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我军研发机动式防雷新设备保证全天候作战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 09:26 解放军报

  现代战争对装备的机动性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然而,雷电却始终在威胁着装备和人员的安全。空军雷达学院防雷工程研究所专家经过多年攻关,研制出“天不怕”——机动式防雷新设备。请看——

  雷电,机动装备的杀手

  随着信息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广泛运用,被联合国列为十大自然灾害之一的雷电产生的电磁脉冲对计算机、雷达等电子信息设备的破坏越来越严重:

  1987年6月9日,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火箭发射场上,随着一声惊雷,3枚小型火箭因误触发而发射升空,损失1.6亿美元;2003年8月14日,纽约一家发电厂遭雷击起火,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部分地区发生大面积停电;与此同时,随着愈来愈先进的侦察手段在现代战争中的广泛应用,实施快速机动成为提高装备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装备在机动过程中,遭遇雷电严重威胁的可能也越来越大,雷电成为机动装备的“杀手”。

  2003年6月,某部通信总站进行机动演练。狂风暴雨中,一装备的视频编解码器遭雷击损毁,造成自动化网络系统信号中断;2003年夏,某炮兵部队在执行机动训练任务时到达某山地,使用的还是固定阵地防雷设备,无法机动转移和快速架设。这时,突来的雷电“触发”了炮弹的电子引信,几枚上膛的炮弹被引爆后自行发射。

  长期以来,固定式阵地都配有防雷设施,当雷电袭来时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而机动装备防雷却是长期困扰部队的一个难题。为使机动装备能在全天候条件下训练作战,2002年7月,空军雷达学院防雷工程研究所主动请缨,投入到机动装备防雷的科研攻关中。

  防雷,从吸引雷电开始

  空军雷达学院防雷工程研究所王教授带着科研人员经过多方论证,很快完成了课题设计方案,并于2002年9月正式申报立项。

  既然防雷,就要有过硬管用的防雷器。固定式阵地大都采用传统的避雷针防雷,但避雷针保护范围小,要增大保护范围就必须增加避雷针高度或数量。如要保护一辆兵器车,至少需要一根几十米高的普通避雷针或一套深埋入地的泄流地网。对于经常东奔西突的机动装备,光是安装或拆除一根高高的普通钢结构避雷针就非常困难,且几天的施工时间是机动作战演练所不允许的。即使如此,一根避雷针也只能保护一辆兵器车,不能保护与之配套的设备及人员安全。

  经对军内外十几家单位的装备进行分析,参考几个防雷技术相对先进国家的防雷经验,该所研制出成本低、保护半径比传统避雷针大数倍的主动式防雷器。该防雷器能够在雷电袭来时,通过其顶端电极提前放电,主动将雷电电流“吸引”,经专用引线释放到大地,从而有效地保护了装备设施的安全。

  有了防雷器,还要把防雷器架起来。要适应机动装备快速便捷的要求,就必须使升降支架具备快速升降、拆收方便、承载力大、抗风能力强、重量轻等特点。经过上百次反复推算试验,他们最终设计出升降式防雷器支架。经阵地检验后,该防雷器升降支架完全可以满足作战需求。采用该支架,几名操作人员能在几分钟内快速将防雷器升降到需要高度。

  难度最大的是泄流地网的研制,这也是整个机动防雷系统的关键所在。为取得最好的泄流效果,他们在不同气候、不同气象、不同土壤条件下进行实地降阻效果测量。大半年时间里,研究人员带着设备走南闯北,取得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阴、雨、暴雨3种气象,山头、山坡、平地、低洼地等4种地形,草地、沙滩、砂砾、湿地、土壤等十几类土质的上千组宝贵数据。经反复分析数据,他们对地网的选材、几何结构、网眼密度、连接部件、降阻地极、架设方式等不断进行调试改进,最终取得了理想参数,使接地电阻满足了防雷要求。

  就这样,设备研制中遇到的一个个难题相继被攻克。2003年8月,机动式防雷设备试制完成。有关单位对防雷器进行防高压实验,对机动升降杆及泄流地网进行技术检测,确认产品达到技术设计要求。去年8月,该设备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避雷,装备“穿”上电磁防护衣

  机动式防雷设备究竟能否与“雷公”抗衡,需要实战检验,更需要部队认可。

  2004年6月,某雷达站奉命进行机动转移。当开赴某山地时,天气突变,队伍被迫停止。按作战要求,各类装备选好有利地形后,都要紧张地进行战术规避。只见几名官兵从车上迅速抬下一个长方体木箱,紧挨各类兵器设备放下。架设点选定后,大家七手八脚地打桩、升支架、紧固拉绳,仅仅十几分钟,一根20余米高的防雷支架就竖了起来。

  很快,雷电挟裹疾风暴雨滚滚而来。待风停雨住,所有装备和人员毫发无损。

  今年5月底,空军雷达学院组织数百名应届毕业学员进行综合实习演练,主阵地选定在某地的一个小山包上。当演练进行到第3天下午,该地区突遭罕见雷雨。电闪雷鸣过后,早已架好防雷系统的雷达阵地岿然不动,没来得及撤收的某新型雷达依然昂首挺立。前来考核观摩演练的领导诙谐地说:以往遇到类似天气,大家无不担惊受怕,如今有了“天不怕”护身,我们的装备就更神威了。

  “天不怕”让雷公低了头。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有关部队装备了防雷设备后,在进行野外机动训练和机动中,装备再没有出现过因雷击而损坏的情况,保证了机动作战训练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关链接

  雷电危害不容小视

  雷电(闪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按发生的空间位置可分为云闪和地闪。云闪一般为没有到达地面的闪电、放电;云和大地之间的放电统称地闪,俗称落地雷,其走向多垂直于地面,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危害最大。地闪是脉冲放电,产生的电磁效应作用在电气系统上,可能造成永久性破坏或搅乱正常工作。同时,由于对地放电有可能产生火花,可在易燃、易爆环境中引发灾难,而且所涉及的电气系统本身因其受破坏还会引起更大量的能量介入,导致更大的灾难。

  我国《周易》记述的公元前1068年一次袭击周武王住房的球形雷,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雷击记录。据资料显示,全球每秒钟约有数十次地闪(俗称“落地雷”)在活动着。雷电灾害每年给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0亿美元,被联合国列为十大自然灾害之一。(张玉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