接。高速链接能够提供视频、图像、雷达信号以及无人机指挥控制数据的安全传输;低速链接将采用传输安全技术确保高价值数据的完整性。(待续)

  3、美俄重点改进现役轰炸机,但是已经开始考虑B-2后继机种

  目前,由于多个方面的限制,美国和俄罗斯对轰炸机装备的发展主要是对现役飞机的改进改型。但是,据《今日防务》2005年9月23日报道,美国空军已经开始考虑B-2后继机的发展事宜。据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说,该公司已经与其它公司一起承接了空军的一项合同,于2005年9月开始为空军的选择性分析研究提供支持。在这项选择性分析(AOA)研究中,空军将远程项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现代化现有机队,现在正在对21架B-2进行现代化改进;第二阶段是为下一代远程攻击力量开发过渡性能力,空军计划这个阶段将在2008~2010年开始,于2018~2025年期间研究出成果;第三阶段将在2037年将B-2后继机配备部队。这项分析研究将在一年后完成。美、俄正在进行的轰炸机改进改型包括:

  美国 按目前的计划,美国空军现役三型战略轰炸机将服役到2040年左右,2005年美国空军对其机载设备和武器等方面进行现代化改进。其中B-52H的机载电子设备改进项目主要包括:提高电子对抗系统的态势感知和记忆存储能力,这将大大提高B-52H的生存能力并可延长其服役期限,与此同时还能提高其可靠性以及其它关键作战能力;大大提高网络中心战能力,其中包括作为"作战网络通信技术"项目的一部分,用新的彩色显示器取代原座舱里的模拟显示器,其目标是使B-52H具备21世纪的信息共享和态势感知能力;安装新的卫星通信设备,以提高B-52H与其它飞机和指挥中心共享信息的能力,并使该机在起飞后能重新选择攻击目标。B-1B的主要改进项目包括:扩展可用机载武器种类;安装完全集成的数据链和改善网络中心战能力;进行座舱现代化和先进传感器集成。对B-2A进行的全面升级主要包括:装备超高频卫星通信设备;改装有源相控阵雷达,其主要目的是解决与民用系统的信号冲突问题,并使B-2A在隐身特性、作用距离、载荷与精确武器投放等综合能力上满足新的作战要求,而且有源相控阵雷达将比配备的无源相控阵雷达扫瞄速度更快且可靠性大为提高;为加强网络中心战能力而装备Link 16终端,以便B-2A能与各种飞机、舰船、战车和其它装备交换信息而使飞行员保持实时战场感知能力;采用新的隐身涂层,此前B-2A机体表面大量使用粘贴带对接合缝隙进行密封而使维护非常耗时,采用新涂层可使该机能免除使用总长超过910米的粘贴带。

  俄罗斯 俄罗斯空军总司令米哈伊洛夫表示,与美国现役三型战略轰炸机相比,俄现役三型战略轰炸机的服役时间都短得多,俄空军还没有研制新型战略轰炸机的计划,而是像美国那样立足于改进现有的图-22M3、图-95MS和图-160战略轰炸机,其中图-160的全面现代化改进是重中之重,俄现役战略轰炸机的突出问题是机载电子设备陈旧过时。俄战略轰炸机的主要改进方向是,提高其全天候作战和突防能力、扩展机载武器使用种类、完善一体化导航和信息保障能力、研制新型非核高精度机载武器以及延长使用寿命等。

  4、空中信息支援与指挥平台的功能不断得到扩展

  2005年,世界各国空军对空中信息支援与指挥平台的要求不断扩展,促使航空工业公司积极发展新型信息支援与指挥平台,改进现有装备,以便适应各国空军不断提高的要求。

  2005年,多种飞机研制获得了较大进展。其中2005年11月,由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领导的美国空军E-10A多传感器指挥和控制飞机项目完成了关键的平台设计评审。该评审将确保所有的平台设计要求已全部确定,用户/承包商小组的初步设计反应了这些要求。E-10A是美国空军下一代指挥控制飞机,集E-3预警机、E-8联合监视与目标攻击雷达系统飞机和RC-135电子侦察机等功能于一体。此外,根据美国空军的设想,E-10A还具有指挥控制无人机,协调天基雷达和情报、监视、侦察等功能。

  此外,雷声公司英国子公司宣布,英国"哨兵(Sentinel)R.1"机载防区外雷达(ASTOR)飞机及全部集成雷达系统计划于9月20日在得克萨斯州进行。ASTOR项目是英国下一代情报、侦察和监视(ISR)系统的核心,雷声的官员称这将是首部投入使用的ISR雷达。ASTOR项目的全系统首飞对研制工作意义重大;2004年,就在原来计划全系统首飞的前几周,第一套雷达阵列在生产线上被偶然破坏,从而导致该计划被迫延期并迫使雷声公司为此付出了5500万美元。

  在现役飞机方面,美空军和北约积极改进现有装备,赋予新的功能。2005年11月29日,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宣布,它获得了美空军一份价值5.32亿美元的5年期合同,对E-8C"联合监视与目标攻击雷达系统"进行改进,使之能适应未来作战环境。按此合同,诺·格公司将提高E-8C上AN/APY-7相控阵雷达的性能,使之能对目标进行更精确的跟踪,并具有更高的图像分辨率。这个改进将同时涉及该雷达的软、硬件。诺·格还将提高该机的战场管理能力,并为整个E-8C机队装备与美陆军的"21世纪旅及旅以下部队战斗指挥系统"(FBCB2)的接口及"机载网络过渡能力"(ICAN)。利用FBCB2接口,E-8C将能跟踪地面友军部队的行动;利用ICAN,E-8C将能通过类似互联网通信的形式与地面部队建立联系。目前美国空军有17架作战型E-8C,1架试验台飞机和1架训练机。

  2005年12月初,作为13.2亿美元中期现代化项目的组成部分,17架北约(NATO)机载预警与控制系统(AWACS)飞机的首批飞机正在由波音公司的子承包商进行重要的任务系统升级。预计这项工作将于2006年11月完成,整个机队将在2008年升级完毕。波音公司还将升级2台北约AWACS任务模拟器到中期构型标准。这一灵活的任务系统称为数字式通信分配系统,能为北约AWACS飞机提供任务就绪后从偏远地区接收数字式的改动任务命令,并将新命令集成到任务计算系统。一个多传感器集成装置将多个传感器得到的数据综合,能提供更好的空中和地面图像。

  5、美国实施多个直升机计划,V-22倾转旋翼机取得重大进展

  作为世界头号直升机大国,2005年美国的多个直升机项目如武装侦察直升机、轻型多用途直升机、垂直起降联合重型旋翼机以及战斗搜寻与救援直升机等已正式开始实施。同时,"火力侦察兵"和"小鸟"无人直升机的研制工作正在加速进行。在直升机技术发展方面,电襟翼控制技术和尾翼风扇等技术也取得较大进展。2005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V-22倾转旋翼机项目取得重大进展,MV-22"鱼鹰"项目被批准进入全速生产阶段。

  在2005年9月28日举行的美国国防部"国防采购委员会"会议上,MV-22"鱼鹰"项目被批准进入全速生产阶段,从而结束了该机为期17年的试验和24年的研制历史。倾转旋翼机的成功研制极大地满足了军民用市场对既具有垂直起降能力又具有较大飞行速度航空器的需求,同时也解决了一直困扰直升机界受旋翼前行桨叶激波失速和后行桨叶气流分离限制难以提高直升机飞行速度的这一难题。据美国军方称,V-22"鱼鹰"倾转旋翼机可满足32种军事任务的需求,并能赋予战场指挥官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灵活性。它出动时所需的支援较少,且不需要机场和跑道,加之维修简单,生存力强,因而特别适用于进行特种作战、救援和缉毒行动,可大大提高军队布防、缉毒、救援、拯救人质等行动的速度。美国前国防部长科恩指出,"鱼鹰"将会改变人们的行动方式,适应21世纪美军的多方需要,大大缩短军事打击、解救人质、灾难救援、人道主义援助和维护和平的反应时间。

  目前"鱼鹰"主要有二种型别:一是用于海军陆战队突击运输的MV-22,需求量为360架,2007年具备初始作战能力。根据计划,MV-22在2006财年生产9架,2007财年14架,2008财年19架,2009财年30架,2010财年35架,2011财年38架。二是用于空军远程特种作战的CV-22,首架生产型CV-22已于2005年9月交付给美国空军,用于作战评估。CV-22将装定向红外对抗系统,以保护该机免受导弹攻击。CV-22计划2009年开始部署,2014年达到初始作战能力,需求量为50架。美陆军也表示,"鱼鹰"可给予陆军想要的速度和灵活性,如果其安全性、维护性和可靠性得到证明,也将购买"鱼鹰"来替代MH-53直升机。

  6、近太空飞行器成为研究热点

  近空间是在传统意义上的卫星和航空平台所在领域之间的空域,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和挖掘近空间的军事应用价值以及技术上的限制,从而缺少系统性、战略性地开发利用,至今没有实用的军事装备。然而,目前先进军事国家特别是美国军方对开发和验证近空间飞行器十分热衷,美国国防部在2005年8月8日公布的《无人机系统路线图2005-2030》新增加了发展无人飞艇内容,正如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主任Stephen Martinick所称,"现在美国防部对开发近空间飞行器抱有极大兴趣,近空间成了最流行的时髦词,军方和工业界都想在这一领域一试高低"。

  从技术角度讲(也就是技术推动),近空间之所以直到最近才变得可以利用,重要原因是一些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导致了在近空间能力上的革新性进展。这些技术包括能量技术:轻重量太阳能电池、小型高效

燃料电池以及高能密度电池;传感器技术:确保传感器的小型化的轻型电子系统和能力增强的计算系统;材料技术:能抵御强紫外线辐射及防止低原子质量气体渗透的坚固材料。例如由持久、高效的可更新
能源
提供动力的小型、功能化电子系统利用耐用的长航时氦气球送至高空,可以执行现在卫星的任务,在很多情况下与卫星同样有效,并且更加及时。从作战装备上考虑(也就是需求索引),新军事变革和军事思想的发展,使得临近空间在提高作战效果方面有着强烈的需求。此外,现有的航空作战平台和空间作战平台在现代战争中存在着一些能力上的缺陷和空白,如持续通信和情报、监视、侦察(ISR)能力以及军事资产覆盖高度上的空白。近空间平台可以构成在卫星和航空平台之间的另一个产生效果层,并增强了战场空间态势感知系统的生存能力。

  从信息对抗方面考虑,近空间飞行器在情报、监视、侦察(ISR)、通信中继、预警与导航、电子战方面具有比航空平台和空间平台更优势的能力。从空间对抗方面考虑,近空间飞行器将成为先进武器(如激光武器)的发射平台,以及进入空间中转平台,从而能添补军事资产覆盖高度上的空白。

  国外目前正在开发的近空间飞行器项目很多,新开发的项目大多集中于浮空器项目(包括自由漂浮平台和半自主式平台)。不过在军事利用近空间及开发近空间飞行器方面仍处于试验评估阶段,其中包括几项比较典型的计划包括用于监视和通信中继的高高空(HAA)飞艇、美空军倡议开发的"近空间机动飞行器"(NSMV)、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目前正在设计的一种可充气、一次性使用的高空气球、以及太阳能无人机、传感器飞机等。此外还有一些用于通信中继、地球观测,监视和侦察的高空浮空器平台。这些实例平台一部分目前可利用,另一部分如果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将于几年后投入使用。

  目前,近空间已成为各国争相开发研究的空域,特别是新军事变革和军事思想的发展,使得近空间在提高作战效果方面有着强烈的需求,同时相关技术的发展,为近空间平台发展提供了可能,但仍有一些高新技术需要进一步开发,以不断扩展和增强应用价值。可以看出,开发近空间,从概念到目前的一些验证试验,已是美国联合作战概念的有机组织部分,其中心思想是将近空间作战能力融合到联合军事作战中,当前,美国军方最关注近空间的应用方向是部署装有传感器的高空浮空器平台,以获持久性的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监视与侦察(C3ISR)能力。(完)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